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坡

2018年11月08日   •   2万次阅读

你有听说过“大坡”吗?

你有听说过“小坡”吗?

你知道曾经新加坡河口地区的海岸线是什么样子吗?

今天,将跟随花花的脚步一起探究有关于新加坡的“坡”的那段历史。

如果你问,为啥用“坡”?

而不用“大城-小城”?

“大村-小村”?

“大Kampong-小Kampong”?

这个“坡”字就是取自新加坡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不过不要以为是新加坡的“坡”哦,那个时候“新加坡”这个名字还没有出现(事实上“新加坡”这三个字直到新加坡独立之后几十年才最终确立),那个“坡”字取自最早新加坡华人移民对这片土地的称呼:“石叻坡”(发音其实跟普通话的“新加坡”蛮像的)。至于这个“坡”字,历史记载当中获得支持最多的是当时人们根据“埠”这个字的发音而来。

note

1

看图解读

华侨银行大坡分行,华侨银行最早的分行之一

这里位于牛车水与直落亚逸(Telok Ayer)之间的桥南路(South Bridge Rd)

今华侨银行早已搬离了这个破旧的建筑,而值得感慨的便是楼顶那个帆船的标志,历经时代变迁延续至今。

问题来了——大坡分行,究竟哪里是“大坡”呢?

有“大坡”的话是不是还应该有个“小坡”呢?

而“大坡”、“小坡”又跟新加“坡”有什么特别的联系呢?

不瞒各位,新加坡除了有个“大坡”,还真的有个“小坡”。

只是这一大一小两个“坡”已经在新加坡现代的高速城市发展建设当中沦为了历史。

如今走在新加坡,还真的很难再找到最初新加坡那些地名的痕迹

不过,跟随赤道一点,我们就是要把这些历史的痕迹给挖出来,重现当年新加坡的历史和社会,于是乎,上图这座通体白色的小洋楼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细心地朋友可能已经发现了,这座“大坡分行”对应的英文招牌写的是”South Branch”,那是不是说所谓的“大坡”就是指新加坡南部,同理“小坡”就是新加坡北部咯?

这个说法其实只正确了一半,“小坡”的确是在“大坡”的北部,但这个“南北”概念并不是指整个新加坡岛,至于真正的“南北”的划分界限,其实是新加坡河

note

2

回望新加坡河

首先摆上一幅19世纪新加坡的南部沿海区域地图。

当中那条流入大海的河流就是如今的新加坡河。

一百多年前新加坡的海岸线与今天大不相同:

地图中新加坡河入海口处南岸的那一个标为“Rocky Point”近乎90度的拐角,就是后来的新加坡邮政总署,如今的富尔顿大酒店(The Fullerton Hotel);那个Ferry Point,就是现在的维多利亚剧场前面广场的新加坡抗日英雄林谋盛纪念碑;而地图上标注的Kampong China(马来语,字面意思是China Village),就是今天的Chinatown牛车水。至于说如今的鱼尾狮雕像和滨海艺术中心(Esplanade),呵呵,当年还是汪洋一片呢。

地图中那条河两岸都是近乎笔直连成一条线的马路,就是后来的 Eu Tong Sen St(余东璇街),再后来那个河口建立了新加坡河上第一座公路桥,起名叫Coleman Bridge,之后应新加坡城市发展需要,那条道路被拓宽了一倍,也顺带新建了一座公路桥,名字就叫做,新桥路(New Bridge Rd),再多介绍一点的话,新桥路就是很多老local口中的“大坡二马路”,而“大坡大马路”就是我们刚刚所说的华侨银行大坡分行所在的“桥南路”。

好了,回归正题,新加坡河口两岸是新加坡最早进行港口贸易的地方,同时也是后来殖民者登陆宣布殖民统治的地方,自然而然,也是当初新加坡最最繁华的地方了。早期的新加坡华人移民多是福建人和潮州人,他们擅长海洋和港口贸易,同时又有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在历史的发展当中自然也就成为问鼎新加坡河岸的族群。

由于新加坡河近乎东西方向直插入新加坡岛,河南岸是新加坡南部沿海地区,北岸则背对新加坡“相对”广袤的腹地,论经济发展的地缘规律,河南岸的地区更加繁荣也就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了。

事实上,新加坡河南岸一直以来都是新加坡贸易的集中地,也是华人最集中地区域(这也就是为什么那个地方成了新加坡的Chinatown)。

最早福建人移民新加坡的登陆地后来建起了一座寺院,名叫“天福宫”,那个时候也是面向大海的(现在离海岸线好远了)。

再来说说北岸,当时划分为行政区,新加坡河以北一直以来都是原住民(马来人)的天下,即便到了现在也是马来人和穆斯林文化最集中的区域,比如当今大清真寺所在的甘榜格兰(Kompang Glam)和芽笼(Geylang),总而言之一句话,过去那个地方,华人很少很少。。。

因此,在历史上新加坡当地华人眼里,就自然形成了一种以河岸为界的地理概念,河南岸相对繁荣,人口也较北岸多很多,于是索性叫做“大坡”;同理,河北岸相对而言“欠发达(语气要委婉)”,而且华人较少,就被称为“小坡”了

大坡的名字可能比牛车水还要早,早在1887年,满清官员李锺钰的《新加坡风土记》有此描述:“在大坡中,酒楼、戏园、妓寮毕集,人最稠密,藏垢纳污,莫此为甚。…戏园有男班,有女班,大坡共四五处,小坡一二处,皆演粤剧,间有闽剧、潮剧者。”

的确,大坡曾经是个平民化,生活化的地方。中国南方的华人在大坡定居的时候,印度人的回教堂与兴都庙已经屹立此地。华人南下,印度人东行的共同点或许就是漂泊异乡,寂寞时静听雨打芭蕉。

云卷云舒中,

大坡见证了斗转星移,

人寰变迁,多少人与事,

尽付笑谈中......

有朋友要问了,那小坡呢?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如果接到+65或者8开头的电话要注意了
2025年06月28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撕掉"最贵"标签!新加坡的平价生存法则
2025年06月28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5大数字银行!存款消费更划算~
2025年06月28日   •   9918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8892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721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