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处理涉及担任政治职务者的争议事件时,政府应对的方式并非毫无瑕疵,但坚持廉政和反贪原则、让诚实的人掌权,确保新加坡治理制度继续良好运行,是维持公众对制度信心的重要关键。
李显龙总理8月2日针对近来发生一连串涉及政治职务者的事件,在国会发表部长声明时,以交通部长易华仁案件为例,指贪污调查局并非接获通报后才行动。相反地,是他们自行察觉有异,决定展开调查。针对贪污调查局向总理汇报,可能导致调查受阻,李总理强调,为避免这类情况发生,政府已采取额外的保障措施,那就是若总理拒绝批准贪污调查局继续对某人进行调查,贪污调查局可绕过总理,直接寻求总统批准。
李显龙总理强调:“如果总统同意总理的观点,即贪污调查局局长没有理据,或正在做一些毫无根据的事,然后说不,那事情到此为止,这就是双钥匙运作的原理。这不意味着这个机制万无一失,因为总理可能腐败,总统也可能误判。不过,他指出,设计出双重保障的做法,已是现有最佳可行方式。”

主管公共服务的教育部长陈振声,随后在答复丹戎巴葛集选区议员祖安清心的提问时则说,要确保现有制度顺利运行,有三大关键,即要有好规则、好人和好制度,缺一不可。他说,我们不仅要有好的规则,如清楚列出行为准则让人遵守,更重要的是,要有愿意遵守这套规则和精神的良人。而一旦哪里出错,还有个能纠正错误的好制度。
新加坡清廉指数排名世界前列
长期以来新加坡在廉洁上一直名列前茅,更是全球出了名的廉洁国家,多种贪腐的管理和监督制度使得新加坡能够成为全球清廉国家。其实主要依靠新加坡的多部门协调能力。
截至目前新加坡的公务员数量为6.5万人,其中教师和医生占到了绝大多数,政府单位的公务员只有2万多人。新加坡的公务员薪资在全球也是非常高的,普通公务员每月的工资大概在2.5万人民币左右,一年下来也有30万了。正是因为新加坡实行高薪养廉,才使得官员的贪腐问题大大降低,并且新加坡还实行了“廉政税”制度。官员每月薪资的20%会被纳入到“廉政税”,在退休之后可以一次性取出作为额外的养老补贴。这种情况下使得新加坡在廉洁程度上实现了质的飞跃。

实际上新加坡的廉洁指数并不是一开始就如此,为了解决贪腐问题,新加坡成立了多个监督部门。1952年成立的CPIP贪污调查局,就是新加坡反贪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一环。该部门只对新加坡总理负责,其他人无权介入该部门的人事变动。目前新加坡贪污调查局除了调查政府内部的贪腐情况,对于私人部门也有调查权。
为了加强反贪调查局的权力,同时又是提高官员反腐的惩治力度,新加坡在宪法上明确强调了反贪调查局的地位。首先反贪调查局是完全独立于政府部门之外的职能机构,它的工作是不受到各部门约束的,这也能够让反贪调查局更加公正和顺利。

作为亚洲清廉指数第五的国家,新加坡官员的廉洁程度让人叹为观止。这背后新加坡付出的努力也是非常大的,从上述的几个条件来看新加坡也是经历了几十年的时间才取得如此成就的。近期出现的事件是不能影响新加坡整体的廉洁风气的,李总理也是一再强调要坚持廉政,维护公众一直以来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