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消失”的1000个新加坡流浪汉

2020年05月16日   •   6万次阅读

2019年11月,一项由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黄国和(Ng Kok Hoe)主持的调查统计发现,新加坡全岛各处都有街头露宿者的踪迹,他们的数量高达千人以上。

这是新加坡本地第一个针对全国街头流浪者人数的调查。这项调查揭露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即便如新加坡一般光鲜亮丽的花园城市,也有其不为人知的一面。

这1000多个流浪汉就是新加坡的另一面。

身后是灯火璀璨的新加坡CBD,身前却只有自己的几件行李

自2020年初,新冠疫情开始在新加坡蔓延,政府于4月开始实施“断路器”措施,要求民众尽量待在家里,避免非必要的外出。

那这些流浪汉呢?别人都有家可回,这群连家都没有的人又该怎么“待在家里”?

疫情期间,鲜少有人关心这些流浪汉的去向,他们就这样“消失”在新加坡的街头巷尾,更加“消失”在人们的视线中。

这1000多个“消失”的新加坡流浪汉去了哪里?

01. “居者无其屋”

“居者有其屋”一词本脱胎于孙中山先生提出的“耕者有其田”的民生思想,意指凡是需要定居(居住)的人都应当获得住所(房屋)。

大众对这个词的认知,却更多来自新加坡。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新加坡只有不到一成的人有自己的房子,超过九成的新加坡人都居住在狭小拥挤的简陋住所中,居住环境恶劣,其中潜藏的疾病、犯罪等不稳定因素也是政府和民众的心头大患。

面对严重的屋荒问题,1960年2月1曰,新加坡政府成立了建屋局,其首要任务就是解决人民的住房问题。1964年,时任新加坡总理的李光耀说了一句被载入史册的话:“我们的新社会,居者有其屋是关键。”

这就是我们今天听到的新加坡“居者有其屋”的原始的模样。

50多年过去了,新加坡政府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在这片不足700平方公里,却容纳近六百多万人的国土上解决了91%的居民的住房问题。(数据统计截止到2018年)

听起来是个奇迹,但它确实就是新加坡如今的真实写照。有资料显示,新加坡每十个人中就有八个住在组屋区,而其中超过90%拥有自己的组屋

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自豪地说:“放眼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拥有如此全面的公共住屋计划,而新加坡也是全球国民拥屋率最高的国家之一。”

2008年,新加坡的“居者有其屋”计划获得联合国公共服务奖。2010年更是获得全球人居领域的最高荣誉“联合国人居荣耀名册奖”。

阳光的另一面总会伴随着阴影。

别忘了,91%的人住房问题得到解决,还有另一层解释:在新加坡,还有9%的居民住房问题尚未得到解决

2019年,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助理教授黄国和(Ng Kok Hoe)发起了一项针对新加坡流浪者的调研,在数百名志愿者、社会工作者及非政府组织的协助下,共进行了三个月的实地调查。

根据2019年11月发布的调研报告,新加坡约有921到1050人每晚都在公共场所露天睡觉。

新加坡街头的这一千多名流浪汉就藏在这9%中,时时刻刻在这个“居者有其屋”的国度中过着“居者无其屋”的生活

许多流浪汉需要面对健康或营养不良的问题:他们中每四人就有一位每天只吃一餐或什么都不吃,有一半每天只吃两餐。

有时,他们会在工作场所附近过夜,但多数会睡在24小时快餐店,公园和政府组屋楼下,因为这些地方能提供电源、水和一方遮蔽。

很多流浪汉都已经露宿街头长达一年到五年,有的甚至已经露宿街头长达6年甚至更久。

02.

“消失”的流浪汉

你在新加坡街头见过流浪汉吗?

可能大多数人的答案都会是:没有。

造成这个答案的原因,一部分在于新加坡政府对街头行乞行为的整治:2010年,新加坡有133名乞丐被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带离街头,之后每年的街头乞丐数量逐年下降,2014年上半年仅38人。新加坡法令也规定,乞丐被捕定罪后,可能被判2年有期徒刑或罚款7万2000元。

另一个原因,不是大家的眼睛不够敏锐,实在是新加坡的流浪汉早已练就了一身不着痕迹地混迹在人群中的本领

刻板印象中的流浪汉或许是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甚至身有残疾的:

但新加坡的流浪汉,却有可能是这样的:

他们中的大多数都衣衫整洁、形象体面,即便是跟你面对面碰上,你也只会觉得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上班族而已。

正如新加坡国立大学社会学系研究员陈锦权所说:

“这里不允许乞讨,那是违法的,因此白天在大街上我们是看不到街头露宿者的,很多人都去工作了。再加上这里不像那些会进入寒冬的国家,街头露宿者不用带御寒用品,全身‘家当’可能就是个背包,那就更不显眼了。”

上文提到的调研中,工作人员随机采访了其中88位流浪汉,发现并非所有的流浪汉都是失业者。

每10位流浪汉中,有6人有工作,但多数从事的是清洁工和保安等低薪职业。与新加坡3467新币的月收入中位数相比,有工作的流浪汉月收入中位数仅有1400新币。

调研结果还显示,35%街头露宿者的教育程度为小学或以下,41%有中学学历,其中2名受访露宿者甚至完成了大学学业。

图片来源:海峡时报

这些流浪汉的衣着打扮,甚至谈吐看起来和我们每个人都一样。

于是,他们自然而然地“隐藏”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成为这个城市中最不起眼的一部分。“消失”在茫茫人海里,“消失”在我们的眼中。

那在人人自危的疫情期间,在新加坡政府号召全民待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他们又去了哪里?

新加坡祖屋、商场空地的流浪汉 视频来源:Huda Babyz

“以天为盖地为庐”的生活被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破,早已习惯的“住所”因为疫情的蔓延也不能再待下去,他们就这样从街头“消失”了

更糟糕的是,疫情期间,由于马来西亚的行动管制令,新加坡的边境管制以及疫情造成的失业等一系列影响,新加坡的流浪汉数量会大量增长,远远超过1000个。

新加坡公益组织“流浪者之心”(Homeless Hearts of Singapore)在疫情期间收到了大量无家可归的公民和外国人的援助请求,其中一些人由于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而失业,搞得无家可归。

实际上,新加坡社会和家庭发展部针对疫情期间流浪汉的问题已和35个机构达成合作,为他们提供住宿。这些机构被列为“社区安宿处”,包括教堂,清真寺,庙宇和指定的庇护所等,能够容纳多达700名流浪汉

此外,还有大约1900名流浪汉被安置在提供照料和康复服务的福利院

图片来源:8视界新加坡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李智陞在国会答复议员询问时指出,疫情爆发后,有将近300人寻求住宿等援助。新加坡政府协同警方和国家公园局合作,协助流浪汉向当局求助,这些流浪汉也不会在《2019冠状病毒疾病(临时援助措施)法令》下受到处罚。

公益组织“流浪者之心”的志愿者们也行动起来,为流浪汉分发口罩和洗手液,测量体温,并且持续为流浪汉们提供援助。

图片来源:“流浪者之心”Facebook

可喜的是,这些流浪汉没有被完全遗忘。

遗憾的是,很少有人问过他们到底去了哪里。

无论是疫情来之前还是来之后,人们都让这群流浪汉选择性地“消失”在了自己关注的视线中。

03.

安得广厦千万间

“消失”并不意味着不存在。

在黄国和教授发起的调研中,40%受访的流浪汉表示自己曾经在过去一年求助,对象包括社会服务中心、家庭服务中心和国会议员。他们虽然试图求助,却依然无法跳脱流浪的困境。

新加坡流浪汉的人数比例不高,但绝非微不足道。在社会底层苦苦挣扎的人们应该享有同等的居住权。

对此,黄国和教授建议政府应该大范围联络流浪汉,同时对现有的组屋租赁计划做出调整。现行制度规定,单身者必须和另一位单身者联合才能租住享受政府高度津贴的租赁组屋。许多流浪汉是因为和室友发生冲突或基于隐私,而宁愿露宿街头。黄国和认为政府应该考虑取消上述限制,以协助更多流浪汉“居者有其屋”。

公益组织“流浪者之心”在官网上提出了个人该如何帮助这些流浪汉

图片来源:“流浪者之心”官网

第一,除非得到首肯,否则不要轻易联系警察局;

第二,提供一些食物;

第三,倾听他们的话,把他们当做朋友去聊天;

第四,尽量提供非金钱的帮助(如购买食物、充值公交卡等);

第五,鼓励或陪同他们前往附近的援助中心;

第六,在“流浪者者之心”Facebook留言;

第七,尊重他们的隐私。

政府也和社区义工联合起来,帮助流浪汉寻找住所及解决就业问题。但是导致人们在街头流浪的原因非常多元化,问题比想像中复杂。

新建中转寄宿所是政府的一个新尝试。

2020年第一季投入运作的寄宿所,是社会及家庭发展部支持的新庇护宿舍,由新希望社区服务组织管理。寄宿所位于旧女皇镇综合诊疗所的玛格烈通道原址,最多可收容约80人。它也会提供餐食、洗衣设施,并有社工及职业导师常驻,协助解决住户各种疑难杂症。

图片来源:联合早报

申请是有一定条件的,设立中转宿舍是为了帮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开启新的人生,因而想要成为住户的流浪者须是至少满18岁的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且须以30天为限,找长期住房或一份安定的工作。

1/2
下一页

555

她只是去上课,却永远没能回家!
2025年05月09日   •   5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做了刮宫小手术,花了37000!”
2025年05月13日   •   4万次阅读
比尔盖茨来新加坡也要吃食阁,排队拼桌吃榴莲,超接地气
2025年05月09日   •   1万次阅读
“你孩子没记作业关我什么事?”新加坡老师一番话炸翻家长群!
2025年05月1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打工人勿躺平!超全巴士攻略,一键直达马来西亚嗨玩周末
2025年05月12日   •   1万次阅读
“川普朋友圈唯一受邀者” ,周受资携妻子亮相Met Gala 红毯再成焦点
2025年05月09日   •   1万次阅读
世界首富 比尔盖茨也打算来新加坡定居,设立家办了
2025年05月1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公婆奇葩育儿方式,让我第一次有了离婚的念头……”
2025年05月11日   •   9576次阅读
比尔・盖茨为何青睐新加坡?
2025年05月13日   •   9063次阅读
新加坡热到爆!有没有不花钱又能凉快下的?
2025年05月14日   •   6669次阅读
越来越多新加坡学生选择到荷兰、德国和日本留学 原因竟然是……
2025年05月08日   •   6669次阅读
曾是青少年的运动鞋天堂 女皇道购物中心会不会也走入历史?
2025年05月13日   •   6156次阅读
让孩子在新加坡成百万富翁!每月CPF存400新币,在他们65岁时有100万!
2025年05月14日   •   6156次阅读
新加坡自雇EP为什么建议至少6000新币的月薪
2025年05月09日   •   6156次阅读
比尔盖茨在新加坡找房!脸书联合创始人也入籍新加坡,还有他们...
2025年05月10日   •   5985次阅读
股神巴菲特的15个投资建议,在新加坡必看
2025年05月09日   •   5472次阅读
功成身退,薪火相传:新加坡政治元老王瑞杰、张志贤同时隐退!盘点其对国家发展的奠基性贡献
2025年05月09日   •   4959次阅读
实拍!在新加坡吃饭偶遇比尔盖茨!
2025年05月08日   •   4275次阅读
惊!年轻家庭拒内卷炫富,借“新加坡身份”开启理想生活新实验!
2025年05月10日   •   3249次阅读
双向奔赴!中国外交部表态:愿携手新加坡新一届政府深化务实合作!且看新中关系35年"进化史"
2025年05月09日   •   3078次阅读
比尔·盖茨闪现新加坡食阁!瞬间get了亿万富豪同款套餐!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阅读
在新加坡打到“神仙车”!绿植装饰配免费零食,乘客直呼:情绪价值拉满了
2025年05月10日   •   2907次阅读
比尔·盖茨启动"世纪慈善计划":20年内捐出99%财富(1080亿美元),基金会2045年关闭
2025年05月10日   •   2565次阅读
精神分裂等于邪恶? 心理医生批《小娘惹之翡翠山》的反派人设误导公众
2025年05月12日   •   239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