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名男子在义顺沟渠救了几只小鸡。一直以来,新加坡野鸡多到政府竟然成立了专门的小组!
我们一起来看看在新加坡鸡到底有多常见?
三名路人伸出援手 解救沟渠内的小鸡
9月1日,一位海外抖音(TikTok)用户分享了他在义顺营救一只小鸡的经历。
三名男子轮流尝试帮助身法灵活的小鸡,最后一名年轻人成功完成这次的营救。
从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在水渠内行走,当天应该刚下完一场雨,沟渠内很潮湿。在潮湿的地面上,男子慢慢移动着。

原来他是在企图帮助一只掉进沟渠的小鸡,这名小鸡的妈妈似乎在平地上不知所措地等待它。

但因为小鸡一下子跑进了更深的隧道内,他并没有解救成功。

紧接着第二位男子,也跳进水渠尝试帮助小鸡。

正在拍摄的第三位男子的妹妹,在他旁边一直催促他赶快下去想办法帮助小鸡。

妹妹表示叫哥哥下去帮忙,她继续拍摄。

第三名男子,马上也要下去帮助小鸡。

这名小哥身法灵活,刚下去一下子就抓住了小鸡。

随后,他便把小鸡送到地面之上。小鸡也一下子跑走了。

解救成功后,路人也十分开心,为他鼓掌。

以上图源:TikTok@Morrdecai
抖音评论中有很多人赞扬了热心小哥们的行为,如果不是他们的帮忙,或许小鸡也活不了多久了。

野鸡频繁出没带来不少麻烦
新加坡政府专门成立项目组
新加坡竟然一直有野鸡这个“鸡手”问题,一直以来,政府就收到不少居民对野鸡的投诉。
这些新加坡野鸡被马来人称为Ayam Hutan,意思为森林鸡,而华人称它们为原鸡。

这些野鸡只能短距离飞行,但可以飞到惊人的高度,同时也很吵闹。
因为繁殖太快,这些公鸡又有打鸣的习惯!附近的居民经常受到噪音干扰!
早在2022年,巴西立公园就出现了200多只大小野鸡。
这些野鸡分成不同的家族,经常在不同的地段觅食。

(巴西立公园D停车场,附近约400米的范围内。图源:联合早报)
造成他们大量繁殖的原因是因为有不少附近居民经常喂食这些野鸡。
关爱动物研究协会(ACRES)发言人安布指出,居民喂食野鸡不仅是非法的,还会导致野鸡群散布到邻近地区。

这几个月,新加坡的野鸡数量再度暴增!新民阁第441座组屋到455座组屋又出现野鸡扰民问题。居民称整天受鸡鸣困扰,有时凌晨2点就能听见打鸣声。
政府专门成立了工作组来解决野鸡带来的相关问题。
工作小组的成员不仅仅有专业人士,同样有关注野鸡状况的居民。
这个社区的野鸡问题从2017年开始就存在了。
当年,农粮局收到投诉,那时候大概有20只野鸡左右,因为噪音扰人清梦。
有的居民表示,自己家的女佣睡眠质量不好,每天清晨4点就会被鸡叫声吵醒,每天干活都没精打采的……
接到投诉后,工作人员立即展开行动,捕捉了24只野鸡,并结束了它们的生命。

但没想到政府处理完野鸡后,却引起了民众的热议。一些野生动物保护者认为将它们杀掉太过残忍,应该送它们去公园,留下它们的生命。
一些群众认为,这些野鸡是自然生态环境的一部分。我们不应该用强制措施破坏。

不过两年后,当局又收到有关野鸡的投诉。
这次农粮局让居民自己投票决定野鸡的命运,是留下还是迁置。最终超过1000人投票,9成表示要与野鸡为邻。
2020年野鸡数量激增,从20只增加到50只,噪音更大了。当局不再赶尽杀绝,而是将其中的10只野鸡送到实里达的景观花圃。

根据国家公园局今年三月的调查报告,目前社区内共有69只野鸡,比2020年的50只还多。
政府实行了很多办法,又是扑杀、又是投票留下鸡的性命、又是帮鸡迁移,无论怎么做,似乎都无法满足所有群众的要求。
目前,工作小组在社区内推行了以下几点措施:
在组屋楼下的大树上布置网布,防止野鸡半夜飞到居民窗边的树上;

(图源:海峡时报)
鼓励居民定期在社区内举办捡鸡蛋活动,以控制野鸡的繁殖速度;

(图源:海峡时报)
呼吁公众千万不要随意喂养野鸡,让他们自己寻找食物,这样可以很大程度减缓它们的繁殖速度。

(图源:海峡时报)
一些网友认为,不可以将它们赶尽杀绝。并说道,我们人类可以和危害自身生命的冠病共存两年多,却容不下野鸡。我们应该学习如何欣赏大自然的美好。

不知道各位椰友如何看待处理野鸡的问题?应该赶尽杀绝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