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新加坡针对老年人推出乐龄补贴计划(SS),为那些年满65岁、终身工资低、从工作直至年满55岁公积金总缴款额不足14万新元、又缺乏家庭支持的老年人提供现金补贴。该补贴不需要申请,由公积金局审查会员资格后对符合条件者自动按季度发放。补贴金额根据家庭平均每人每月收入情况以及居住的房屋类型而不同,最高每年可获得3600新元。
对于那些因生病、老龄或残障而永久失去工作能力,没有固定收入,又缺乏家人的支持和照顾的人,新加坡政府提供了不同类型的社区援助计划,包括社区关怀紧急援助基金、社区关怀中短期援助计划、社区关怀长期援助计划,资助金额视家庭状况而定。

小结
养老和储蓄之所以是个全球性的问题是因为它牵扯到人性的两个薄弱点:由于人的短视,人们往往只顾现在的享乐或生活压力,而忘记了要为越来越长的老年生活储蓄足够的资产;而看到没有足够储蓄老人的贫穷生活,出于同情心和政治压力,社会又往往走上福利社会状态通过对年轻人的税收来补贴老人。
越理想化的社会,这种补贴的强度就越大,直到人们意识到这种挖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实际无法持续 -- 等年轻人老了,将来的年轻人又不多,谁来补贴将来的老人呢?
新加坡之所以能很好地解决养老储蓄的问题是因为它清醒地认识到了这些人性的弱点,像一个医生一样,用手术刀把这些社会痼疾不带感情色彩地一一处理掉。有人把新加坡政府看成是一个极其理性的严父,其实不无道理。但反过来我么可以问:除了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难道还有其它更好的办法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