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4年,行动党参加联邦选举。他们认为既然联盟可以在泛马来亚的名义下参选,行动党应该也可以这么做。从一开始,行动党只表达对马华的挑战,而不是巫统。行动党认为他们如果在联盟内会比马华更有作为。然而,巫统把行动党的参选看成对国内马来人的统治地位的挑战。最后,行动党由蒂凡那赢得一席,成为马国会最大反对党(行动党在新加坡州议席有12个,总共有13个议席)。巫统和行动党的冲突加深。而此时期在马来西亚其他州属的行动党党部,正是今日民主行动党的前身。
巫统内部一些激进的领袖开始抹黑行动党,说行动党的政策导致许多马来人流离失所,贫困和低教育,是个华族政党。新加坡的华人和马来人原来的和睦也开始淡化,种族冲突最后于1964年7月21日,先知穆罕默德的诞辰,在芽笼爆发。当天,25000名马来族游行者本来是要沿着芽笼路走到一所清真寺,路上由于有一群人走散,华族警员于是叫他们归队。那群马来人不满,就将他痛殴一顿。消息传出去后,华人开始在街上殴打马来人,种族暴乱开始。政府开始从中央政府请来镇暴警察,但是由于警察偏袒马来人,当解严后,有23人死亡,454人受伤。马来西亚首相东姑阿都拉曼、新加坡州总理李光耀、马来西亚副首相阿都拉萨都来新加坡巡视,安抚民心。
然而,1964年9月,由于印尼特务的挑拨离间,新加坡又发生种族暴乱。印尼特务将一名马来族三轮车夫谋害后逃走,马来人认为是华人干下的,所以展开报复行动。共有12人死亡,109人受伤。巫统内的极端分子将李光耀比喻成马来西亚的公敌。双边关系持续恶化。

新加坡独立
新加坡独立
1965年5月,行动党和其他主要的反对党成立马来西亚人民团结总机构,要求建立“马来西亚人的马来西亚”。巫统党内激进人士非常不满李光耀的行为,甚至要求东姑将他逮捕。东姑怕纷争将会进一步恶化,决定将新加坡驱逐出马来西亚联邦。1965年8月9日,马来西亚国会以126票赞成、0票反对,同意将新加坡驱逐出联邦,李光耀为此落泪。新加坡共和国正式成立,李光耀为总理,尤索夫·伊萨为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