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有读者询问,新加坡对“无症状”的定义是什么。


新加坡对“无症状”的定义,就是无症状;检测阳性,但自己毫无感觉,什么症状都没有。
例如这位读者李晓民女士,就是典型的“无症状”。

她先生与她同时确诊,他出现发热、畏寒、打喷嚏、味觉迟钝、疲惫乏力、咳嗽,甚至整夜咳嗽,各种症状。而李女士自己,从检测阳性到转阴,一直就是无症状。
在新加坡,李女士就归类为无症状,她先生就属于有症状,无须看肺部影像。同时,他们二人既然检测阳性,那么,不论有无症状,都属于“确诊”。

(图源:Raffles Health)
李女士的先生,属于轻症。轻症一般就居家康复。但是,如果本身属于高风险的,例如年龄特别大的、有长期严重基础病的、有免疫系统功能低下的,即便只是出现咳嗽、流鼻涕、发热等轻微症状,也需住院或者到社区康复中心。
另,有些轻症或无症状病患,如果居住条件不合适居家康复的,例如家里有高风险人员的,或是卧室没有独立卫生间的,则不能居家康复,需要到社区康复中心去。
重症的定义是需要住进ICU病房,接受全天候监护;有些是已经病危,需要插管;有些虽不是病危,但由于本身属于高风险,为防病情恶化,需要在ICU接受面罩输氧和监护,因此,也归类为重症。
新加坡眼评论
不同国家/地区,对“确诊”、“轻重症”、“冠病死亡”,甚至“完成疫苗接种”都有不同的定义。
另一个好例子是流感病死率。我们前两天的文章提到,新加坡流感病死率是0.1%,有些读者表示质疑,说“季节性流感病死率为0.01%”。对此,我们必须说明,“季节性流感病死率为0.1%”信息来源出自新加坡官方。在2020年2月8日的电视讲话直播中,总理李显龙就提到“流感病死率为0.1%”。

另,今年4月22日,中国国家卫健委疫情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梁万年也提到,“从病死率来看,全球的流感平均病死率为0.1%”。他指出,奥密克戎在全球的平均病死率为0.75%左右,约为流感的7到8倍。

“新加坡眼”写的是新加坡疫情,根据的是新加坡官方定义和数据。由于不同国家/地区对各种情况有不同的定义,如果直接拿来互相比较,容易产生误解和分歧,因此,“新加坡眼”主张,不同国家/地区的数据不宜作直接比较。
新加坡如何定义“新冠死亡”?
在新加坡,无论是否死于新冠并发症(die of Covid,例如新冠导致的肺炎),或是死于自身早已有之的长期基础病(例如心脏病、高血压、中风、癌症、肾脏病等),只要是检测新冠阳性的,一律归类为“新冠死亡病例”。
例如,某位年长者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病史,因心脏病爆发住院。住院几天之后,抢救无效死亡,死因是心脏病。
但是,由于新冠检测阳性,考虑到虽不是直接死于新冠,但新冠很可能造成病情加剧,因此,仍将之纳入新冠死亡数据。
再例如,今年6月27日,新加坡出现首起儿童新冠死亡病例。一岁半男童扎希6月21日发高烧,癫痫反复发作,逐渐失去意识,送到医院求医。隔天,他病情恶化,送进儿童加护病房,确诊为重度脑膜脑炎。
病毒化验结果,确认扎希同时感染三种病毒——新冠病毒、鼻病毒/肠道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
在ICU留医五天之后,扎希于6月27日不治病逝。虽然医生未能确定重度脑膜炎是否由新冠或其他病毒引发,但是,由于他检测新冠阳性,携带新冠病毒死亡(die with Covid),因此,仍将之纳入新冠死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