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加坡多部门联合推出“茁长SG计划”,3岁至6岁孩童每天在校外使用电脑和手机等数码设备不应超过一小时,7岁至12岁每天使用时长不超过两小时,除非与学习课业有关。这项针对0岁至12岁儿童的全国计划,旨在加强预防保健,向孩子们灌输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图源:FACEBOOK
茁长SG计划帮助儿童培养健康习惯
1月21日,新加坡卫生部、教育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宣布,联合推出“茁长SG计划”,当中包括更新“孩童屏幕使用指导原则”。这项针对零岁至12岁儿童和青少年的全国计划旨在加强预防保健,向孩子们灌输更健康的生活方式。
卫生部长王乙康表示,近年来,人口健康一直是卫生部关注的政策重点,先后推出了“健康SG”计划和“乐龄SG”计划,如今推出的茁长SG计划也将延续专注预防保健的策略。当前,国内外的研究都充分表明,人生的前1000天非常重要。这是孩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
茁长SG计划旨在由幼儿园与学校、医疗机构和社区支持家长,帮助儿童培养健康习惯,以应对过多使用电脑和手机、过少运动、营养不良和睡眠不足等问题。新计划有三大重点,即推广有意义地使用屏幕时间、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保健计划,以及加强学校对健康习惯的宣导与支持。

图源:法新社
谈及数码设备与屏幕时间,王乙康指出,我们必须采取更果断、更有效的措施,来协助儿童与青少年培养起使用设备的好习惯。因为使用设备确实会占用孩子做运动、与亲人相处以及社交的时间,而是否能适当地管理使用屏幕时长,也会关系到身心健康。
孩童屏幕使用指导原则更新之后的主要调整包括:明文建议3岁至6岁孩童使用电脑和手机等的时长,每天在校外不应超过一小时;7岁至12岁孩童每天不应超过两小时,除非与学习课业有关。
王乙康强调,这些生活与使用习惯会影响大脑活动、认知发展和执行功能,而这些都跟儿童如何学习和吸收信息、处理信息有关。对于学前教育阶段,幼儿培育署会修订并推出第四版“行事准则”,以更得当地管理幼儿园儿童屏幕使用的时间与环境。
孩童越早接触屏幕对身心健康伤害越大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指导原则表明,家长不应该无节制地让孩子使用移动设备。那为什么要减少使用屏幕。新加坡健康成长追踪研究发现,本地满周岁的儿童中,82%已接触过屏幕;至于两岁的儿童,这个比率上升至99.5%。其中,一岁至三岁的儿童,平均每天花两个小时接触屏幕。
脑电波测试发现,年纪越小,接触屏幕时间越长,脑部负责专注力的发育越不足。七岁至12岁的儿童无限制使用手机应用,会出现电子游戏成瘾。研究表明,屏幕使用与幼童的认知发展息息相关,超时使用屏幕,影响儿童语言发育和专注力。

图源:档案图库
那家长给孩子使用屏幕应该多长?家长在照顾未满18个月的幼童时,不应在背景播放卡通片等影像。所有的学前教育中心,也须在今年2月遵循更新版的孩童屏幕使用指导原则。至于中小学,教育部已发出有关学生使用手机和智能手表的指示,包括上课前把手机储放在特定区,唯有在休息或放学后才可使用等。
除了屏幕还有什么担忧?研究发现,较少运动是新加坡儿童的普遍现象之一。仅52%的八岁儿童,每周有参加体育活动;只有约44%平均每天花超过两小时玩乐。七岁儿童如果超重,他们长大超重的概率更高。根据教育部资料,本地18岁以下学生,超重比率从2013年的11%,增至2024年的13%。
新加坡健康成长追踪研究也发现,约44%的五岁儿童,饮食习惯不好,吃过多的饱和脂肪和精制淀粉食物;本地儿童吃得不够均衡,蔬果和全谷类摄取不足,盐分摄入过量。本地儿童睡眠时间少过推荐时长,结果影响身高发育,造成未来超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