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新加坡实际确诊比官方数字多!“阳性后,去诊所做核酸检测被拒”

2021年10月20日   •   7万次阅读

难道新加坡的峰值,就这么过了?

部长们预测1天5000例,不会再发生了?

病毒已在社区广泛传播 因检测程序调整无法反映

如果按照卫生部官网上的新加坡日增病例模型走势,现在的情况应该是这样:

截止到10月17日,一天内新增确诊或约5500例+,7天的预估新增病例总数或达近40000例。

但现在实际报出的日增病例却是这样。

实际新增确诊数,在9日的3703例以后就下降,到前天跟模型的数据相比少了一半还要多。

但这并不是就说明疫情好转。

事实上,专家们认为新加坡这一波疫情的峰值还未到来。

亚太临床微生物学与传染病学学会会长淡马亚教授、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副院长都有对目前的疫情形势做出自己的判断。

首先是淡马亚教授。

他认为现在新加坡的实际确诊感染人数,会比卫生部每天公布的病例数字高很多。

“每天超过千起无关联病例,说明病毒已经在社区里广泛传播,这波疫情还没见顶。”

“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保护弱势者。避免高龄群体跟免疫缺陷群体出现大型感染群。”

据淡马亚教授估计,如果算上那些抗原快速检测(ART)阳性的人,那么最快下周或本月底,新加坡的日增病例应该是4000到5000例。(低于模型数据)

可是,从每天报告的病例数字我们能看出来吗?

答案可能是否定的。

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的副院长古阿列副教授就说了:

“因为检测程序调整,我们没办法公平地比较今天跟几周前的确诊病例数字。我们也不清楚到底还有多少没发现的确诊者,也很难断定目前处于本次疫情的哪个阶段。”

也就是说,新加坡现在到底是疫情正在好转,或者已经好转,还是更加严重,我们是没有绝对结论的。

不过跟淡马亚教授观点相似。

古阿列副教授也认为这波疫情还没有达到顶峰。

“直到相当部分人口感染为止,这波疫情不会见顶。”

“而且即便是见顶后病例数字回落,一旦放宽措施,明年或许又会有新一波疫情。”

所以比起每天确诊多少人,数字多少,古阿列教授更看重重症的病例有多少人。

综合两位教授观点,现在的确诊病例确实已经无法反应新加坡的疫情状况。

10天前的3703例是这波疫情的单日最高值,但不是峰值。

现在社区中实际感染新冠的人更多,但多多少,无人得知。

另外如这两位教授所说,检测程序调整就是现在病例卡在两三千的关键原因。

如果真的按照已经调整后的检测程序来走,那么病例按理说是要大幅减少的。

可现在仍然日增两三千例,跟之前的日增百例比还是严重。也不符合当局要进一步解封共存的标准。

那为什么病例少了,却没有大幅减少?

国大苏瑞福公共卫生学院的院长张毅颖教授是这么解释的:

现在很多自己做抗原快速检测(ART)的人,阳性后的第一反应仍然是去诊所做核酸检测(PCR)。

无症状ART阳性不计入统计

PCR检测阳性更为准确

这段时间,不断有椰友反应:

抗原快速检测(ART)阳性的,去诊所想要进一步做核酸拭子检测(PCR),却频频遭拒

为什么诊所会拒绝ART阳性做核酸检测?

原因就出在“检测程序调整”了。

现在卫生部官网上最新的自我检测指导是这样的。

如果你做了抗原快速检测(ART)阳性,但是无症状,感觉正常,那么你第一步要做的不是去诊所。

而是这些事情:

自我隔离72小时,停止出门做工跟社交,不需要急着去医院或诊所做检测;

继续做ART检测,如果是阴性,那就回归正常生活。如果是阳性,继续自我隔离跟自我检测;

一直做ART检测,做到ART结果变成阴性,然后回归正常生活。

除了以下这6类人,建议还是要到诊所做PCR检测:

1)出现急性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烧、咳嗽、流鼻水、喉咙痛、失去嗅觉或味觉等)

2)接获隔离令(Quarantine Order)、居家通告(Stay-Home Notice)、健康风险警告(Health Risk Warning)

3)在医疗或老年护理相关单位工作

4)在幼儿园或小学就读或任职

5)80岁及以上并完成接种疫苗

6)70岁以上尚未接种疫苗

从规定来看,多数无症状的ART阳性患者无需去诊所,或者去了诊所也可能会出现如上述网友一样被拒绝的情况。

来源:raffles medical

这样一来,这部分人就是不被计入卫生部每天报告的病例中的。

那么,什么情况下才被要求去诊所,并且可能会被计入每日确诊病例之中?

ART阳性,但有症状,如出现发烧、咳嗽、喉咙痛、呼吸困难等症状的患者,是需要去医院的。

但也被强调不用第一时间赶着去医院。

卫生部的建议如下,ART阳性且有疑似流感症状的人,按步骤:

把ART结果跟身份证放一起拍照;

处理用过的检测仪、洗手;

上网搜索附近的SASH诊所(该网址:https://flu.gowhere.gov.sg/);

乘坐私人交通工具(比如通过热线、手机APP叫的士)去诊所;

在诊所做完PCR检测,回家隔离等结果,PCR阳性就在家隔离。

PCR检测阳性以后,在家隔离基本最快7天。

到这里,可能有小伙伴还是会觉得奇怪。

ART检测阳性,自我隔离72小时。

PCR检测阳性,自我在家隔离至少7天。

一样是检测阳性,那为什么ART检测阳性的无症状患者就不用去诊所?

都是感染人群,但ART阳性却可以不计入病例总数?

咱们来看下专业回答。

ART检测可能会假阳性

PCR检测更准确

PCR检测是诊所人员操作的,检测拭子会从鼻子内部一直到后部取样。

检测结果由专门的实验室出具。

ART检测是我们自己操作的,只需要从鼻孔前部取样。

检测结果当场就能从试纸得出。

这种差别意味着我们自己做的ART结果,相比PCR检测不够精确。

有可能因为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误差,导致结果阳性,这种情况被叫做“假阳”。

也有可能没办法检测到弱阳性,比如感染初期以及后期。

所以卫生部才给出建议:

第一次做ART检测,结果阳性,就自我隔离72小时即3天以后再做第二次ART检测。

第二次检测阴性,可结束隔离。

如果检测阳性,并且出现症状,那么就需要去诊所做PCR检测,如果PCR检测阳性,那么就是确诊病例。

基本上,抗原快速检测(ART)是适用于大规模普筛的时候用,群众自己就能操作,20分钟左右知道结果,省事省时。

而核酸拭子检测(PCR)需要检测人员、仪器等,需要耗费人力物力以及更多时间。

因此从10月9日起,卫生部就官宣鼓励更多人做ART检测而不是PCR检测。

包括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定期做检测的行业人员,以及活动前检测的人群,都只要做ART检测。

而PCR检测,主要留给那些有症状的人。

这样的操作其实并不意外。

从上个月病例激增开始,当局就已经强调现在需要关注的不是病例数字,而是重症人员的情况。

所以现在的信息中心也朝重症情况靠拢。

至于每天到底新增多少例。。。谁还心中有数?

疗养院成新“疫情震中”?

每天有人死亡,殡葬业压力大

前天报新增2553例,其中2008起社区病例,544起客工宿舍病例。

社区病例中,60岁以上的人有359个,18岁以下的青少年或孩童有193个。

现在卫生部文告中仅剩下的感染群主要集中在疗养院跟学生教育中心。

1/2
下一页
16岁儿沉迷“特殊按摩”花光积蓄 父母怒揭按摩院诱未成年
2025年04月27日   •   7万次阅读
新加坡16岁“嫖娼”不违法?!揭秘本地色情行业真实收入
2025年05月01日   •   7万次阅读
牛车水食肆纷争升级!女店长与店员当街互殴,双双送医一人被调查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GE2025】 “我们拿鸡翅,但送你整只鸡!” 行动党候选人言论引关注
2025年05月01日   •   4万次阅读
老字号潮州肉脞面摊主欲退休 拟以60万新元售秘方  
2025年04月27日   •   4万次阅读
凌晨玩“宝可梦”捉精灵 老妇遇匪5手机被抢
2025年04月28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38岁女子在惹兰勿刹一带,遭两名陌生男子袭击绑起后抢劫
2025年04月29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知名马拉松赛事惊现悲剧,一名45岁男子比赛中晕倒,抢救无效身亡
2025年04月28日   •   3万次阅读
邻居洗地10次半夜敲佛 七旬翁受不了要卖房
2025年04月27日   •   3万次阅读
卷土重来! “蹭饭女团”讨钱 专挑阿叔下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好凶!女司机抢泊车位 抢赢了还嚣张这么做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三周后的生命重逢!里峇峇利路火灾获救孩童家长泪谢救命客工
2025年04月30日   •   3万次阅读
【GE2025】工人党群众大会人山人海 行动党阿裕尼候选人:我们不怕
2025年04月28日   •   3万次阅读
因澡堂偷拍丑闻!新加坡前外交官抗疫奖章被正式褫夺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反对党:婚外情!洗钱!贪污!买不起房!新加坡要沦为乞丐国度!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月台喝水险挨罚 留学生:一口差点喝掉500新币!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14 岁少年犯罪 “狂飙”!持枪抢劫、下药盗窃、无证逆行,终入青年改造所
2025年04月30日   •   2万次阅读
东方比利返新投票 甩肉21公斤展新貌
2025年04月28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行动党华人新人秀淡米尔语 尚穆根赞:连印度人都震惊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邻居难忍异味报警 七旬轮椅叔被发现暴毙家中成腐尸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疑上下扶梯碰撞 男子送餐员互殴
2025年04月28日   •   2万次阅读
老字号包子有蟑螂 食客投诉恶心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李显龙:外国人煽动种族宗教情绪 触犯新加坡两大禁忌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GE2025】滕沛源因美貌受不当关注 工人党吁尊重女性
2025年05月02日   •   2万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