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名男子在義順溝渠救了幾隻小雞。一直以來,新加坡野雞多到政府竟然成立了專門的小組!
我們一起來看看在新加坡雞到底有多常見?
三名路人伸出援手 解救溝渠內的小雞
9月1日,一位海外抖音(TikTok)用戶分享了他在義順營救一隻小雞的經歷。
三名男子輪流嘗試幫助身法靈活的小雞,最後一名年輕人成功完成這次的營救。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一名男子在水渠內行走,當天應該剛下完一場雨,溝渠內很潮濕。在潮濕的地面上,男子慢慢移動著。

原來他是在企圖幫助一隻掉進溝渠的小雞,這名小雞的媽媽似乎在平地上不知所措地等待它。

但因為小雞一下子跑進了更深的隧道內,他並沒有解救成功。

緊接著第二位男子,也跳進水渠嘗試幫助小雞。

正在拍攝的第三位男子的妹妹,在他旁邊一直催促他趕快下去想辦法幫助小雞。

妹妹表示叫哥哥下去幫忙,她繼續拍攝。

第三名男子,馬上也要下去幫助小雞。

這名小哥身法靈活,剛下去一下子就抓住了小雞。

隨後,他便把小雞送到地面之上。小雞也一下子跑走了。

解救成功後,路人也十分開心,為他鼓掌。

以上圖源:TikTok@Morrdecai
抖音評論中有很多人讚揚了熱心小哥們的行為,如果不是他們的幫忙,或許小雞也活不了多久了。

野雞頻繁出沒帶來不少麻煩
新加坡政府專門成立項目組
新加坡竟然一直有野雞這個「雞手」問題,一直以來,政府就收到不少居民對野雞的投訴。
這些新加坡野雞被馬來人稱為Ayam Hutan,意思為森林雞,而華人稱它們為原雞。

這些野雞隻能短距離飛行,但可以飛到驚人的高度,同時也很吵鬧。
因為繁殖太快,這些公雞又有打鳴的習慣!附近的居民經常受到噪音干擾!
早在2022年,巴西立公園就出現了200多隻大小野雞。
這些野雞分成不同的家族,經常在不同的地段覓食。

(巴西立公園D停車場,附近約400米的範圍內。圖源:聯合早報)
造成他們大量繁殖的原因是因為有不少附近居民經常喂食這些野雞。
關愛動物研究協會(ACRES)發言人安布指出,居民喂食野雞不僅是非法的,還會導致野雞群散布到鄰近地區。

這幾個月,新加坡的野雞數量再度暴增!新民閣第441座組屋到455座組屋又出現野雞擾民問題。居民稱整天受雞鳴困擾,有時凌晨2點就能聽見打鳴聲。
政府專門成立了工作組來解決野雞帶來的相關問題。
工作小組的成員不僅僅有專業人士,同樣有關注野雞狀況的居民。
這個社區的野雞問題從2017年開始就存在了。
當年,農糧局收到投訴,那時候大概有20隻野雞左右,因為噪音擾人清夢。
有的居民表示,自己家的女傭睡眠質量不好,每天清晨4點就會被雞叫聲吵醒,每天幹活都沒精打采的……
接到投訴後,工作人員立即展開行動,捕捉了24隻野雞,並結束了它們的生命。

但沒想到政府處理完野雞後,卻引起了民眾的熱議。一些野生動物保護者認為將它們殺掉太過殘忍,應該送它們去公園,留下它們的生命。
一些群眾認為,這些野雞是自然生態環境的一部分。我們不應該用強制措施破壞。

不過兩年後,當局又收到有關野雞的投訴。
這次農糧局讓居民自己投票決定野雞的命運,是留下還是遷置。最終超過1000人投票,9成表示要與野雞為鄰。
2020年野雞數量激增,從20隻增加到50隻,噪音更大了。當局不再趕盡殺絕,而是將其中的10隻野雞送到實里達的景觀花圃。

根據國家公園局今年三月的調查報告,目前社區內共有69隻野雞,比2020年的50隻還多。
政府實行了很多辦法,又是撲殺、又是投票留下雞的性命、又是幫雞遷移,無論怎麼做,似乎都無法滿足所有群眾的要求。
目前,工作小組在社區內推行了以下幾點措施:
在組屋樓下的大樹上布置網布,防止野雞半夜飛到居民窗邊的樹上;

(圖源:海峽時報)
鼓勵居民定期在社區內舉辦撿雞蛋活動,以控制野雞的繁殖速度;

(圖源:海峽時報)
呼籲公眾千萬不要隨意喂養野雞,讓他們自己尋找食物,這樣可以很大程度減緩它們的繁殖速度。

(圖源:海峽時報)
一些網友認為,不可以將它們趕盡殺絕。並說道,我們人類可以和危害自身生命的冠病共存兩年多,卻容不下野雞。我們應該學習如何欣賞大自然的美好。

不知道各位椰友如何看待處理野雞的問題?應該趕盡殺絕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