
类似大事记的历年报纸

李光耀的独立讲话
“新加坡历史画廊”接下来所展出的,就是一段作为城市国家的新加坡的建国发展史了。由工业推动出口,接下来发展金融与服务业……这不啻是一个教科书般的后起国家进步样本。同样,整个城市在几十年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展厅很有创意的将不同时代、同一地点的照片放在一起做一比较,顿时让观者生出了沧海桑田的感觉。为了进一步让游客了解普通新加坡百姓的生活,展厅还模拟布置了一个70年代的新加坡家居。虽然交通工具依旧只是自行车,但家居陈设中燃气灶具、洗衣机、冰箱、收音机、电饭煲一应俱全,俨然已经一幅现代社会的面貌了。

工业化进程中的新加坡

上世纪70年代新加坡民居
“新加坡历史画廊”以“走向全球化城市(Becoming a global city)”的目标结尾。但之后呢,这个“全球化城市”又会走向何方呢?唯一能够确定的是,对于中国人来说,新加坡人已经成为熟悉的陌生人。就像李光耀所说的:“我们的外貌似中国人,我们也说中国话,但是如果一个来自中国的中国人跟新加坡华人说话,他会发现新加坡的华人已经成为一个独特的民族了”。新加坡国家博物馆历史叙事给旁观者留下的印象,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