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網絡上對於這個新聞顯得相當不以為然。有網民認為poly畢業生的薪水,和過去十年相比,並沒有太大的提升。

還有人認為,其實poly很多畢業生的起薪並沒有這麼高。

「十年前所謂的薪資中位數也有2400新幣。現實是,大部分(畢業生)都要做1700-1800薪水的輪班工作」 有人將矛頭指向了外國人,似乎是認為poly畢業生只有50%多能做全職工作,是拜外國人所賜。

「與此同時,外國人才拿著EP和最少4500新幣的新幣,反觀poly畢業生履行完國民服役後只能拿2500新幣......」 有人則將目光放在了新加坡這個就業市場,對這個薪資表示不滿意。

「現在,一盤雞飯基本上也要3.5至4新幣。生活成本(水電費、租金、消費稅)上漲+令人沮喪的薪水(1500-2500新幣)或不穩定的就業環境(合同工、臨時工、自由職業)會拖累新加坡整個社會嗎?越來越多的社會問題及需求(補貼、回扣、社會幫助)會在之後的治理中出現嗎?很多人日後會面臨生活及醫療困難,萬一他們失業或遭遇薪水下調,這不是現代化的貧困?」
總而言之,很多網民似乎對這個數字不太滿意。拋開其他不談,指責外國人搶新加坡人的工作,似乎是老生常談了。
很多時候,新加坡社會對薪水或生活的不滿,都會發泄在外國人身上。
像是去年9月,新加坡政策研究所Institute of Policy Studies (IPS)發布的一項研究調查中,就有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認為,外國人或多或少地「搶」走了他們的工作機會。

可事實上,在2020年6月到2021年6月間,有10.7%,近175萬的外國人,因為各種因素離開了新加坡......

新加坡各行業薪水公開
哪些行業「錢景」光明?
雖然經歷了疫情,並為此重挫,但新加坡薪水卻是穩中有漲。
根據新加坡人力部,在去年中旬公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新加坡工作人士平均月收入+CPF貢獻的總額,比起2020年來提高了3.2%,達到4680新幣。

圖源:Vulcan Post
未來兩年,這個數字預期還會不斷增加,到2023年可能會漲到5000新幣。
根據2020年報告(2021年報告還未出只有個平均數據),新加坡最賺的行業,依舊是IT、金融以及公共新管理與教育行業。
他們的月薪水中位數,分別為6330新幣、7220新幣以及6338新幣。


(部分翻譯)
而住宿與餐飲業、倉儲業、以及行政支援服務業,則中位數薪水為最低,分別只有2282、2925及2748新幣。
2天前,不少新加坡金融機構發布新加坡2022年薪資預期,認為整年平均薪水會漲3.5%至3.8%左右。

兩相權衡,椰友們你們是想回國,還是決定留下新加坡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