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S 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学校!前面小助手已经带大家了解了学校的历史,那么今天我们来了解推动NUS建立的陈若锦先生的一生,一起来看看这位最熟悉的陌生人吧!
NUS成立初期
1904 年 9 月,陈若锦率领华人和其他非欧洲社区的代表向海峡殖民地总督约翰·安德森爵士请愿,要求在新加坡建立一所医学院。安德森指出,之前还有其他请愿书没有成功,原因是担心有足够数量的学生和当地社区的支持。曾任海峡华人协会首任会长的陈先生成功从社区筹集了大量资金,其中包括个人捐款12,000美元。1905年7月3日,医学院成立,被称为海峡殖民地和马来联邦政府医学院。在安德森的指示下,学校临时安置在巴西班让政府经营的庇护所的一个最近空置的街区,同时提供经营学校所需的工作人员。
1912 年,医学院从医生林文庆 (Lim Boon Keng) 发起的爱德华七世国王纪念基金获得了 120,000 美元的捐赠。随后,1913 年 11 月 18 日,学校更名为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1921年再次改为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以体现其学术地位。
1928 年,莱佛士学院(Raffles College)与医学院分开,成立以促进艺术和社会科学教育。

陈若锦先生画像,来源:维基百科
家庭背景
陈若锦先生出身于一个古老且受人尊敬的家庭,他的祖父,是金成公司重要商业机构的创始人,并且拥有大规模的支持者。1863 年,陈若锦先生的父亲陈明瑞先生去世后,继承家族事业,也是马六甲当地和马六甲的知名公众人士。陈若锦于1858年出生于新加坡,18岁时进入父亲的公司成为一名学徒。出身于这样一个家庭,陈若锦先生也热衷于从事社会公益事业。
海峡华人协会
陈若锦、谢梁谢、林文庆和宋永祥于 1900 年 8 月 17 日成立了海峡华人协会,最初由林文庆领导。该组织偏爱英国人,并受到新加坡政府的欢迎,帮助代表新加坡的土生华人社区。宗旨是提倡在国家和政治上与英国认同,主张自己应该享有英国公民的一切权利。他们也自称或被称为“皇家华人”1907年,林文庆决定辞去协会会长的职务。他最初要求陈若锦接替他的位置,但陈若锦拒绝了这个提议。

海峡华人协会成员合照,来源:维基百科
慈善事业
陈若锦延续了为华人社区服务的家族传统,在他的一生中担任过多个关键角色。除了担任陈氏宗亲会(Po Chek Kiong)和马六甲和新加坡华人庙宇的负责人外,他还是海峡殖民地立法会任职时间最长的华人议员,为穷人和华人社区的权利而战。谭因对六个主题的热情演讲而被人们铭记:贸易和经济问题;行政和宪法改革;社会措施;教育; 公共卫生; 和防御。其中,他的首要任务是,一是促进殖民地的经济增长,二是促进教育。
1896年,陈若锦在莱佛士书院设立“陈若锦奖学金”,这发生在他是该机构董事会的受托人期间。1895年,一座建筑物倒塌后,向倒塌的受害者捐款。1904 年 10 月 14 日,开始筹款,目标为 71,000 美元,用于资助一所新学校的建设,即爱德华七世国王医学院。到 1904 年 11 月,他已经设法为学院筹集了 37,000 美元。到 1905 年,已经筹集了 87,000 美元,其中 12,000 美元是由陈若锦捐赠的。另外15,000美元的募集资金来自橡胶大亨Tan Chay Yan。陈和谢设法进一步筹集了 120,000 美元来扩建学校,并为其提供了 1,500 美元的奖学金。陈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向威尔士亲王救济基金捐赠了 37,000 美元,以帮助英国购买战斗机。
陈若锦先生去世时,THE STRAITS BUDGET发表了一篇文章,其中记录了Arthur Young对于陈若锦先生的评价:“在我与陈若锦先生的多次会面中,我认识到他健全的判断力和对于公共服务的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