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新加坡是一个小国加岛国。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从19世纪英国殖民者到今天的新加坡政府开始了执行填海造陆的政策,这也就是新加坡国土面积一直在扩大的原因之一。
想当初,1965年新加坡刚独立那会儿,国土面积才581.5平方千米。
到2015年,新加坡硬是通过填海造陆增加140平方千米,国土扩大了25%。
在这些填海造陆的工程里,樟宜机场和裕廊岛是两个特别有代表性的大项目。
樟宜机场,新加坡的国际航空枢纽,就是靠在东海岸填海造陆建起来的。
1975年,新加坡政府开始第一期填海造陆工程,花了7年时间,造出了870公顷的新土地,樟宜机场的第一座航站楼就建在这儿。
樟宜机场的建成,让新加坡的航空运输能力和国际联系能力大幅提升,给新加坡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益。
裕廊岛,新加坡的工业基地,是通过把南部的七个小岛合并成一个大岛建起来的。
1991年,新加坡政府开始裕廊岛的填海造陆工程,用了10年时间,造出了3000公顷的新土地,把原来分散的七个小岛连成了一个大岛。
裕廊岛的建成,让新加坡的工业用地大幅增加,为石油、化工、生物技术等重要产业提供了发展空间,为新加坡的经济增长和转型做出了贡献。
不过,未来新加坡可能不会再大规模填海造陆了。 首先,附近的浅海已经填得差不多了,深海填海的成本太高,不划算。
其次,新加坡填海造陆的砂子主要来自邻国马来西亚和印尼,但最近几年,这两个“邻居”都不愿意卖了!
早在2007年,印尼就开始禁止砂子出口,特别是用于填海造陆的海砂。这一举措的主要原因是担心过度采砂对环境造成的破坏,尤其是沿海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岛屿的消失。
马来西亚也在2019年宣布禁止出口用于填海造陆的海砂,出于对环境保护的考虑。然而,马来西亚并未全面禁止出口河砂,仍允许出口非填海用途的砂子。
其实,不管怎么填,岛国就是岛国,土地永远是稀缺资源。如果你能在新加坡拥有一套房产,并且拿得住,这会是一笔非常优良的投资。
目前新加坡总人口大约600万,按照目前的存量,当新加坡的人口达到750万时,所有的住宅用地将耗尽。
按照人口规划,大约2030-2035年,新加坡人口就会达到700万。
等到那时,新加坡可能真的没有多余的土地了,回头看看现在的房价,可能会觉得太便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