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来,香港在二战后接收了大量内地的知识分子和电影专业人才,奠定了良好的电影工业基础。
1949后,香港吸纳了很多上海的优秀人才,有电影业的,有音乐界的,人力资本比新加坡优势大很多。在早期新加坡还未独立时,左翼势力很强大,电影业也不例外,外加冷战影响,当时的新加坡总督积极引进香港的电影,港式电影不带政治色彩,增强了香港电影在新马一代的影响力。
1950年代,日本囊括香港、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尼与泰国为成员,推动建立东南亚制片人联盟、举办“东南亚电影节”、以香港为出口日本电影到新马的跳板。香港电影有了很好的基础支持。
1997年,香港回归中国之后,娱乐产业更是依靠着大陆的巨大市场和充足资本,得到了加速发展。
二来,不管是地理位置,还是政治文化意义,香港都比新加坡更靠近大中华文化圈的核心,在东南亚的华人电影市场上,香港产的电影更符合人们心中“正统中华文化”形象,这一点新加坡先天不足,出品的电影在市场上很难获得广泛认同。
电影这种文化产业的终极形态,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或者强大的国家实力,是无法支撑起来的,新加坡孤悬海外,小国寡民,周围全是弱势文化国家,无从吸取养分,很难发展电影业。
香港武侠电影“教父”张彻曾有结论,说一个地区的电影工业发不发达,只要看它的造星能力就知道了,如果明星多,电影工业就发达,造不出星了,说明电影工业不行了。

从香港电影的兴衰史可以很明显看出来,这是个很高明的见解。也解释了为什么新加坡没有香港明星多,因为它的的电影工业不行。
但是近年来,香港娱乐产业也逐渐式微,远没有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繁荣景象。大华语圈的文化输出中心开始向中国大陆转移。因为香港作为一个小岛,不具备长期和崛起的大陆竞争的条件,不过这是后话了。
总体来看,新加坡的娱乐产业虽然算不上发达,却也处于一个较为健康的状态。新加坡本土对于华语圈和英语圈娱乐文化的接纳度都很高,也很好地弥补了本地娱乐土壤贫瘠的不足。
但是,我们还是期待着新加坡这个充满人文关怀的国度,未来能够创作出更多好的文艺作品,丰富我们的精神生活。
资料来源:
1. 新浪娱乐:新加坡明星地标探访
2. 新加坡文献馆:新加坡电影发展过程坎坷
3. 每日头条:为何新加坡的娱乐业远不如香港发达?
4. 狮城新闻:新加坡演艺圈要完?拿大奖的全是这些你认识的老腊肉
5. 知乎:新加坡和香港一样小,为什么新加坡的明星没有香港多?
6. 8世界:焦点 | 停摆中的全球电影业
7. 维基百科:张彻
8. 维基百科:2019冠状病毒病疫情对电影业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