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中国两年多来,总有人问先生或我,对新加坡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每次,我们的答案都惊人一致:娃儿就读的幼儿园——Creative O Preschoolers' Bay !

▲小妞和她在幼儿园做的国旗面包
说归说,倒从没正儿八经去回顾。没曾想前几天,一位从新加坡回国探亲,路过深圳朋友的一句话,把我们的思绪翻腾上来。
“知道吗?你女儿幼儿园的鼎力支持者,新加坡科技大佬、企业家沈望傅前不久在睡梦中突然去世了,才67岁,头天还好好的,举国上下都很震惊。”
讲真,此前我只听说女儿就读的幼儿园是在一位有爱企业家的支持下创办的,并不知道他就是号称“电脑声卡之父“、曾是新加坡最年轻亿万富翁的沈望傅。

沈先生不但是充满奇思妙想的科技奇才,还是新加坡文化艺术事业的重要推手,年轻时沉迷于手风琴学习,稍有财力之后慷慨赞助民间自发的“昔日好歌大家唱”活动逾十年,真是妥妥的斜杠人生!
可叹我第一次得知其鼎鼎大名,居然是关于他的噩耗,瞬间觉得造化弄人。
女儿在creative O 的点滴回忆,奔涌而来。
佛系择校,撞了大运
我和先生都比较佛系,在很多家长都已为娃就读哪家幼儿园做足了功课时,我们对新加坡幼儿园的整体状况还一脸懵逼(说实话直到离开也所知甚少)。
好在有个学幼师的朋友给力,在creative O preschool 刚空出一个学额后,立刻给我发来连环夺命call,强烈建议我立刻报名!那时,我正带着女儿在国内优哉游哉度假,被她一通“洗脑”后,当即买了回坡的机票,而她也迅速帮我们跟学校锁定了学额。

办入学手续那天,第一次进入这所看起来实在有点“抠门”的幼儿园。教室里没几样像样的玩具:乐器鼓是奶粉桶做的,橡皮泥是面活的,连个活动区域都仅是门口的公共大草坪……我心中略有不甘(后来发现当地幼儿园的硬件设施通常就那么回事)。
可谁让咱懒呢!朋友为娃儿在大西部比对了一年,等了很久的学位才选择这家幼儿园,我听她的肯定没错!
很快小妞入园了,我开始意识到,这所学校真香!
老师了解每个孩子的特点
新加坡幼儿园的新生入园前三天,家长可以陪同。
女儿入园第二天,就赶上学校的社会实践——去菜市场买菜。让孩子们各自带着环保袋去采购食材,回到学校后再协助完成系列烹饪过程。
我观察到,老师记着每一个孩子的习惯:谁性格比较急,上下车要先行;谁喜欢靠窗坐;谁对海苔过敏……

▲有爱老师耐心指导孩子用针线
天,这是怎么做到的?太令人惊奇了!
直到某天中午,因为有事,我临时去学校接女儿,才发现老师们趁著孩子午休,聚在一起分析每个孩子的特性、喜好,适合什么样的引导方式,如何在教学中兼顾每个孩子。
像我女儿皮肤格外敏感。2岁左右时,我带她去玩沙池,她大哭着挂在我身上,不让身体的任何部位碰到沙子。
上学后,每天早饭或者下午茶以后,老师都会带着小朋友们在学校外面的大草坪活动。孩子们赤脚踩草坪、走石子路、在高低不平的小土坡跑上跑下……体验不同的自然环境带给自己的感受。

▲孩子们感受自然环境
刚开始,女儿对这些活动非常抗拒,脚丫挨到草坪就哭得歇斯底里。对于女儿的反应,老师并没有批评也没有强迫她,而是一边观察,一边记录,一边鼓励。
很长一段时间,课外活动时,都有一位老师专门陪着女儿,让她观察小朋友在做什么,看到她放松了,开心了,就让她稍微试试。就这样,小家伙终于不再抗拒了,室外活动玩得超级开心。
站在孩子的立场思考
3-6岁的孩子,正是闹腾的时候。
Creative O 的老师们,却很少对孩子们指责或惩罚。当孩子们“闯祸”时,他们习惯先思考。

▲孩子们在做关于地铁的专题作业
有天放学,老师神情严肃地把我拉在一旁,我心里暗暗发慌。谁知,老师开口说到:妈妈,对不起,有件事情我要跟你道歉!
我满脸疑问。
老师解释说,女儿白天在学校拍了小朋友的头,老师分析她不是主观的“打”。但她为什么做这个动作,老师们还没想明白。因此,老师觉得很抱歉。
考虑到女儿此前一直身处中文环境,入园后才变成中英双语,可能一时转换不过来,所以才会用肢体表达。

▲ 安静读书的小妞
顺着这个思路,老师们开始引导女儿,当她举手时,他们会抓着她的手,控制力度,同时告诉她:抚摸,轻轻地抚摸小朋友。对她说:我们一起玩吧!
果真,女儿再也没有拍过小朋友,取而代之的是轻柔抚摸。
亲密的家校关系
其实,女儿入园时已经快3岁了,相比其他孩子,晚了1年多。
刚开学时,看到班上其他孩子大多已经很独立时,我有些焦虑。当女儿因为摔倒或碰撞哭泣时,总是提醒她:擦干眼泪,不要哭!
老师默默记录下了这一切,后来还特意跟我聊了这件事。她说,孩子还小,不用强迫她坚强,想哭就哭一哭,没关系的。

▲孩子们体验艺术课程
本以为,这样的家校互动仅限于开学,没想到后来的一年多,断断续续还有很多次。
家长会既有一对一,也有集体的。一对一家长会通常由园长、带班老师和孩子父母参加,大家相互聊聊孩子最近在校、在家的表现,看看孩子在哪方面有潜力,哪方面还需要加强。
园长、老师们的满满爱心和辛勤付出,真是没得说。

结束语:
不少在新加坡的朋友陆续报名去学幼师,不时有人问我“你女儿是不是在creative O?这所幼儿园超好的,是我们教学中的范本。”
我才后知后觉发现,Creative O Preschool 在新加坡的学前教育中有多出名,园长Miss Tan (也是朋友告诉我她的全名叫陈鸣鸾)把所有心血都投入到了孩子们身上。直到现在,满头银发的她,每年都还会亲自带最难的play group新生。
低调的她,也是直到最近悼念沈先生,才透露某次时任总理吴作栋到幼儿园参观,也是遵守校规脱鞋进入课室的往事。
现在,每次和先生聊到带女儿再回新加坡看看时,我们都会默契地说:去Creative O 转转,看看老师们,看看她小时候成长的地方。
听朋友说,这个星期六(2月11日晚)7点半,在创新科技园区的露天剧场将会举办”望傅心曲大家唱“活动(想必是“大家唱”的绝响),她会参与纪念这位有爱的企业家。
一个时代的落幕呀,谨以此文致敬沈先生,一路走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