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跨界的功能,是其他一些地方宗教信仰所难以做到的。

南洋学会12月19日讲座 《新加坡眼》将直播 南洋学会将于本月19日傍晚七点举办系列讲座的第二场,由南洋学会编辑主任纪赟副教授主讲,评议人是南洋学会会长许振义博士,讲题是《僧侣、富商和文人名流的交集和社会服务》。
讲座地点是国家图书馆16楼观景阁,报名电邮:[email protected] 《新加坡眼》届时直播。

纪赟,复旦大学文学博士,新加坡佛学院长聘副教授,兼任教务主任、图书馆馆长,《新加坡佛学研究学刊》主编、南洋学会编辑主任。 除教学外,纪赟主要从事佛教文献、佛教史等相关研究。出版专著《慧皎高僧传研究》《佛教经典观》《太虚大师新出文献资料辑录》,译著《那体慧佛教文献学研究论文集》《佛教文献学十讲》《左冠明佛教文献学研究论文集》《大乘佛教》;编辑文集十多种、英译汉论文四十余篇、会议、学刊学术论文和书评二十余篇;新加坡《联合早报》“名家专评”专栏文章二百四十余篇。

南洋学会将在本周六、周日(12月18、19日)晚上7点直播讲座。
12月18日7pm:林纬毅教授“伯公:一尊熟悉的神祇,一个混淆的尊名”,评议人梁勇博士 12月19日7pm:纪赟副教授“僧侣、富商和文人名流的交集和社会服务”,评议人许振义博士 关注“新加坡眼”微信视频号、微博、Facebook等社交平台,可以提前锁定!

南洋学会
南洋学会,原名“中国南洋学会”,成立于1940年3月,是东南亚华人最早研究南洋课题的学术团体,由新马一批南洋研究的中国学者姚楠、许云樵、张礼千、郁达夫、刘士木、李长傅、韩槐准、关楚璞等创办。

学会主要出版《南洋学报》《南洋学会丛书》等,为学者研究提供交流平台。学会也举办各类学术演讲和研讨会,邀请对南洋文化有兴趣的社会人士参加。
《南洋学报》已出版七十多卷,历任主编有王赓武、郑子瑜、李廷辉、黄麟根、魏维贤、崔贵强、陈松沾、李志贤、陈荣照、许振义等。

位于新加坡佛教居士林的南洋学会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