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生活一向以快著称,电动手扶梯速度比他国快,走路速度也亦然。
眼看身边的父母因为各种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即使心疼也努力将孩子小小的脑袋塞满超出他们知识储备的内容。上了小学,更是接二连三的家教、补习班,每天休息娱乐的时间少之又少。
当经历了求学时期步入社会之时,面临的不再仅是课业和同侪之间的压力,更是身为一名职员、父母所要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生活方面,虽然政府给予了经济补贴,但为了给予孩子更好的生活,许多父母仍会选择牺牲自己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而如果你注意观察生活周围,许多老年人即使行动缓慢甚至是不便,也依旧坚持着工作。笔者曾经询问过一名在学校做清洁工的老爷爷为什么已白发苍苍还依旧要工作?他告诉我,儿女抛弃了他,如果不工作就没办法生活了。
或许真正拥有幸福的是那些处在社会地位较高的人群,而大部分普通和低下阶层的人们并不含盖在这些计算幸福指数的标准中。客观的调查分析有时候虽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声音,但不可否认新加坡在人民平均健康水平和生活安全方面都非常出色,只是生活步伐快了一些。
因此在看到幸福指数报告时候,我不断反思这严肃的问题,我究竟过得幸福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