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国才有家 家和万事兴
善与国同在 济与民同心
善济医社的历史

善济医社位于明古连街124号的旧貌
1901年,在新加坡小坡维多利亚街,由一批热心善人自发筹组的施医赠药的善济医社,成为许多贫困者求医问药的场所。经历百年沧桑巨变,善济医社至今依旧以仁心仁术造福社会,服务民众,施医赠药,不遗余力。
1916年,善济医社从维多利亚街迁入明古连街124号。善济医社于1979年正式迁入芽笼路610号,现医社总部。亦秉著善济五大文化价值观:“宽容、大爱、慈悲、感恩、祝福”,鼎力支持福利事业,积极参加各社区、团体、联络所等的慈善活动,尽一份应尽的社会责任。
2008年善济医社成立第七十八届董事会,主席卓顺发、副主席林雍杰、邱汉春、郭观华、总务张仰兴、交际主任蔡瑞华、财政郭来兴等领导的理事会及全体董事们,秉承著先贤们的宏愿,跳出传统的框架,与时并进,走入邻里社区,接二连三,开设分社,服务民众!
多年来,善济也积极参与社区慈善活动,传播光明正能量的文化与精神,同时宣扬健康意识,鼓励保健活动,为乐龄人士灌输预防胜于治疗的理念,回馈广大社会大众,发扬“善济·积善”精神。
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
今年是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纪念暨第84届(2021-2023年度)董事就职庆典。
创建于1901年的善济医社,历经120年的风雨路,以服务贫困病患为宗旨,总部最初设在维多利亚街,1916年搬到明古连街,1979年迁入芽笼路610号,至今在全岛设有13家分社,每天服务约1000名病患,还资助两家康乐中心。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13年前,善济只有一个总社和四名员工,卓顺发接手后,改善管理方式,解决资金困难,积极推行“宽容、大爱、慈悲、感恩、祝福”五大价值观。
到善济医社问诊,建国一代完全免费,立国一代拿药一天只需1元5角,60岁以下拿药一天只需3元。截至今年6月,过去七年半来,善济已为248万人次看诊,施药490万帖。
善济无限感恩充满爱!借此机会,善济医社也特别感谢新加坡总统哈莉玛女士、卫生部长王乙康先生、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善济医社顾问)王志豪先生、东南区市长(善济医社顾问)阀贺米先生、善济医社永久荣誉主席拿督陈贤进博士以及社会大众长期以来对善济的支持与鼓励。
新加坡总统、部长等 纷纷致辞表示祝贺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
善济医社赞助人
致善济医社120周年庆的献词

我衷心祝贺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善济医社自1901年成立以来,一直秉持其宗旨,不分种族或宗教,致力于帮助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及资助药物和治疗。
我见证了善济医社不断的茁壮发展。记得在2016年,当我还是国会议长时,我参观了文礼康乐中心,见到了受惠于康乐中心所提供的康乐项目和娱乐活动的各阶层年长者。我在2017年为马西岭分社开幕;去年11月再次到访该分社时,让我再次想起了该团队坚定不移的奉献精神。
善济医社也为总统挑战捐款,自行发起募款活动。我在“善济全民爱心夜”电视筹款活动上,第一次听到拉希玛(Rahimah Rahim)唱了一首中文歌曲“王昭君”。这些努力造福了社会,就如建国一代可受惠于专为他们设立的“建国一代医疗基金”。
正是像善济医社这样热心公益事业的组织,让我们更接近建立一个更具凝聚力、包容性和关爱社会的新加坡。我希望有更多机构效仿善济医社,与政府紧密合作,照顾社会上弱势群体。
我期待善济医社未来通过其强大的联络网,在志愿者、赞助商、合作伙伴和员工携手合作下,继续为弱势群体提供援助和提升中医药的水平。
王乙康先生
卫生部长
致善济医社120周年庆的献词

祝贺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暨第84届董事会就职。
善济医社成立于1901年,致力于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和低收费的治疗。过去的十年里,善济逐步走入邻里社区、开设诊所,为来自各阶层的社会大众服务。目前,善济在全岛的13间中医诊所每日为上千名看诊者服务。
除了医疗保健,善济还积极参与社区慈善活动。在冠病疫情期间,许多中医师鼓励看诊者配合抗疫措施,包括积极接种疫苗。善济还组织了许多捐赠活动,为受疫情影响的人士分发日常必需品。
卫生部设立了800万元的中医药研究补助金,鼓励本地中医与西医携手合作,共同进行临床研究。善济拥有强大的临床设备网,有条件与本地各大公共医疗机构合作,开展临床研究,通过循证医学,进一步推动中医药的持续发展,并提升中医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想加以表彰善济为社会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善济与伙伴、赞助商、志愿者和工作人员建立了坚固的联盟,共同提升了我们的社区凝聚力与精神。我相信善济会继续努力、激励更多人士回馈社会,共同建设一个更亲切、更有爱心的新加坡。
王志豪先生
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
善济医社顾问
致善济医社120周年庆的献词

今年是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亦是善济医社第84届董事会(2021-2023年)就任。在这喜庆的时刻,我衷心祝贺善济医社新任董事会。
善济医社成立于1901年,是卫生部注册的社会服务组织。它不分种族和宗教,为社会大众提供免费的中医问诊及低收费的治疗。它亦致力确保建国一代和立国一代的患者,无论其经济状况如何,皆能得到良好的护理。
善济医社除了中医服务,还积极参与社区慈善活动、宣扬健康意识、鼓励保健活动、推广慈善精神、传播正能量,以及强调爱国互助的重要性。
过去的7年,即2014年至2020年,善济共服务了约230万看诊人次,并发出450万药帖。未来5年,即2021年至2025年,看诊人次估计将高达250万人次,而发出的药帖估计为480万帖。
帮助一位病患者,就可间接或直接帮助整个家庭。我希望更多的捐助者能够支持善济医社的慈善工作,成为其合作伙伴,一起关怀弱势群体,以及建设一个健康、和谐与充满正能量的社会。
阀贺米先生
东南区市长
善济医社顾问
致善济医社120周年庆的献词

衷心祝贺善济医社120周年庆典。
善济医社自1901年开始,从1间诊所发展至目前全岛有13间诊所的社会服务组织,即便是在充满挑战的时期,善济依然不分种族或宗教,为社会大众提供低收费的治疗。
疫情当下,全民应齐心协力抗疫情,大家互相扶持,为需要援助的社会大众提供帮助是极为重要的。大家众志成城,定能为建设一个更强大,更坚韧团结的社区取得显著的进展。
我要感谢善济多年来对社区所付出的贡献,并期待我们继续携手合力,服务社会。
拿督陈贤进博士
善济医社永久荣誉主席
致善济医社120周年庆的献词

我衷心祝贺善济医社成立120周年。
善济医社自1901年起,一直为社会上的贫困和需要援助的人士提供免费的中医服务。在卓顺发主席的领导下,善济从一间诊所发展成为一个拥有13家分社,每天服务大约1000名患者人次的规模。
善济医社主席卓顺发先生一直倡导“宽容、大爱、慈悲、感恩、祝福”的五大文化价值观,不仅深入患者的内心,也融入了慷慨捐赠的善心人士的内心。
我与已故妻子一直致力于帮助社会上需要援助的人,因为我相信“为人类服务是最好的工作。”我们要以愉悦的心情行善。行善是从心而发。每个人都可以在能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行善捐款,无论大小,不要为了善小而不为。我们无须与他人比较捐款的多寡。善济医社自发设立的《建国一代医疗基金》和《督潘曹瑞兰博士纪念基金》来关怀建国一代及社会上的弱势群体,是值得表扬的。
我希望善济医社继续传承“有国才有家,家和万事兴,善与国同在,济与民同心”的宏观信念,继续它的使命--不分种族、宗教或国籍,为社区提供服务。我谨鼓励各界善心人士与善济光明同行,共享善举,让善济在我们人口迅速老龄化的社会,继续服务年长者和需要援助的大众。
卓顺发太平绅士JP,BBM,PVPA
善济医社义务执行主席
致善济医社120周年庆的献词

“未来 善良慈悲光明之路还是很长。”
在善济医社担任义务执行主席已经12年了,这些年全身心为慈善事业忙碌,没有领取薪水,更没报销任何费用。这期间学习了很多,很感恩也很感动,看到病人一天天地恢复健康,心里充满了温暖、阳光与光明。慈善就是坚持,奉行慈悲与善良,大爱与同理!
生活,喜怒哀乐,悲欢离合;生命,大爱同理,发光发热。我接触过很多很多的弱势群体,看到很多的无奈及当下的迷惑;见到无数的痛苦、彷徨与苦难......其实很多人的痛苦来自于内心深处的负能量,而不是身体。因此让我领悟到我们更应注重自我内心的健康。在点亮自身生命的明灯时,把善良与大爱传递下去,实现生命的价值,光明与意义。在自我生活的道路上,无论发生什么、遇到什么、喜不喜欢、接不接受、都可以懂得承担,取舍放下。不彷徨、不傲慢、坚持不懈地用智慧、光明与勇气去面对、去反省、用谦卑的心态自我提升。光明正大勇敢无私的面对未来的挑战。
衷心感谢善济医社赞助人尊敬的哈莉玛总统及顾问:国防部高级政务部长王志豪先生、东南区市长阀贺米先生、花蒂玛副教授、黄锦西律师和吴添禄先生、社会大众、政府长官和机构、卫生部、建屋发展局、人民协会、公民咨询委员会、市镇理事会、媒体机构、企业赞助商、荣誉主席和名誉主席们,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也感谢所有支持善济医社的各团体、企业家、善长仁翁、表演艺术家、义工、董事们、同事们。在大家的同心协助与支持下,让善济慈善事业持续发展,为更多的社会大众服务。
希望冠状病毒能早日被消除,社会尽快恢复往日的安宁与和谐,经济早日复苏。愿我们大家在疫情过后更坚强,更光明,群策群力,共创未来!祝福大家身体健康!
善济医社第84届 董事就职典礼 主宾贸工部长颜金勇先生
2021年8月28日,贸工部长、蔡厝港基层组织顾问颜金勇先生莅临惹兰德惠(Jalan Teck Whye)第153座组屋楼下,为善济蔡厝港分社主持开幕仪式暨第84届董事会就职典礼颁发委任状予获委任的荣誉主席和董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