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處理涉及擔任政治職務者的爭議事件時,政府應對的方式並非毫無瑕疵,但堅持廉政和反貪原則、讓誠實的人掌權,確保新加坡治理制度繼續良好運行,是維持公眾對制度信心的重要關鍵。
李顯龍總理8月2日針對近來發生一連串涉及政治職務者的事件,在國會發表部長聲明時,以交通部長易華仁案件為例,指貪污調查局並非接獲通報後才行動。相反地,是他們自行察覺有異,決定展開調查。針對貪污調查局向總理彙報,可能導致調查受阻,李總理強調,為避免這類情況發生,政府已採取額外的保障措施,那就是若總理拒絕批准貪污調查局繼續對某人進行調查,貪污調查局可繞過總理,直接尋求總統批准。
李顯龍總理強調:「如果總統同意總理的觀點,即貪污調查局局長沒有理據,或正在做一些毫無根據的事,然後說不,那事情到此為止,這就是雙鑰匙運作的原理。這不意味著這個機制萬無一失,因為總理可能腐敗,總統也可能誤判。不過,他指出,設計出雙重保障的做法,已是現有最佳可行方式。」

主管公共服務的教育部長陳振聲,隨後在答覆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祖安清心的提問時則說,要確保現有制度順利運行,有三大關鍵,即要有好規則、好人和好制度,缺一不可。他說,我們不僅要有好的規則,如清楚列出行為準則讓人遵守,更重要的是,要有願意遵守這套規則和精神的良人。而一旦哪裡出錯,還有個能糾正錯誤的好制度。
新加坡清廉指數排名世界前列
長期以來新加坡在廉潔上一直名列前茅,更是全球出了名的廉潔國家,多種貪腐的管理和監督制度使得新加坡能夠成為全球清廉國家。其實主要依靠新加坡的多部門協調能力。
截至目前新加坡的公務員數量為6.5萬人,其中教師和醫生占到了絕大多數,政府單位的公務員只有2萬多人。新加坡的公務員薪資在全球也是非常高的,普通公務員每月的工資大概在2.5萬人民幣左右,一年下來也有30萬了。正是因為新加坡實行高薪養廉,才使得官員的貪腐問題大大降低,並且新加坡還實行了「廉政稅」制度。官員每月薪資的20%會被納入到「廉政稅」,在退休之後可以一次性取出作為額外的養老補貼。這種情況下使得新加坡在廉潔程度上實現了質的飛躍。

實際上新加坡的廉潔指數並不是一開始就如此,為了解決貪腐問題,新加坡成立了多個監督部門。1952年成立的CPIP貪污調查局,就是新加坡反貪監督工作中的重要一環。該部門只對新加坡總理負責,其他人無權介入該部門的人事變動。目前新加坡貪污調查局除了調查政府內部的貪腐情況,對於私人部門也有調查權。
為了加強反貪調查局的權力,同時又是提高官員反腐的懲治力度,新加坡在憲法上明確強調了反貪調查局的地位。首先反貪調查局是完全獨立於政府部門之外的職能機構,它的工作是不受到各部門約束的,這也能夠讓反貪調查局更加公正和順利。

作為亞洲清廉指數第五的國家,新加坡官員的廉潔程度讓人嘆為觀止。這背後新加坡付出的努力也是非常大的,從上述的幾個條件來看新加坡也是經歷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取得如此成就的。近期出現的事件是不能影響新加坡整體的廉潔風氣的,李總理也是一再強調要堅持廉政,維護公眾一直以來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