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類似大事記的歷年報紙

李光耀的獨立講話
「新加坡歷史畫廊」接下來所展出的,就是一段作為城市國家的新加坡的建國發展史了。由工業推動出口,接下來發展金融與服務業……這不啻是一個教科書般的後起國家進步樣本。同樣,整個城市在幾十年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展廳很有創意的將不同時代、同一地點的照片放在一起做一比較,頓時讓觀者生出了滄海桑田的感覺。為了進一步讓遊客了解普通新加坡百姓的生活,展廳還模擬布置了一個70年代的新加坡家居。雖然交通工具依舊只是自行車,但家居陳設中燃氣灶具、洗衣機、冰箱、收音機、電飯煲一應俱全,儼然已經一幅現代社會的面貌了。

工業化進程中的新加坡

上世紀70年代新加坡民居
「新加坡歷史畫廊」以「走向全球化城市(Becoming a global city)」的目標結尾。但之後呢,這個「全球化城市」又會走向何方呢?唯一能夠確定的是,對於中國人來說,新加坡人已經成為熟悉的陌生人。就像李光耀所說的:「我們的外貌似中國人,我們也說中國話,但是如果一個來自中國的中國人跟新加坡華人說話,他會發現新加坡的華人已經成為一個獨特的民族了」。新加坡國家博物館歷史敘事給旁觀者留下的印象,正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