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歲老媽確診後我反而釋懷了,還找到了同住不被感染的秘密...」

2022年03月29日   •   8萬次閱讀

前幾天李總理又出來講話了,這次隨之漲價的不是雞蛋蔬菜,而是機票——(反正隨著這陣子的物價高漲,各種農副產品已經夠貴的了)——因為隨著各項政策的放開,愛好出國的新加坡人終於可以放心出國耍了,我的同事已經興奮地開始搓手手了。

(戶外可以不戴口罩,美好的居家辦公也要結束了)

就在兩天前,我的七旬老母剛從新冠病毒感染中康復,全程居家,連遠程醫生都沒有看,接下來就介紹一下我媽居家康復的經歷。

先來說一下接種情況: 我——兩針輝瑞,一針莫德納,其中第三針莫德納是去年11月打的 我媽——三針輝瑞,其中第三針是今年二月打的 保姆——兩針輝瑞,去年9月完成疫苗接種,當時反應比較大,就還沒有打加強針

起病

就像聽說我媽感染了之後,一個朋友說的,你媽媽不是深居簡出嗎,怎麼也會感染新冠? 這個答案說來也簡單,因為前兩周我過生日,就請假帶我媽出去玩了幾次,看電影吃飯去植物園啥的。雖說過去一年來我每一兩個月都會帶我媽出去耍一次,但是畢竟現在外面每天的新確診數字還是居高不下,二來這兩周出去耍的次數的確有些頻繁。

確診前最後一次帶媽媽和保姆出去是3月11日,當天晚上回來保姆就嗓子不舒服一直要喝水。到了第二天早上,我一起來保姆就拿溫度計給我看,說自己發燒了,上面顯示的37.3度,不算髮燒,但是考慮到她除了嗓子不舒服,也開始流鼻涕,有了更多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我就讓朋友給她做了個ART,感覺那條T線不到一分鐘就紅了,果真中獎了……朋友是醫生,隨身帶著聽診器,就讓他去給保姆做了一些基本檢查,然後把家裡所有的班納杜和布洛芬都翻出來,朋友給保姆下了醫囑,仔細寫下服藥時間,解釋該怎麼吃藥,並且給了她口罩讓她時刻戴著,我們自己也開始在家戴口罩。我也立刻跟上級彙報,上網填寫了密接報告(我們單位的要求)。

(保姆確診的第一天,這是我第一次親眼看到陽性的ART)

查了一下最新的政策,需要到最近的檢測中心再做一次ART,才能算確診病例。但是最近的檢測中心都在一公里多以外,沒有車的話實在太麻煩了,就沒有讓她出去檢查(我終於理解為啥總有人說自己確診沒上報了,因為上報很麻煩)。全家人立刻自行檢測,發現都還是陰性,所以生活如常,但是保姆和我們分開吃飯。

當天晚上保姆雖然吃了兩次班納杜,仍然出現了發冷發抖的畏寒症狀,於是讓她加了兩粒布洛芬趕緊睡下。第二天早上起來問她,說是好多了,再三叮囑說班納杜一天四次,堅持吃五天不要停,朋友又給她做了基本查體。估計她看到我們情緒穩定,自己情緒也挺穩定的。隔了一天,她的精神好了許多,但是嗓子更啞了。我自己又查了一次ART,繼續陰性。

我們單位的要求是,只要早上ART是陰性,不管是不是密接都要去上班,所以周一我就去上班了。周二應單位的要求做了核酸,當天結果出來陰性,繼續提心弔膽著,不知道自己會不會倖免。

晚上回家,保姆對我說,我媽可能中獎了,開始流鼻涕。我給我媽量了體溫,低燒37.6,我給她做了ART,果真陽了,好嘛,這剛打不久的加強針咋這麼不給力呢!(我媽是家裡唯一不戴口罩的人,考慮到她的年紀和身體狀況,戴口罩對她來說用處不大。)不過和保姆的ART相比,我媽的T線從一開始就比較淺。比較失策的是我用了不同品牌的檢測盒,所以不知道是不是品牌差異。

(我媽確診當天的ART,和保姆的比,T線很淡)

於是這一下我連我媽也不接近了,每天和她說話都是遠遠的戴著口罩。她自己倒沒有覺得很不舒服,但是嗓子啞的不行,就是那種一聽就知道她生病了的那種,會有些打噴嚏咳嗽。 我媽感染的第二天,由於有班納杜壓著,體溫什麼的都還平穩,就晚上因為吃藥不及時有一點37.5的低燒。第三天,她胃口不大好,讓她吃了一天海鮮粥。到了第四天,我問她感覺怎樣的時候,她就說覺得自己沒事了,但是嗓子依然很啞。第四天我買了西瓜和椰水給她們兩個人喝,就算是天熱降火也好。

從3月12日開始,我每天都自測ART,全部陰性,還在15日和21日做了兩次核酸,也都是陰性。

(我的核酸記錄)

我們家保姆從確診開始就每天做ART,在3月19日ART轉陰的,非常符合ZF所說的七天後轉陰的規律,但我媽當天的ART還是陽性,一直都是淡淡的T線。

(保姆終於轉陰了!)

我忘記在第七天的時候給我媽測,然後是等到第九天,也是22號測的,這時候她基本沒有症狀了,ART也不出意外的轉陰了。

(媽媽也轉陰咯!)

分析

政府發血氧濃度儀的時候,我因為工作忙就沒去領,這次也就沒有給我媽做血氧濃度的檢查。但是家裡每天三次血壓是一直量的,都很穩定。不過我覺得要是一般人,如果感染了還是每天測一下血氧濃度比較放心,畢竟不是每個人都像我們這麼心大。

總的說來,我媽媽和保姆兩個人的恢復都算順利,兩個人的症狀都不嚴重,最難受的時候也就兩三天,然後就是還留一些嗓子啞咳嗽的症狀,但沒有報告嗅覺味覺失靈這類的症狀。我媽媽都已經十多年沒有感冒過了,這次感染新冠也算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我的情緒還算穩定,一方面也是因為在過去的半年多里,我在工作中見到了太多病人感染,大部分都還是在打化療,免疫力更加弱的人。他們當中的個別人有住院接受治療,但是大部分人都是居家康復的。另外一點,雖然我媽有一些基礎疾病,但她完成了兩針疫苗和加強針,每天在家的精神和生病前沒什麼變化,這也讓我覺得安心。還有一點就是起病就按時按點吃撲熱息痛,我覺得這個真的還蠻有幫助的,體內維持一定的藥物濃度,這樣人難受的程度也有所緩解。

至於我能夠在家中做不到嚴格隔離的情況下沒有被感染的原因,我覺得跟自己混打疫苗有一些關係,畢竟輝瑞加莫德納是公認的最強搭配。現在想想,覺得當時自己所經受的副作用也算物有所值了。

新加坡抗疫政策進一步放開,而隨著我媽從新冠感染中康復,想必我們一家人可以更從容的應對開放後的新加坡了(多帶媽媽出去耍)。

(文章原載於微信公眾號 新希望醫療服務)

新幣兌人民幣又新高!中國超過日本,成為新加坡人首選出國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萬次閱讀
剛剛,新加坡人又能再領300新幣補貼!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鐘出國,中國製造
2025年07月02日   •   3萬次閱讀
「從中產到破產,只隔著一個新加坡?」——新移民中產家庭生存實錄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萬次閱讀
事關准證、匯款、出入境!7月,這些大事將影響全島604萬人
2025年07月03日   •   2萬次閱讀
「新加坡毫無個性,冷漠!旅遊後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萬次閱讀
83歲蔡瀾安葬新加坡!來看看他筆下的海南雞飯和咖喱魚頭
2025年06月30日   •   2萬次閱讀
看看七年內,新加坡地鐵是否通到你家門口?
2025年06月29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電信公司狂推「無國界」數據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新加坡這麼小,抵抗有什麼用?擋得住嗎?
2025年07月04日   •   1萬次閱讀
新柔地鐵要來了!中馬跨境火車正式進入退役倒計時
2025年06月30日   •   1萬次閱讀
你真的適合在新加坡生活嗎?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萬次閱讀
看慣了珍珠坊熟悉的黃綠色外牆 你喜歡它紅艷艷的新裝嗎?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閱讀
新加坡巴士上丟東西怎麼找回來?官方解決方案來了!
2025年07月03日   •   9576次閱讀
前夫搶人!她從杭州追到新加坡,只為奪回6歲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閱讀
黃循財喊你領錢了,這些人最高可領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9063次閱讀
新加坡華人正在消失?為啥70%華人選印度人做官,文化輿論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閱讀
新加坡前內閣部長將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高級顧問
2025年07月04日   •   7011次閱讀
從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賣的背後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在新加坡購買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閱讀
新加坡組屋區要開通無人巴士了!中國造,靠譜嗎?司機怎麼辦?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閱讀
新加坡人300新幣補貼!申請和使用完整流程一文看懂
2025年07月05日   •   6498次閱讀
最新!新加坡儲蓄券VS國庫券VS定存!哪種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閱讀
李光耀的遺憾:新加坡和馬來西亞是如何分開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