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发新加坡美景视频,美国人借题发挥批评治安不行,引来多方狂怼

2023年01月30日   •   2052次阅读

一条赞美新加坡樟宜机场设施和交通便利的视频,却在网上拉开了骂战,网友们纷纷拿起键盘“键政”,指责起新加坡的法律太过严苛,莫名让人有种躺着也中枪的感觉……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事情还得从1月21日说起。

当日,有一位叫Hayden Clarkin的网友在推特上发布了新加坡星耀樟宜雨漩涡的视频,表示自己被新加坡机场的设施惊艳到。

这位网友日常都会分享不同城市的设施和交通,这条夸赞新加坡机场的视频不过是其中之一。

没想到,这条视频只一星期的时间,就收获了接近2000万的浏览量,足足超了平时贴子浏览量的100倍(这位网友贴子日常浏览量为20万左右)。

这一切,是因为一位有着100万粉丝群体的美国政治评论家Matt Walsh转发了这条视频,还评论说新加坡之所以能拥有这些美好的东西,是因为新加坡对毒贩执行死刑,也会把破坏公物的、偷盗的抓起来甚至施以鞭刑——换句话说,这些美好的东西的背后都靠良好的治安维持着。

(图源:新加坡监狱部门脸书)

之后,他借题发挥,批评美国治安不行——“美国没有这些美好的东西,是因为我们不愿意为它们做出应该做的事(维持良好治安)。”

Matt Walsh的这一说本是为了呼吁大家在对待毒贩和治安问题上要更严格,没想到,不少人都做出了反驳。 有网友表示犯罪率和刑罚的轻重并不能划上等号:

另一位网友则讥讽地表示,“保守派是否放任政府把任何犯罪者都处以肉体刑罚甚至死刑”:

这不免让人深思——新加坡的刑罚,真的有这么严苛吗?

新加坡死刑制度 竟然是最原始的绞刑

据2019年的数据显示,全球已有70%国家废除死刑,新加坡是剩下30%保留死刑国家之一。即便如此,新加坡的死刑制度也与其他国家的很不一样——绞刑。

在其他国家在使用电刑、注射死刑、枪决等方式中,新加坡的这一制度显得尤为原始(绞刑始于公元前)。

不过,新加坡采用的绞刑为长距坠落形式,通过让受刑人坠落预定长度产生的力道,造成颈椎骨折。一般来说,受刑人会在0.06秒内失去意识,造成脑死。

(图源:新加坡监狱部门)

在新加坡,以下几种罪名如果成立,可以被判死刑:

贩毒;

谋杀;

持械抢劫;

非法使用枪械;

绑架;

恐怖主义袭击,等等

近几年,新加坡民权组织思考中心(Think Centre)的数据显示,70%的绞刑是针对与毒品有关的罪行。2017年的所有8起死刑案都是针对毒品相关犯罪,2018年的13起死刑案中有11起也是针对与毒品相关的犯罪。

最为人知晓的,要属2021年因为贩毒被处以绞刑的马来西亚人纳加特兰(音译)。2009年4月22日,时年21岁的纳加特兰因走私42.72克海洛因,被新加坡当局逮捕。 他随后在2010年11月22日被新加坡高庭判处死刑。

在2010至2020年间,他多次申请上诉改判和总统赦免,均被驳回。最终,死刑时间被定在2021年11月10日。

(当时的马来西亚首相)

2021年11月7日,据《马新社》报道,时任马来西亚首相伊斯梅尔·萨布里还为此致函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希望新加坡政府能够暂缓纳加特兰的死刑,并给予他特赦。

(图源:Richard Branson)

后来又经过上诉驳回,纳加特兰于2022年4月27日被绞死。

不单只是国家发声,2022年8月同样因因贩毒罪被绞死的两名罪犯,还引来了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的呼吁声明。

(联合国在去年发布的声明)

由于新加坡对重罪定下的死刑,还有英国富豪发文表达反对。

不过,新加坡在应对外国批评者对死刑的质疑已经驾轻就熟(1990年和1995年都发生过类似批评事件),政府很干脆地邀请他直接来新加坡和内政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展开辩论,但对方没有接受这一邀请。

新加坡鞭刑制度 令人闻风丧胆

除了死刑,新加坡还有种令犯人“闻风丧胆”的体罚制度——鞭刑。

(图源:pixabay)

鞭刑是用一根规定长度和粗度的藤鞭抽打犯人的屁股,而且执行官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猛人”,非常清楚怎样对犯人身体造成巨大伤痛,同时不会让犯人留下后遗症。

一次庭审最多只能被判鞭打24下(未满18岁一次性只能被判10下)。在实施的时候,现场还会有一位医生监督过程,以防出现意外。一旦医生认为犯人无法再承受鞭打,剩下的鞭刑就会被转换成监禁时长。

鞭刑的适用范围其实很小。

新加坡《刑事诉讼法》第325至332项说明有关鞭刑的适用条例范围:

医生证实身体状况合适;

年龄介于18至50岁的成年男性罪犯(女性不可判鞭刑);

最高法院有权力判未满16岁的青少年处以鞭刑,初等法院无权判他们处以鞭刑;

藤鞭不能不超过1.27厘米粗;

死刑犯不会被判处鞭刑(人道主义,不让他们死前再承受体罚痛苦)。

正因为鞭刑的适用犯人群体范围较小,新加坡最近又出现了不少儿童遭亲属强奸的报道,并且有些犯罪者的年龄就在50岁以上,律师出身的总统哈莉玛甚至发出呼吁,直接抨击这个刑罚应该放宽年龄限制!

哈莉玛总统在文中表示,由于大部分受害者在年幼时就被自己的父亲、继父或其他男性亲属诱导,在很长一段时间中这些受害者误认为这是正常行为,直到在学校经过性教育后才开始逐步认识到这是不对的。这对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打击,严重者甚至开始自残。 对于鞭刑适用的罪行,则通常是以下几种:

持武器抢劫(如匕首、长刀、枪);

骚扰、强奸罪;

携带毒品小于15克;

逾期逗留超过3个月;

乱涂鸦等。

在1993年,就有一个名叫Michael P.Fay的18岁美国少年,因在新加坡社区内戳破汽车轮胎,砸毁车窗和涂鸦还不承认罪行,最终被判罚款3500新币和鞭刑12下。

这件事当时震惊美国,时任美国总统克林顿还亲自向新加坡政府求情。于是当时的新加坡总统王鼎昌同意请求,将鞭刑调整为4下!

2022年9月,一名新加坡辅警就为了还高利贷,用自己的配枪抢劫放贷公司。

让人吃惊的是,他竟然在抢劫后,若无其事回去上班,却在五个小时后就被警方逮捕。

最终,他被判处坐牢16年又6个月,外加18下鞭刑。这也是新加坡保持了16年没有持枪抢劫案记录被打破后的第一案。

2022全球法治指数 新加坡是第1名

新加坡的刑罚究竟严不严,其实是见仁见智的一件事。

不过新加坡政府能一直延续这些处罚,并根据实际情况改变,还是证明了它的有效性。

在2022年的全球法治指数中,新加坡位列第1

新加坡政府在2022年12月6日出炉的第七版《公共部门绩效检讨报告》就有记录,2021年的新加坡实体犯罪数量下降不少,入室偷窃案的数量更是降至37年最低。

前罪犯的再犯率同样维持在低水平,2019年时只有20%,是世界上最低的比例之一。

在国防部和内政部2021年进行的调查中,约90%的受访者都表示对武装部队(SAF)保持高度信心,认为内政部在维护新加坡安全方面表现良好。

2018至2021年的内政部调查中,超65%的受访民众认为死刑是对重罪(谋杀、贩毒、使用枪械)最适合的刑罚,且死刑有助于遏制重罪发生。

可见,一个国家刑罚是否严苛并不重要,民众最能体会到自己被这些法律保护着,安全感才重要。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643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