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新加坡的时区不是一层不变的,而是曾经被修改了六次,在世界各国中也是绝无仅有的。今天就为大家详细梳理一下新加坡更改时区的有趣故事。
“新加坡平均时间” - 首次确立标椎时间

直到1880年,英属马来亚殖民地中的马来联邦、海峡殖民地(包括新加坡、马六甲、槟城)以及马来属邦中的霹雳、雪兰莪、森美兰和彭亨等地,存在着三种不同的地方时间,这是因为只有这三个海峡殖民地拥有天文台。
为了解决行政混乱和协调时区不同的问题,英属马来亚殖民当局决定统一三个海峡殖民地的时区。他们以当时首府新加坡所在的东经103°51′16″为基准,将标准时间定为格林威治时间加上6小时55分25秒,被称为“新加坡平均时间”。这是新加坡历史上第一次确立标准时间。
1 “印度支那时间” - 第一次修改时区

后来,新加坡当时的统治者意识到“有整有零”的标准时间会对当地的各种日常活动和对外交流带来不便,因此于1905年5月31日决定采用“印度支那时区”标准时间。这个标准时间以东经105°子午线为基准,将标准时间定为格林威治时间加上7小时,最大的特点是“取整”。这个标准时间是当时法国人制订的,被称为印度支那时间。这是新加坡历史上第二次改变标准时间。
比较有趣的是,就在1880年同一天,英属马来亚中的西马(马来亚)宣布采用“新加坡平均时间”,一直沿用到1932年12月31日,也就是说,“新加坡时间”实际上使用了52年,其中新加坡本土只用了25年,马来亚反倒用了27年之久。
2 “马来亚夏令时” - 第二次修改时区

1933年1月1日,英属马来亚当局制定了马来亚统一的夏令时,以东经110° 00′ 00"子午线为统一基准,规定使用GMT+7小时20分的“马来亚夏令时”,并在部分地区实行从9月14日到12月14日的“马来亚夏令时”,以便节约电能。然而,为了不与其他国家采用的夏令时方案相同,当局规定新加坡和西马“全年使用马来亚夏令时”,并将其名称改为“日照节约时间”。值得注意的是,新加坡并不仅在夏季使用日照节约时间,而是全年都使用。
3 “英属马来亚标准时间” - 第三次修改时区

1941年,英国本土陷入了二战战火之中无暇分身,当时的英属马来亚殖民地上层就有了时间和机会专注于所谓的“文治”,认为“马来亚夏令时”所选择的标准子午线有些偏离,比起规整的印度支那时间快了20分钟,不太方便。
因此,马来亚殖民地立法局于1941年9月1日表决通过,调整了“马来亚夏令时基准子午线”为东经112° 30′ 00"。随着这个改变,跟随马来亚夏令时的新加坡标准时间也相应地调整为GMD+7小时30分。
4 “东京标准时间” - 第四次修改时区

但这个标准时间是最为短命的一个,只使用了不到半年:同年(1941年)12月8日,日本不宣而战,从泰国越境偷袭英属马来亚,并于1942年2月中旬逼近了新加坡。当时英国人经营的新加坡要塞,将防御重点放在海上,对从马来半岛方向杀来的日军手足无措,2月15日被迫投降,16日日军占领新加坡,宣布将新加坡改名“昭南岛”,为彰显“正朔”,“昭南岛”的标准时间被强迫改为和东京标准时间一致,即东京所属的东九区标准时间(以东经135° 00′ 00"为基准子午线)GMD+9小时。
5 恢复“英属马来亚标准时间” - 第五次

1945年8月15日,二战结束、日军正式宣布投降。同年9月13日,新加坡和西马一样被战后恢复的英属马来亚当局宣布“恢复战前标准时间”,即又回到了GMD+7小时30分的标准时间。
6 “东八区标椎时间” - 第六次修改时区

在马来西亚联邦独立后,东马和西马之间的关系并不友好。为缓和关系,马来西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怀柔措施,其中就包括统一东西马的时间。全马来西亚采用东八区标准时间,即以东经120° 00′ 00"为基准子午线制订的GMD+8小时的标准时间,并废除了夏时制。新加坡为了照顾两国间的商贸关系,于1982年1月1日将时钟调快30分钟,使用标准东八区时间,并一直使用到现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