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消息说中国也要开始使用抗原快速检测(ART)了!
是的,就是它!

从2021年6月开始,新加坡就开始推广抗原快速检测。
作为全世界最早推行使用抗原快速检测套盒的国家之一。从去年到现在,新加坡现在几乎全民在用、人人都离不了它!
不到一年时间,它就已经改变了新加坡人的生活方式。
抗原快速检测(ART)刷屏朋友圈 新加坡全民都在用!
2021年6月10日,卫生部长王乙康官宣从当月16日开始,新加坡民众可以在市面上自行购买抗原快速检测套盒。

从此就轰轰烈烈开启了新加坡全民ART时代。
这个便捷、自己就能操作的检测工具,已变身为新加坡人的新冠必需品,地位比体温计还要超然。
身体疑似感到不舒服,比如头有点疼,喉咙有点怪......
绝对不是昨晚熬夜的锅,赶紧用ART检测一下,看是不是中病毒。

检测1条杠表示安全,2条杠就是中新冠。
每天都在中与没中的边缘疯狂试探:中了?中了?!没中?欧耶~
唯一心疼的就是鼻子,虽然每天捅捅更健康。

偶尔想要出门跟朋友聚会,地点选哪不急,咱先自我检测一下,阴性结果在群里报备,安全自己放心别人。

这个操作已经变成新加坡社交新图鉴。

聚会结束,回家再自己ART检测一次。阴性结果喜大普奔,群友还会为你点赞。


如果是去参加大型活动,那观众入场也会要求查看ART检测结果。
比如去年年底,林俊杰在新加坡的慈善演唱会。官网对于ART检测规定如下:
所有观众必须取得有效的抗原快速测试(ART)或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PCR)阴性结果证明,且有效时间必须覆蓋演出(即必须在演出预计结束时间前 24 小时之内接受活动前检测),方可入场。

不过,现在ART的作用不仅仅是聚会跟活动。
对于新加坡上班族来说,感染新冠不需要开病假单,但又得在家隔离。
没去公司,又怎么跟老板证明你是真中新冠了呢?
简单,网友分享经验:晒一晒2条杠的ART检测结果。

新冠不挑节日来不要紧,新加坡人一定有备应对。

图源:fb@jimmy lee
特别是有出国需求,比如走疫苗接种者通道的人。
不管在新加坡,还是马来西亚,用ART自我检测都是硬性规定。

搭陆路VTL巴士确诊的乘客,也会好心提醒一下同巴士有人确诊,建议自己做ART检测,更放心。

即便不出国不聚会不社交在家办公,只要住在新加坡,ART就是刚需。
不管是什么身份。
比如小家庭,一家三口有症状就做ART检测。

图源:fb@yenny chew
跟男友在外合租。从检测到确诊到隔离到结束隔离,ART不离手。
甚至医生还告知,打完第3针疫苗的人检测结果以ART为准。

单身人士,感染了身边没人见证。
确诊到康复结束,还有一套ART检测结果证实你真的中过......


图源:fb@ann lee ming yern
而且将自己的ART检测结果分享出来的,不仅仅是老百姓。
新加坡部长、议员们之间,也相当流行。
比如前阵子,63岁的新加坡国防部长黄永宏确诊了,晒出自己的检测结果,3天第2条杠就弱了,简直神速。

贸工部兼文化、社区及青年部政务部长陈圣辉,跟他7岁的女儿确诊,3天后已经呈现弱阳性。


总理公署部长兼财政部和国家发展部第二部长英兰妮,3月4日的时候发文表示自己确诊。
到9日发现ART检测结果已经呈阴性,可以出门上班了~

除了部长们,国会议员也有好几个晒出自己的ART检测结果。
比如淡滨尼集选区议员锺丽慧 Cheng Li Hui 。

还有反对党主席林瑞莲。

除了政界,新加坡明星也在用ART做检测。
比如当年的最美何仙姑,范文芳一家,也是常用ART。
去年10月去酒店宅度假,就带了一些ART检测套盒,随时检测,以防万一。


时隔一个月后,她又在ins上发文,说自己的儿子Zed半夜出现了发烧的情况。
幸运的是去医院经过了ART和PCR的多重检测后,儿子的检测结果一直为阴性。

所以可以说,ART已经变成新加坡居民随时随地,用来检验自己身体状况的第一道标准。
接下来,中国也将开始使用抗原快速检测。
这意味着,新加坡小伙伴可以跟国内的亲友们交流ART的心得体验了,不过这里有个小前提:
中国的快速抗原检测,跟新加坡的一样吗?
中国、新加坡的抗原快速检测 有何不同?可能出现什么结果
根据最新消息,中国目前关于抗原快速检测是这样规定的:
ART
中国抗原快速检测最新规定
3月11日,医政医管局官网发布《关于印发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的通知》(以下简称,《方案》),主要提到以下信息:

1) 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
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2)购买渠道
社区居民有自我检测需求的,可通过零售药店、网络销售平台等渠道,自行购买抗原检测试剂进行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