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岁老妈确诊后我反而释怀了,还找到了同住不被感染的秘密...”

2022年03月29日   •   8万次阅读

前几天李总理又出来讲话了,这次随之涨价的不是鸡蛋蔬菜,而是机票——(反正随着这阵子的物价高涨,各种农副产品已经够贵的了)——因为随着各项政策的放开,爱好出国的新加坡人终于可以放心出国耍了,我的同事已经兴奋地开始搓手手了。

(户外可以不戴口罩,美好的居家办公也要结束了)

就在两天前,我的七旬老母刚从新冠病毒感染中康复,全程居家,连远程医生都没有看,接下来就介绍一下我妈居家康复的经历。

先来说一下接种情况: 我——两针辉瑞,一针莫德纳,其中第三针莫德纳是去年11月打的 我妈——三针辉瑞,其中第三针是今年二月打的 保姆——两针辉瑞,去年9月完成疫苗接种,当时反应比较大,就还没有打加强针

起病

就像听说我妈感染了之后,一个朋友说的,你妈妈不是深居简出吗,怎么也会感染新冠? 这个答案说来也简单,因为前两周我过生日,就请假带我妈出去玩了几次,看电影吃饭去植物园啥的。虽说过去一年来我每一两个月都会带我妈出去耍一次,但是毕竟现在外面每天的新确诊数字还是居高不下,二来这两周出去耍的次数的确有些频繁。

确诊前最后一次带妈妈和保姆出去是3月11日,当天晚上回来保姆就嗓子不舒服一直要喝水。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一起来保姆就拿温度计给我看,说自己发烧了,上面显示的37.3度,不算发烧,但是考虑到她除了嗓子不舒服,也开始流鼻涕,有了更多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状,我就让朋友给她做了个ART,感觉那条T线不到一分钟就红了,果真中奖了……朋友是医生,随身带着听诊器,就让他去给保姆做了一些基本检查,然后把家里所有的班纳杜和布洛芬都翻出来,朋友给保姆下了医嘱,仔细写下服药时间,解释该怎么吃药,并且给了她口罩让她时刻戴着,我们自己也开始在家戴口罩。我也立刻跟上级汇报,上网填写了密接报告(我们单位的要求)。

(保姆确诊的第一天,这是我第一次亲眼看到阳性的ART)

查了一下最新的政策,需要到最近的检测中心再做一次ART,才能算确诊病例。但是最近的检测中心都在一公里多以外,没有车的话实在太麻烦了,就没有让她出去检查(我终于理解为啥总有人说自己确诊没上报了,因为上报很麻烦)。全家人立刻自行检测,发现都还是阴性,所以生活如常,但是保姆和我们分开吃饭。

当天晚上保姆虽然吃了两次班纳杜,仍然出现了发冷发抖的畏寒症状,于是让她加了两粒布洛芬赶紧睡下。第二天早上起来问她,说是好多了,再三叮嘱说班纳杜一天四次,坚持吃五天不要停,朋友又给她做了基本查体。估计她看到我们情绪稳定,自己情绪也挺稳定的。隔了一天,她的精神好了许多,但是嗓子更哑了。我自己又查了一次ART,继续阴性。

我们单位的要求是,只要早上ART是阴性,不管是不是密接都要去上班,所以周一我就去上班了。周二应单位的要求做了核酸,当天结果出来阴性,继续提心吊胆著,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幸免。

晚上回家,保姆对我说,我妈可能中奖了,开始流鼻涕。我给我妈量了体温,低烧37.6,我给她做了ART,果真阳了,好嘛,这刚打不久的加强针咋这么不给力呢!(我妈是家里唯一不戴口罩的人,考虑到她的年纪和身体状况,戴口罩对她来说用处不大。)不过和保姆的ART相比,我妈的T线从一开始就比较浅。比较失策的是我用了不同品牌的检测盒,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品牌差异。

(我妈确诊当天的ART,和保姆的比,T线很淡)

于是这一下我连我妈也不接近了,每天和她说话都是远远的戴着口罩。她自己倒没有觉得很不舒服,但是嗓子哑的不行,就是那种一听就知道她生病了的那种,会有些打喷嚏咳嗽。 我妈感染的第二天,由于有班纳杜压着,体温什么的都还平稳,就晚上因为吃药不及时有一点37.5的低烧。第三天,她胃口不大好,让她吃了一天海鲜粥。到了第四天,我问她感觉怎样的时候,她就说觉得自己没事了,但是嗓子依然很哑。第四天我买了西瓜和椰水给她们两个人喝,就算是天热降火也好。

从3月12日开始,我每天都自测ART,全部阴性,还在15日和21日做了两次核酸,也都是阴性。

(我的核酸记录)

我们家保姆从确诊开始就每天做ART,在3月19日ART转阴的,非常符合ZF所说的七天后转阴的规律,但我妈当天的ART还是阳性,一直都是淡淡的T线。

(保姆终于转阴了!)

我忘记在第七天的时候给我妈测,然后是等到第九天,也是22号测的,这时候她基本没有症状了,ART也不出意外的转阴了。

(妈妈也转阴咯!)

分析

政府发血氧浓度仪的时候,我因为工作忙就没去领,这次也就没有给我妈做血氧浓度的检查。但是家里每天三次血压是一直量的,都很稳定。不过我觉得要是一般人,如果感染了还是每天测一下血氧浓度比较放心,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像我们这么心大。

总的说来,我妈妈和保姆两个人的恢复都算顺利,两个人的症状都不严重,最难受的时候也就两三天,然后就是还留一些嗓子哑咳嗽的症状,但没有报告嗅觉味觉失灵这类的症状。我妈妈都已经十多年没有感冒过了,这次感染新冠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的情绪还算稳定,一方面也是因为在过去的半年多里,我在工作中见到了太多病人感染,大部分都还是在打化疗,免疫力更加弱的人。他们当中的个别人有住院接受治疗,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居家康复的。另外一点,虽然我妈有一些基础疾病,但她完成了两针疫苗和加强针,每天在家的精神和生病前没什么变化,这也让我觉得安心。还有一点就是起病就按时按点吃扑热息痛,我觉得这个真的还蛮有帮助的,体内维持一定的药物浓度,这样人难受的程度也有所缓解。

至于我能够在家中做不到严格隔离的情况下没有被感染的原因,我觉得跟自己混打疫苗有一些关系,毕竟辉瑞加莫德纳是公认的最强搭配。现在想想,觉得当时自己所经受的副作用也算物有所值了。

新加坡抗疫政策进一步放开,而随着我妈从新冠感染中康复,想必我们一家人可以更从容的应对开放后的新加坡了(多带妈妈出去耍)。

(文章原载于微信公众号 新希望医疗服务)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2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234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6840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95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