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万众瞩目的新加坡就业准证(EP)打分制细节出炉!
政府划出了许多世界名校,有些学校在打分制的评估中直接可以加20分。

新加坡认证的全球TOP百校
中国内地只占6所、加分难度大
新加坡EP打分制上线之后,留在满足薪资门槛(5000新币,金融业5500新币)的前提下,还需要达到40分才能够获得新加坡EP工签的申请资格。
120个顶级高校+18个指定高校专业:毕业于这些学府的申请者,在申请新加坡EP时可以获得最高20分。
乍一看好像学校挺多的,但是落到中国内地,也只有复旦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清华、中国科技大学、浙江大学这6所学校。




(点击看大图:信息来自人力部网站)
新加坡对于人才的引进,已经展露出明显的倾向:那就是要精英、要名校。
大家都知道技术移民新加坡的路线第一步是申请SP、EP,居住满一定年限之后才有资格申请PR。
现在EP明确划出这些可以“加分”的名校,那么是不是意味着申请PR也一样,其实要看学校?

PR申请和工作准证大不同
SP、低学历、低薪者也有机会
和EP申请不同,PR申请从来都不公布明确的标准。
很多本身是EP的小伙伴薪水不错,出身自名校但是莫名其妙就被拒了!

网友自述
而且根据最近半年获批者的背景来看,职业、学历、学校都是五花八门的,我们挑几个不起眼的出来看:
01 男 已婚 29岁 马来西亚籍
来新9年,SP准证,薪水2K+
Diploma学历
和WP准证配偶一起申请
2021年12月申请
2023年3月通过
02 单身 24岁 中国籍 Poly毕业
SP准证 2021年4月开始工作
半导体制造业
2021年11月申请
2022年12月通过
03 男,单身,31岁,中国籍
新加坡工作4年,SP准证
国内本科
2022年5月申请
2023年3月通过
04 女,已婚,配偶为PR
职业幼师,个人申请
2022年1月申请
2023年3月通过

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新加坡PR的申请对所有人打开大门,但名校和高薪者“杯具”情况比比皆是。
反而通过网友自己晒出的情况来看,许多专科、SP准证或者相对普通的职业一样有大量通过PR申请的机会。
人力部部长曾表示基本上主要考量因素是那么几个:
► 申请者的年龄
► 家庭背景
► 对新加坡经济的贡献
其他官员也曾放话这些人有优势:
► 融入本地社会
► 有意在新加坡落地生根
► 对于新加坡生活方式、价值观和社会规范有认同感的人
这里并没有提到学历,当然这些“标准”依然是很难量化、很宽泛的准则。
如果你也在迷茫自己是否够格申请PR,可以求助专业的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