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姝葻受访时说,六岁儿子每个月的托管费用是740元,在新的制度下,她能获得300元津贴,比之前的150元多。她对本月起将获得额外托管津贴表示欢迎。
全职照顾年幼孩子的妇女本月起将获得更长时期的托管津贴,中低收入家庭还可获取额外津贴。38岁受惠妇女李姝葻指出,额外托管津贴能减轻丈夫的负担,因此对这项调整表示欢迎。
李姝葻受访时说,六岁儿子每个月的托管费用是740元,在新的制度下,她能获得300元津贴,比之前的150元多。这对于只靠丈夫约5000元收入维持生计的一家人来说,大有帮助。
除了六岁儿子,李姝葻家中也有六个月大的女儿。她在儿子九个月大时送他到托婴中心,当时每个月得花1200元左右。李姝葻说:“我在怀孕后辞去行政助理的工作,每个月150元的津贴虽然帮了一点忙,但丈夫的担子真的很重。”

李姝葻一家人在新制度下,每个月能获得更多的津贴,协助减轻一家人的生活担子。(邬福梁摄)
李姝葻打算继续在家照顾女儿,等女儿一岁半以后再找工作。李姝葻说:“到时就能把女儿送到托儿所照顾,费用没那么高。”
其实,儿子约一岁之后,李姝葻曾重返职场,但在怀有女儿后,又决定当全职母亲。她说:“身为母亲,我总希望能多陪陪孩子,毕竟丈夫工作时间长,我不想让两个人都错过孩子的童年。”
《联合早报》早前报道,幼儿培育署推出新的额外津贴,母亲若家庭月入不超过7500元或家庭人均月入不超过1875元,每月能获得高达540元的托婴津贴,收入越低津贴越高。
此前,没工作的母亲每个月有150元的津贴,正在求职的母亲则能每个月领取300元的基本津贴,为期三个月。
黄国光:调整“更公平”
近年来常在国会上提倡给予母亲更多支持的义顺集选区议员黄国光以“更公平”来形容这个调整。他解释,新做法以家庭收入而不是母亲有否工作来决定申请者能获得多少津贴,这能更准确地判断哪些家庭更需要额外的资助。
没有工作但在找工的母亲能获得更久的托管津贴,从原本的三个月延长至六个月,让当妈妈的妇女有更多时间找工作。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兼教育部高级政务次长费绍尔博士前天在国会拨款委员会辩论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开支预算时也宣布,需要全职照顾年幼孩子、同时又有年龄较大孩子需要托管服务的母亲,以往从幼儿培育署获得的津贴只能到年幼孩子18个月大为止,如今延长至24个月大。
不过,这意味着,只有一个孩子,而不在找工作的母亲,仍然只能获得每个月150元的津贴。对此,黄国光说:“当然,我们还能为母亲们提供更多的援助,但新的调整,已经是很好的第一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