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希望随着疫情的进一步控制,更多健康的工作准证持有人能够返回新加坡开始工作,为自己谋一份生计,也为这个国家做一份贡献。
——回不去的家人
除了学习和工作,很多家人也因为疫情的原因无法进入新加坡,分隔两地。
生育,是生命的延续,对一个家庭来说是头等大事。一般来说,准妈妈和新手妈妈在这种时候都会比较需要自己家人的照顾,然而疫情,打破了很多人原定的计划……
小王来新加坡6年了,已经结婚,她的老公是新加坡国立大学毕业的新移民,高中就来到了新加坡生活。
提到新加坡,很多人第一时间都会想到环境好、教育好,再加上两个人的收入负担起三口之家的生活没什么问题,小王就和老公商量好要一个孩子。

本来是一桩和和美美的事儿,小王和老公的生育计划也进展得很顺利,预产期定在2020年3月,本来小王的妈妈在新加坡待了一段时间陪小王,快过年的时候回了家,想在小王临近预产期的时候再来新加坡,陪她生产,照顾她月子,再帮忙带带孩子,减轻小俩口的压力。
结果疫情来了,新加坡开始实行边境限制,小王的妈妈就回不来了……
小王的年龄虽然不大,但孕期反应非常的强烈,基本是吃什么吐什么。与此同时,随着疫情的越发严重,她每次去产检都要心惊胆战,整个人在孕期变得形销骨立。

最崩溃的时候,她在夜里对老公大哭:我想我妈。
是了,在这种时候,没有什么比妈妈的照顾和支持更能让孕妇获得安慰。她的老公心里也着急,但是没办法,丈母娘就是回不来新加坡啊!
好不容易熬到了孩子生产,丈夫要上班,妈妈又不在身边,小王只能自己一个人扛下所有。每次她跟妈妈视频,两个人基本都要哭一场,妈妈一直怪自己为什么非要回国这一趟,结果现在回不去新加坡,心疼自己的闺女结果却什么忙都帮不上……

这样的情况虽然可能是个例,但是没有人知道,这次疫情让多少在新加坡的外国人和他们的亲人就这样生生分开,到现在也没能见上一面。
我们只能祈祷,疫情早日过去,更多的家人可以团圆,不再饱受分离之苦。
03. 亲历者:回坡路漫漫
一位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籍外籍员工Rae分享了她从中国回到新加坡的亲身经历。
回坡路漫漫,难于上青天。
国内疫情刚刚发展起来的时候Rae刚从新加坡回到国内过年。
当时新加坡疫情还不太严重,虽然二月份开始收紧对短期游客签证的发放,不过政策整体上还是比较佛系。再加上她拿的是长期的工作签证,所以Rae并没有很担心回坡入境的问题。
在Rae计划回新加坡的前两天晚上,也就是3月15号(周五),新加坡突然出台了政策,要求所有入境十四天前在中国境内逗留过的工作签证持有者都要通过所在单位向人力部(MOM)提交申请,收到批复后才可以入境。

Rae在陈述的时候反复强调这一点,她说记得特别清楚,政策是周五晚上出台的,而他原定的航班在周日,周末MOM是不接受和审批申请材料的。
她当下就明白,自己肯定是无法按照计划回坡了。
回新加坡的这项申请并不是单纯填张表那么简单,除了在职证明,还需要她在新加坡的房东同意书,表示同意我落地新加坡之后的14天在房东的房子里自我隔离。
了解了这一系列要求之后,她就开始连轴转了:一边联系公司和房东收集材料,一边还得联系航空公司改签机票。那个时候,从沈阳直飞新加坡的航班都已经停飞。经停首尔或者东南亚其他国家也不可行,因为基本所有海外机场已经开始禁止过去14天在中国逗留过的人中转或过境了。
万幸的是,当时国航还剩下一班经停成都的航班,她在庆幸之余,立即着手办理改签,改签到了26号。
当时,Rae天真地以为申请只是走个过场。毕竟材料齐全,预留MOM官方宣布的两天工作日审核时间,应该会很快就收到申请的批复。
结果起飞前一天,也就是25号的时候,她就收到公司邮件说她的入境申请没有通过。
而且MOM拒信没有说明哪个条件不符合或哪个材料需要补交,只是单方面告知结果并且没有提及对此结果的疑问或上诉。

收到拒信的Rae不明所以,赶紧上网去查了一下,确实有很多和她类似的申请未被批准。新加坡政府对此声明说这是为了控制回坡的人流,被拒绝者也可以再次申请。
从政府的角度考虑,也许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限流方法,但是对于像Rae这样“被限流”的申请者,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她实在不知道要怎么修改自己的申请才能增加一些通过的几率。
Rae顿时陷入了焦虑,回不去是不是就意味着可能会失业?
而且即使幸运通过了申请,这项审批结果也只有三天有效,这意味着申请者如果不在收到批准邮件的三天以内进入新加坡的海关,入境许可就会自动失效。可是就像第一次改签一样,即使不考虑最后一分钟订机票的成本问题,在非一线城市买到一张符合三天内入境时间的机票难度也远远大于平时。
然而她基本不太抱希望的第二次申请竟然毫无预兆地通过了。她也非常幸运地在三月份中国新加坡全部航班停飞前,买到了最后几班的机票。

这是一个欧皇的回坡经历,可即便Rae的运气指数已经接近爆表,也不能免于这回国的一顿折腾,更别提那些好几次申请无法通过或著无法在规定时间内返回新加坡的人了。
Rae也对新加坡政府的这项限制入境政策表达了她的看法:
单方面宣布拒绝与否,不提供任何沟通渠道和调整日程的空间,新加坡政府让特殊时期因为各种各样的家庭和工作原因想要尽快回到新加坡的长期居民更加焦灼。
如果是为了人群的分流,我不太清楚新加坡为什么没有采取批准合格的申请但是安排申请者不同入境时间的方法。这样政府可以规划每天入境人流量的同时,让申请者可以更好地安排交通与住宿。
单方面通知拒绝或是限时许可,意味着特殊时期的每个入境申请者的旅行安排都面临很大压力。
疫情造成的层层阻碍让Rae深刻感受到了:在新加坡,她作为外籍员工这一身份有多么脆弱。
持长期准证的外籍员工想要回坡,在平时或许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然而在特殊时期,长期准证并不能成为一张“PASS”卡,直通新加坡。
我们无从得知,疫情的这段特殊时期中有多少人无法按期返回新加坡,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因此失去了上学、工作或是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同时,正如李显龙总理所说,新加坡已经“回不去”了,我们无法寄希望于疫情过去之后,一切都可以恢复到原来的样子。
只能说,希望疫情的阴霾早日散去。
让“回不去”新加坡的人能早日归来,让每一个人携手并进,不再回望“回不去”的过去,共同建设“将要来”的美好未来。
资料来源:
1. 联合早报:陈振声:回不到疫情前状态 我国须建立新经济创造新工作
2. 联合早报:有约500国际学生未返新加坡 继续以居家学习方式跟上进度
3. 新加坡红蚂蚁:持工作准证的马国员工能回家,身为新加坡永久居民的还在痴等
4. 8视界新加坡:马国员工如何才能返新工作?一文看懂新马周期性通勤安排
5. Foodie SG:601之后,你真的能回来新加坡工作吗?
6. 联合早报:若入境前14天都在当地 文莱新西兰访客下月起来我国免隔离
7. 世记InOtherNews:新加坡:疫情之下外籍居民漫漫回坡路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