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政策与经济
仔细看看新加坡货币政策背后的螺母和螺栓 - 它的目标是什么,MAS如何执行,以及它如何影响经济
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达到宏观目标而采取的可能影响货币和金融状况的行为。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可用货币,利率,或者以新加坡为例,旨在影响经济中一般物价水平的变化率
货币政策的目标是什么?
在20世纪60-70年代,许多先进国家的决策者认为,他们可以通过货币或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同时不影响低和稳定的物价通胀率来降低失业率。事后看来,就业目标设定得太低,加上1973年和1979年的油价大涨,其结果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初前所未有的高通胀--被称为”大通胀“
许多经济学家现在认为,央行在实行货币政策时,应主要关注实现物价稳定,即低位稳定的消费物价指数(CPI)通胀率在1-3%之间。这是基于数十年来积累得证据,即高通胀国家不仅价格波动性较高,而且往往经济增长率较低。相比之下,在价格稳定得环境下,商品和服务相对价格得变动可以向消费者,企业和政府发出明确得信号,以便有效的分配资源。此外,价格稳定鼓励储蓄和投资,因为它防止资产价值被意外的通胀侵蚀。
然而,将货币政策集中在实现价格稳定上并不意味着央行不能追求其他政策目标。
根据法律,,欧洲央行(ECB)对价格稳定至关重要,但他也寻求实现充分就业和平衡经济增长。美国中央银行,美联储,有一个”双重任务“,即稳定通货膨胀和最大限度地促进可持续就业得到同等优先。
中央银行如何实施货币政策?
许多央行通常使用非常短期的利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例如,美联储将联邦基金利率或银行隔夜到期时相互房贷地利率作为目标。为了控制目标利率,中央银行可以改变流动性量(银行持有地现金储备量):当中央银行提供更多地流动性,银行有更多地资金房贷,货币供应量相应增加,利率下降。相反,当央行从银行中耗尽流动性时

中央银行可以改变银行体系中的流动性有三种传统方式,尽管并非所有银行系统都可用于或用于每个国家。
首先,如果中央银行想要改变货币供应和利率,它可能会改变货币基础,包括流通中的货币(纸币和硬币)和银行的总储备,这些银行在中央银行存款或作为现金存放在金库里。在金融市场发达的国家,改变货币基础最简单的方法是通过买卖银行或银行的短期政府证券来开展”公开市场操作“。这样,央行就可以有效改变商业银行所持有的存款准备金率。央行增加货币供应。
第二个途径是允许银行从中借入更多的储备。这通常是通过降低他们必须支付这些贷款的利率(贴现率)来实现的。
第三,央行可以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意味着银行将被要求与中央银行存入的每一美元中增加一部分。然而,这项政策很少在较发达国家使用,因为它可能会扰乱银行业的业务。由于许多银行已经持有”超额准备金“,因此现在效果也越来越差。然而,它仍然用于发展中经济体或新兴市场经济体,其中前两种货币政策工具可能不太有效,反映出其金融体系发展阶段相对较不发达。在一些开放的小型经济体中,各国央行选择将本国货币与另一种货币(称为”锚货币“)的价值挂钩,从而回避了其实施货币政策的能力。他是国家通过为平均价格水平提供名义锚货币来实现长期价格稳定的一种手段,通过设立货币委员会,货币纪律将得到更有力的承诺,即货币由锚货币100%支持,货币当局随时准备从固定汇率将其货币兑换为锚货币。香港的情况就是这样,自1983年以来,香港一直将港元固定在美元。
如果资本可以自由进出该国,央行在讲汇率与另一种货币挂钩时,实际上放弃了独立的货币政策。例如,如果美国通过提高利率收紧货币政策,将导致资本流出香港,而香港的利益利率较低,港元将贬值。然后,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将被迫以其官方外汇储备(1美元)购买港元。香港的货币供应量会自动减少,而其他情况亦等于,这将导致利率上升,以配合美国的利率。在不太极端的情况下,各国可以选择将其货币保持在一个既不固定在锚货币的或自由浮动的特定价值。这称为”管理浮动“。正如我们将看到的那样,新加坡实行这种安排的一种变种,即新加坡货币管理局管理新加坡元对一揽子货币,也称为新元名义有效汇率(新元)
量化宽松与零下限问题
全球金融危机和2009年”大衰退“带来的挑战之一是,如果通胀降至低水平,同时,经济增长非常缓慢或处于衰退之中,传统的基于利率的货币政策可能会变得无效。这是因为央行为刺激投资和消费而设定的名义利率,从理论上讲,不能将住房和汽车等敏感商品推至零以下。这称为零下限问题。
例如,如果通胀率为2%,而央行将名义政策利率降至零,就像美联储在2008年12月所做的那样,与投资和消费决策相关的实际利率将为负2%(0%-2%),这可能足以刺激经济,但如果通胀率现在降至1%,该怎么办?实际利率实际将上升至负1%(0%-1%)
当然,实际上央行可以让银行支付其准备金的复利率。事实上,瑞典和丹麦央行最近也利用负利率来刺激经济,欧洲央行和日本央行也是如此。不过,现在说这项政策能否解决零下限的问题,为时尚早。毕竟,银行会接受其准备金的回报,这比它们作为现金存放在金库里要少。同时,它们能否通过对客户存款实行负利率来挽回损失,目前尚不清楚。
另一种解决办法可能是提高央行的通胀目标,即4%,这将给它们在经济低迷时期降低实际利率的更大空间。但是公众会理解这种变化吗?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由于主要央行在实现2%左右的通胀目标以及将公众预期稳定在该水平方面非常成功,它们现在不愿提高目标,担心通胀和通胀预期可能螺旋上升。这将导致各国央行失去近几十年来精心积累的信誉。
当常规货币政策崩溃时,一个可能更有效的解决方案时采取非常规的货币政策,即量化宽松政策(QE).而不是针对可能已经达到零约束的短期政策利率,而是制定了量化目标,以增加货币基础。在最近的全球金融危机期间,世界各地的中央银行向金融机构提供了紧急流动性,并以它们作为最后贷款人的身份行事。危机过后,美联储,英国央行和欧洲央行购买了大量私人资产,包括消费者和公司债务,以及长期政府债务。这样做的目的是降低长期利率,加快从衰退中复苏。量化宽松政策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央行能否说服金融市场,消费者和生产商,廉价资金将持续足够长的时间,以增加通胀和增长。这将有助于扭转通货紧缩的心理,即消费者减少消费,因为它们预计价格会持续下跌,而生产商则因为销售疲软而不愿投资。事实上,像传统政策一样,央行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必须可信。
新加坡的货币政策框架
自1981年以来,新加坡的货币政策一直以汇率为中心,在小型和开放的新加坡经济中,汇率是维持价格的更有效的工具,而不是利率货币基础。
为什么货币政策以汇率为中心?
选择以汇率为中心的货币政策,而不是货币供应或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主要工具是不寻常的。受新加坡规模小,贸易开放程度高的影响(图二)。新加坡在选择货币政策工具方面很可能独一无二。

新加坡面积小,自然资源缺乏,这意味着它甚至必须进口最基本的日常需求,如食品,水和原材料,以及出口商品和服务,以支付这些需求。这导致了非常开放的贸易政策,并限制进口。
新加坡对贸易的开放程度如何?
从图三可以看出,新加坡的进出口均占新加坡GDP的100%左右,极端开放的另一个指标是最终支出的进口金额非常高:新加坡每花费一新币,大约40分就会作为进口支出泄漏出去

新加坡规模小,贸易开放程度高,其后果何在?
首先,由于新加坡作为世界市场上商品的买方或卖方规模较小,因此它是一个价格接受者,国内生产商和消费者必须接受由全球供应和需求决定的价格。例如,新加坡的大米或电子产品价格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世界价格决定的,通过汇率转换为本币。此外,国内支出的进口含量极高,对世界价格或汇率的变化对国内价格有很强的影响。因此,当全球食品和能源价格高企时,MAS可以让新加坡国家能源局更快的升值或走强,以抵消它们对新加坡通胀的影响
因此,在像新加坡这样的开放型小型经济体中,管理汇率是保持价格稳定的最有效方法,作为货币政策工具,汇率相对可控,与国内需求主导总需求的经济体相比,汇率对新加坡整体经济活动水平的影响更大(因此,国内通胀)
基于汇率的货币政策的影响
根据开放经济三重奏,一个国家不能拥有开放的资本市场,不能根据国内利率实行传统的货币政策,不能同时管理其货币。它只能选择三种政策选项中的两种(图4)
例如,美国拥有开放的资本市场,并希望控制国内利率,因此允许其货币自由浮动。其他国家可能希望利率来刺激经济和同时修复本国货币。在这种情况下,它们必须实行货币和资本管制,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新加坡选择管理汇率作为其货币政策的操作工具,原因早有解释。中国也是一个主要的国际金融中心,自1978年以来一直没有资本或货币管制,这意味着经济对资本流动完全开放。国内利率相对于世界利率的任何变化都会受到资金进出新加坡的损害,导致汇率变动升值或贬值。为了将新币保持在政策区间内,MAS必须抵消对国内利率的任何初始调整的影响。这样做,MAS有效的放弃了对国内利率和货币供应的控制。因此,新加坡的货币政策是汇率政策的代名词。
因此,新加坡第二套货币主要取决于外国利率,如美元LIBOR和市场对新加坡元走势的预期。正如我们从下面的图表中看到的,三个月期新元SIBOR多年来一直密切跟踪三个月的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图五)

与大多数其他央行一样,MAS还开展日常货币市场操作,以管理银行系统的流动性水平。这些不是针对任何级别的利率或货币供应。相反,它们旨在确保国内银行系统有足够的流动性来满足银行对预防和结算余额的需求,以及最低现金余额,即银行负债基数的3%。MAS 货币市场运作的范围和规模将取决于MAS和银行系统之间资金流入和流出的净流动性影响。这些可能来自发行纸币和硬币,公积金委员会和政府资金转移,新加坡政府证券(SGS)的净发行,外汇干预业务以及以往货币市场业务的成熟。
为了管理流动性影响,MAS使用直接借款,外汇掉期,回购协议(回购)和发行MAS票据。例如,如果公积金委员会向MAS投放了大量公积金资金,则MAS可以通过发行相对于匹配金额的较少MAS票据来抵消银行系统流动性的损失。选择金融工具来应对这种情况,这种货币市场运作与MAS管理新元NEER的外汇干预大相径庭。
国内利率是如何确定的?
利率是今天货币将来可以交易货币的价格,换句话说,它是储蓄的回报率,或者借款成本。
利率如何影响经济?
利率通过对国内投资和消费的影响经济。利率上升会增加公司的借贷成本,从而降低利润,提高新投资项目所需的回报。然而,在新加坡,制造业的公司受利率上升的影响可能相对较小,因为该行业由依赖自身资金来源的跨国公司(跨国公司)主导,尤其是来自其总部的资金来源。相比之下,建筑和建筑行业的公司可能受到的影响更大一些,因为它们在更大程度上依赖银行借款,而且鉴于项目持续时间长,现金流更加紧张,更高的利率也通过增加抵押贷款还款来影响家庭,并可能使他们更难偿还债务,迫使他们减少消费。同时,更高的利率为家庭提供了更大的动力,以储蓄为未来,而不是现在消费,这些储蓄可以引导到投资
新加坡的利率决定了什么?
鉴于政策三元和MAS以汇率为目标的事实,它也不能决定国内利率或货币供应。由于新加坡对资本流动没有控制,全球和国内利率(如美元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和新元SIBOR)之间的差额变化将导致资本流入或流出。这种变动将改变市场对汇率以及各国货币供应的预期,从而改变利率。长期以来,新元对大多数其他货币的汇率趋于升值,因此新加坡国内利率与全球利率一致,但通常略低于全球利率(图5)。这种关系被称为”未颠覆的利息平价“(UIP),因为一旦对预期汇率差异进行额度,国内利率就与全球利率保持一致或”评价”,当以共同货币表示时。总之,新加坡的利率在全球金融市场,尤其是美国金融市场上是有效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