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没有所谓的坏学校” 这句话对我来说有一点可笑

2020年01月18日   •   9405次阅读

邻里学校。(新加坡行善运动官网)

作者 蔡欣莉

女今年开始上小学,让我萌起想分享求学路的念头。

回首这一路走来,虽有不少遗憾,但如果再重来一次,我或许还是会走上同样的路。

小学和中学上的都是“坏”学校 “没有所谓的坏学校”,这句话对我来说,老实说有一点可笑。

我是来自“坏”的小学和中学。这不是自我贬低或过度谦虚,而是我就读的小学在我小学四年级就与其他学校合并,中学也在几年前关闭了。“表现不佳”的学校会被优先“处理掉”,是坊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我的小学坐落于相对成熟的社区,周边没有新的建设,只有屋龄30年以上的政府组屋。

小学离我家非常近,只要在上课钟声响起前的15分钟前步行过去,就可以准时抵达。即使后来与其他学校合并,新的校舍也只需15分钟的巴士车程。这对于需要上班的母亲来说,非常方便。

当时,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自我要求,或者要如何自我要求。更何况只不过是上小学,何必那么挑剔呢?整个校风也是如此,因此我对小六会考成绩的要求并不高。

舍“好”取近 

以免在路上浪费时间

当我把成绩告诉母亲时,我们最先想到的是:我上不了离家最近的中学的快捷班(express stream)。

换句话说,我们为了“不浪费时间”,舍弃了“好”学校。当初我们对学校的“好”与“坏”根本没什么概念。

走路上学。(新加坡行善运动官网)

上中学的第一天,我发现班上有一名和我上同个小学的同学。

他是一名有特殊需求的孩子,无法和其他同学正常社交。看着他被霸凌,我主动向老师提出和他同桌。虽然他不记得我,但至少我认得他,可以帮衬。

由于经常看到他受到不公不义的对待,我心中不免对人种下不信任的种子。我给自己筑起自我防御的围墙,导致性格变得有些“孤僻”,朋友不多。

班导师在中三就为学生进行心理建设 由于选课的关系,我在中三被分配到平均成绩较差的班级,班导师是一名数学老师。

犹记得,中三开学第一天,班导师带着科学部主任到班上解说学校往年的表现。他告诉我们,班上有一半以上的人会上工艺教育学院,只有一小部分特别努力的学生有机会上初级学院。

老师让我们在中三的时候就做好心理建设,把数学顾好,不要变成大部分的人。这其实就加深了我对梁志强电影《孩子不坏》的刻板印象,绝对不要上工艺教育学院。

我们的课程基本上是为了应付 “O”水准会考而量身定做,当时没有所谓的课外学习和兴趣培养,空闲时间都用来练习数学题,十年考题(10 years series)就是我们的宝典。现在回想,原来学习并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讨好考官。

不过老师的方法确实奏效。那一年,我们平均 “O”水准会考成绩都比往年来得好。

让成绩好看的战术:减少学科

我的成绩向来不错,往往是全级前三名。因为已经决定要上理工学院,所以我将原本的六个科目,拿掉了人文科,以五个科目毕业。

这在我们学校是非常普遍的做法,也是为了让大家在有限的能力和时间内考到好看的成绩的战术。老师会劝导那些无法应付Pure Science或A Maths的学生切换到较可以应付的科目。

O”水准放榜,我因为考到三个A还上台接受表扬。不过请记得,我只考了5个科目,得到3个A。我的“好”成绩也顺利让我进入理想的科系和学校。

理工学院是人生最黑暗时期

我原本抬头挺胸去理工学院上课,却迎来我人生最黑暗的时期。

那是我生平第一次使用苹果电脑、第一次认识到什么叫团队合作作业,什么叫上台报告。

我的同学来自很多其他“好”学校,和我考到了相近的O水准成绩。不过,他们大部分都是考了7个科目,甚至10个科目。

他们的学校有高级华文和华文文学的选修,华文程度都比我好。因为有Pure Humanities和Pure Science的选修,他们的视野比我宽广,看的课外书比我多得多。当他们在体验人生的时候,我只全神贯注复习著十年考题,猜想考题方向。

我的个人作业成绩总是偏低。

由于修读的是人文科系,创意和实战累积是非常重要的,不像某些科系只需完成练习和考试,以及准时上课就可以有所回报。

当我没有灵感时,就和同学聊天,然后在抄袭和启发之间展开一番拉锯战。我的总体成绩,最终是靠团队作业拉上来的。我在校内找不到和我频率相近的同学,内心筑起的那堵墙,越变越高。

我早已看清,无论我再怎么努力,成绩始终还是会在平均分之下。

(互联网)

被迫一夜长大

那三年的自卑是我一辈子无法愈合的伤口。我被迫一夜长大,发现天外有天,原来这是一场我永远都跑不完的马拉松。我曾想过退学,但我也不知道自己还可以做什么,喜欢什么,于是就这么硬著头皮毕业了。

现在回头看,如果让我再选一次,我说不定还是会走上同样的路。为了上下学方便,同时也缺少危机意识,毅然选择了离家最近的学校。

我的中小学生活算是过得自在,没有太大压力。中学的好成绩也给了我短暂的自信。如果老师当时没有督促我们为考试加紧学习,我或许也无法在国家考试考取好成绩,进入第一志愿的学校。

我不是家长,也不是教育家,不知道新加坡的教育环境在过去20年有什么样的变化。我现在写这些是否还切合时宜? 我只希望我的遭遇是一种警示。请别误会,我绝不是要家长把孩子逼上绝境,为了上重点学校心力交瘁。

如果可以在能力内做出最好的选择,我认为就已经很好了。

我常想,如果我当初在中学选择念普通学术班(normal academic),花多一点点时间在更好的环境里念完中学,现在的我会不会变得比较不一样呢?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8379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7695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524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