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网络上对于这个新闻显得相当不以为然。有网民认为poly毕业生的薪水,和过去十年相比,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还有人认为,其实poly很多毕业生的起薪并没有这么高。

“十年前所谓的薪资中位数也有2400新币。现实是,大部分(毕业生)都要做1700-1800薪水的轮班工作” 有人将矛头指向了外国人,似乎是认为poly毕业生只有50%多能做全职工作,是拜外国人所赐。

“与此同时,外国人才拿着EP和最少4500新币的新币,反观poly毕业生履行完国民服役后只能拿2500新币......” 有人则将目光放在了新加坡这个就业市场,对这个薪资表示不满意。

“现在,一盘鸡饭基本上也要3.5至4新币。生活成本(水电费、租金、消费税)上涨+令人沮丧的薪水(1500-2500新币)或不稳定的就业环境(合同工、临时工、自由职业)会拖累新加坡整个社会吗?越来越多的社会问题及需求(补贴、回扣、社会帮助)会在之后的治理中出现吗?很多人日后会面临生活及医疗困难,万一他们失业或遭遇薪水下调,这不是现代化的贫困?”
总而言之,很多网民似乎对这个数字不太满意。抛开其他不谈,指责外国人抢新加坡人的工作,似乎是老生常谈了。
很多时候,新加坡社会对薪水或生活的不满,都会发泄在外国人身上。
像是去年9月,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发布的一项研究调查中,就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外国人或多或少地“抢”走了他们的工作机会。

可事实上,在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间,有10.7%,近175万的外国人,因为各种因素离开了新加坡......

新加坡各行业薪水公开
哪些行业“钱景”光明?
虽然经历了疫情,并为此重挫,但新加坡薪水却是稳中有涨。
根据新加坡人力部,在去年中旬公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新加坡工作人士平均月收入+CPF贡献的总额,比起2020年来提高了3.2%,达到4680新币。

图源:Vulcan Post
未来两年,这个数字预期还会不断增加,到2023年可能会涨到5000新币。
根据2020年报告(2021年报告还未出只有个平均数据),新加坡最赚的行业,依旧是IT、金融以及公共新管理与教育行业。
他们的月薪水中位数,分别为6330新币、7220新币以及6338新币。


(部分翻译)
而住宿与餐饮业、仓储业、以及行政支援服务业,则中位数薪水为最低,分别只有2282、2925及2748新币。
2天前,不少新加坡金融机构发布新加坡2022年薪资预期,认为整年平均薪水会涨3.5%至3.8%左右。

两相权衡,椰友们你们是想回国,还是决定留下新加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