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加坡拥车证(COE)价格再次刷新纪录,大型及豪华车组(B组)的拥车证价格飙升至11.689万新币(约合人民币63.5万),而公开组(E组)更是达到11.6991万新币。
这个价格在中国足以购买一辆顶配的小米SU7 Ultra电动车,甚至比某些豪华品牌车型(如奥迪A8)的售价还要高。

对于在新加坡留学的国际学生来说,这样的价格无疑让拥有一辆私家车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
那么,在这样一个“全球最贵铁皮”的市场环境下,留学生们该如何高效、经济地出行呢?
01 为什么新加坡的拥车证如此昂贵?
新加坡的拥车证制度自1990年实施以来,一直是全球最严格的车辆管控政策之一。
其核心机制是通过限量发放和公开竞标的方式控制道路车辆总数。
2025年,新加坡继续执行“零增长”政策,即每报废一辆旧车,才允许新增一辆新车,以保持汽车总量恒定。
此外,新加坡国土面积仅728平方公里,人口密度极高(几乎是北京的6倍),道路资源极为有限。

这些因素共同推高了拥车证的价格,使其成为名副其实的“奢侈品”。
除了拥车证的高昂成本,新加坡的驾照考试同样严苛。
公立驾校的通过率仅约40%,私立驾校更低至25%。即使成功考取驾照,新司机还需经历12个月的观察期,期间任何交通违规都可能导致驾照被吊销。

因此,许多新加坡本地居民和留学生都选择放弃购车计划,转而依赖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
02 新加坡公共交通:世界级的出行网络
新加坡的公共交通系统被公认为全球最先进、最高效的之一。
2025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投入超过20亿新元进行全岛交通优化,进一步提升了公交、地铁和轻轨的覆盖率和舒适度。

1. 地铁(MRT)——留学生出行的首选
新加坡地铁(MRT)网络四通八达,2025年最新扩建计划包括:
西海岸地铁线延伸:连接裕廊区域线与环线、跨岛线,预计2030年完成第一阶段,2040年全线贯通,西部居民往返市中心可节省多达20分钟。
实里达-登加线:规划中的新线将穿行北部和东北部,建成后超过40万户家庭步行不到10分钟即可搭乘地铁。
东西线与南北线翻新:重点改造义顺、蔡厝港、文礼等地铁站,扩大月台空间,增加电梯和出入口。
地铁票价方面,2025年小幅上涨,成人卡支付每趟车资上涨0.1新元,但全程票价通常不超过3新元,性价比仍然极高。

2. 巴士系统——无缝衔接的地面交通
新加坡巴士系统与地铁完美互补,全岛有超过300条巴士路线,运营时间从早上5:30至午夜,部分线路提供24小时服务。2025年的新变化包括:
中央商业区(CBD)设立9个“点对点接载点”,优化巴士和出租车停靠秩序。
更多线路采用电动巴士,提升乘坐舒适度和环保性能。
3. 轻轨(LRT)与特殊服务
新加坡的三条轻轨线路(武吉班让、盛港和榜鹅)主要服务于市镇内部短途出行,是衔接地铁站与住宅区的“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此外,新加坡还提供:
夜间巴士服务(编号为"N"开头的线路),方便深夜出行的乘客。
校园穿梭巴士:如新加坡国立大学(NUS)和南洋理工大学(NTU)提供的免费校内巴士。
03 经济实惠的替代出行方案
除了公共交通,新加坡还为无车族提供了多种共享出行选择,让留学生可以根据不同需求灵活安排出行方式。
1. 出租车与网约车
虽然价格较高,但在特殊情况下(如深夜或携带大件物品),出租车和网约车仍然是便捷的选择。
2025年,新加坡打车平台(如Grab、Gojek)的平台费上调至每趟0.9-1.5新元。
不过,留学生可以通过拼车服务(如GrabShare或RydePool)节省30%-50%的费用。

2. 共享汽车
对于偶尔需要自驾的留学生,新加坡的共享汽车服务(如BlueSG、Tribecar、GetGo)是绝佳选择。
这些服务按分钟或小时计费,平均价格在0.5-1.2新元/分钟或30-70新元/小时。
虽然短期使用成本不低,但相比拥车证和养车的长期开支,仍显得非常划算。

3. 共享单车与电动滑板车
新加坡政府大力推广“主动出行”(Active Mobility),全岛自行车道总长已超过500公里。
共享单车品牌如Anywheel、HelloRide和Moov Technology提供经济实惠的短途出行选择。
不过,2026年起,电动滑板车将实施更严格的限速规定(6km/h),留学生需注意遵守法规。

4. 步行——健康环保的出行方式
新加坡的城市规划极具步行友好性,许多区域设有有盖走廊,即使雨天也能舒适步行。
结合公共交通使用,步行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理想方式。
04 留学生专属交通优惠
新加坡为全日制国际学生提供专门的交通优惠,符合条件的留学生可申请学生优惠EZ-Link卡,享受地铁和巴士票价约50%的折扣。

此外,部分大学(如NUS、NTU)提供免费校内巴士,方便学生在校园内通行。
结语
无车生活也能轻松自在
尽管新加坡的拥车证价格高企,但这座城市的公共交通和共享出行生态足以满足留学生的日常需求。

通过合理规划(如地铁+共享单车、非高峰时段打车、团体出行拼车等),留学生完全可以在不拥有私家车的情况下,享受高效、经济的出行体验。
2025年,随着新加坡继续优化交通网络,无车生活不仅不会成为负担,反而可能是一种更自由、更可持续的生活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