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融合的盛宴:一起领略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文化之夜2023”的独特魅力

2023年10月13日   •   2394次阅读

我们学院十分强调多元和尊重。”

在10月6日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Lee Kuan Yew School of Public Policy, NUS)举办完“文化之夜2023”(CULTURAL NIGHT 2023)活动后,笔者跟一位学院教授交流,得到这样的回复。

每年举办“文化之夜”,以此作为促进学院师生文化交流的平台,这成为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的一个传统。网上最早可以查到2010年“文化之夜”的照片。“文化之夜”起初是学生自发活动,时任院长马凯硕(Kishore Mahbubani)将“文化之夜"升格为学院年度最重要的学生活动。

之所以要举办这样的活动,也是其来有自。这与学院本身的多元文化背景有关。

向右滑动查看更多

学院地处的新加坡有着多元的文化、宗教背景,各种文化直接彼此尊重,相处融洽;作为新加坡国立大学专业研究公共政策的机构,学院研究课题具备全球视野。同时,作为国际知名的学术机构,学院每年吸引的硕士、博士来自亚欧非美等多个大洲

再加上掌舵学院的前后两位院长均受过精英教育,具有国际化视野,更注重文化的包容性。“文化之夜”成为全院重要活动,也就不让人感到奇怪了。

活动背景墙的设计颇有艺术气质,犹如亲眼所见多种颜料错落泼于画板之上,既有视觉冲击,又凸显文化融合。活动前夕收到的邮件也独具匠心,以11个国家的文字写就,让人充满好奇与欣喜。

最为精彩的活动,正是穿着各民族传统服装的文艺表演。尽管表演者多为非专业的同学,但并不影响气氛的活跃,以及掌声的热烈。当然,也改变着笔者对一些国家的固有印象。原本认为保守的印象,被现场热情和奔放的音乐、舞蹈完全改变,这也展现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容易看到的一面。

与此同时,笔者也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将亚洲简单分为北亚、南亚的话,那么地处北亚的中国、日本,学生表演唯美、含蓄,两两组合,而且都是女生。中国两位女生著汉服,仿佛从盛唐穿越而来,婉约唯美,如梦似幻;日本两位女生,一位著日本和服,一位著现代服饰,在和服女生的海螺号伴奏下,另一位清唱日本民谣,悠长的海螺呜咽,仿佛听到了大海的声音。

然而,地处南亚的印度、巴基斯坦,学生表演热情奔放,而且是男女齐舞。表演开始,他们顿时就成为整场活动的焦点,high翻全场,并带动全场同学加入欢快的舞蹈。载歌载舞,是印度人的特质。简单来说,就是“一言不合就跳舞”。即便是巴基斯坦同学表演的时候,也能同曲共舞。不拘束,自来熟,成为其鲜明特点

看完北亚、南亚的同学表演,笔者感受到的是不同的民族气质,不同的教育理念。南亚在全球地缘政治格局中的崛起,应该不仅仅是宗教的力量吧。感受到印度人的朝气,再看到印度国运上行,对未来雄心勃勃的发展目标,真是感慨良多。

近年来,印度经济实力不断增强。2022年,印度GDP总量超过原先的宗主国英国,成为世界第五大经济体。全球的印度人和印度裔,也在积极融入当地并取得非凡成就。新加坡新当选的总统尚达曼(Tharman Shanmugaratnam),就是一位印度裔。在新加坡,印度族是排名第三的主要族群,仅次于华人、马来族。小印度(Little India)是印度族群的聚集地,印度风情浓郁。

接下来,新加坡将迎来公共假日“屠妖节”,屠妖节又译为万灯节、印度灯节,也称光明节,或者排灯节,是一个五天的节日,于每年印度历八月(天蝎宫)里或八月前一周的第一个新月日(即公历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举行,起源于《罗摩衍那》的故事,是新加坡其中一个重要的民族文化节庆(印度同胞最重要的节日),是一个寓意善良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的节日。待随后,笔者再专门撰文分享这一节日的见闻。

在笔者看来,文化的交流比经济、政治的交往更为重要。国与国之间的恩怨情仇是宏大叙事,而个体与个体的交往,更多的是基于包容与尊重。“文化之夜”活动的意义,在于通过展现文化的多元性、年轻学子的蓬勃朝气,让身处其中的个体能够突破自身视野的狭隘,建立多元的认知和包容的世界观。这应该是从事公共政策研究、实务的个体或组织所具备的基本素质。

行文至此,还是要补充一句,“文化之夜”活动的筹备,有赖于由学生组成的“文化之夜2023委员会”(Cultural Night 2023 Committee)的有序运作和自我组织,而这也是在他们学习间隙抽空完成的。

难怪有人会讲,在大学里,存在一个著名的“不可能三角”定律,那就是社交、学习、休息三个选项不可兼得。这是因为,完成其中任何一项,都需要花费大量时间、精力,更何况还是三项。学生们必须学会时间管理。当然,这并非让大家完全舍弃任何一项,而是有舍有得。于是,也就有了“努力工作,尽情玩乐”(Work Hard,Play Hard)的积极人生态度。

也许经历过这种努力平衡多个选项目标的考验后,大家才会更加明白哪些是真正追求的东西。待毕业后,学生们也许就能明白,能够平衡好工作、生活与学习的关系,将会是一项长期的生存技能。

文章来源:鱼尾狮游记公众号

作者: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 MPAM2023级学员 邵海鹏

本文内容来自于作者,不代表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官方机构观点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576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