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新加坡公厕、电梯内的变异病毒会“物传人”

2021年06月01日   •   14万次阅读

病毒是怎么传播开来的?

根据本地媒体报道 新加坡机场T3航站楼

以及JEM和Westgate西城购物中心

的0号病例都已经被找到

两者的感染源推测中,都有厕所

还有前几天,组屋一栋接一栋

整座居民做检测

怀疑电梯是传播媒介

所以,新加坡目前很可能

就处在“物传人”的危机之中

根据中、美、英的专家分析

病毒在不同的

物体表面存活时间不一样

比如在同等室温为22°C和

65%的湿度的条件下

印刷和纸张,病毒在3小时后死亡

木材和布,病毒在2天后死亡

玻璃和纸币,病毒4天后死亡

不锈钢和塑料,病毒在7天后死亡 ......

并且,别忘了

即使不接触物体表面

病毒还可以通过空气和飞沫传播

如此防不胜防

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升级防御力!

Good Hygiene&Improved Ventilation

多开窗通风

预防飞沫、气溶胶传播

5月25日,新加坡国家环境局

刚发布了最新的 《防疫指导原则》

强调要加强对

飞沫、气溶胶传播的预防

文章中写到 Covid-19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

当被感染的人咳嗽、打喷嚏 大声说话或唱歌时

就会发散出小颗粒和气溶胶 (气溶胶指在空气中悬浮的颗粒物)

同处一个环境的其他人

只要呼吸就会被感染

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做好以下防护:

预防飞沫、气溶胶传播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戴口罩,定期洗手,使用消毒洗手液,保证安全的社交距离,在拥挤的封闭场所减少或避免与他人身体接触。例如在电梯或公共运输工具上,个人也应避免与非住户成员交谈或互动。

2.保证良好的通风:

良好的通风还可以防止空气中任何病毒气溶胶的积累,从而进一步降低接触病毒的风险。打开窗户可以改善家庭通风。在可行的情况下,门也可以保持打开状态,尤其是在有客人在场的情况下。

3.非住宅室内,定期消毒+通风:

公共运输工具上或公共区域、医院、诊所、机场等公共场所,应在保证良好通风同时,结合定期的消毒和清洁。

Safe Outdoors

户外安全防护

户外活动时,如何防护?

1.第二阶段期间 每组出行人数不能超过2人 不同组之间不能交谈;

2.每人每天最多出席2场社交活动;

3.避开人多的公园 出发前先在网上查询拥挤程度 (*网站链接见下文);

4.没做激烈运动时请戴好口罩;

5.做剧烈运动摘下口罩时 要与他人保持至少2米的距离。

日常通勤时,如何防护?

1.第二阶段期间,私招车或德士

做多只能载两名乘客;

2.搭乘公共运输时,全程佩戴口罩;

3.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4.尽量错峰出行,不在繁忙时期乘车;

5.避免与他人交谈。

拜会亲友时,如何防护?

1.每户家庭每天只能接待 最多两名访客;

2.每人每天最多出席2场社交活动;

3.拜访他人时请戴着口罩;

4.尽可能网上见面;

5.如果生病,请不要拜会其他人。

外出购物时,如何防护?

1.避免到人多的场所 出门前先查询商场拥挤程度 (网站链接见下文);

2.尽量使用免接触式 电子支付方式;

3.与他人保持至少一米距离;

4.尽可能在非繁忙时段购物 尽可能在网上购物;

5.多协助年长者购买日常所需。

乘坐升降电梯时,如何防护?

1.住在低楼层的住户 尽可能走步梯 降低乘坐电梯频率,减少感染概率;

2.加强自我防范,随身携带 卫生纸(手套),可隔着 卫生纸(手套)按电梯按钮;

3.等候电梯时站在厅门两侧 不要离厅门过近 不要面对面接触从电梯轿厢中走出的乘客; 乘客走出轿厢后 按住电梯厅外按钮不让电梯关门 等待片刻再进入电梯;

4.乘用电梯时必须

佩戴口罩、手套 尽可能少的接触电梯轿厢内的

按钮、扶手 不要倚靠轿壁;不要在轿厢内滞留;

5.尽量避免与多名 陌生人同乘电梯 时间充裕的话可耐心等待下一班;

6.电梯里人与人之间至少要 保证20到30厘米的空间距离 减少人员的接触 站立时方向要相互错开,不要面面相对;

7.尽量不说话、少说话;

8.乘坐电梯后,及时洗手、消毒;

9.发热人员最好不要乘坐电梯。

在公用卫生间,如何防护?

1.请全程戴好口罩

减少在公共厕所内的停留时间;

2.在使用公厕内的门把手、 冲厕按钮等高频接触的公共设施时 建议垫一层纸巾后再操作;

3.尽量与他人保持1米以上的距离

不要在厕所内咳嗽、咳痰、吐痰;

4.如果是坐便器

使用完后将盖子盖上再冲水;

5.上完厕所后用洗手液和清水洗手

或使用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在此之前,不要用手触摸口眼鼻。

Stay Home,Stay Safe

居家安全防范

如何安全取外卖/快递?

1.取件人应戴好口罩;

2.尽量采取非接触取件

请快递员将快递放在门口或快递柜

待快递员离开后再取货;

3.确需当面签收的

注意保持1米以上安全距离;

4.可先用消毒喷雾,对外包装 进行消毒后再打开。

卫生间地漏加盖+每周加水

广东疾控专家指出

有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

出现腹痛和腹泻

检测发现病毒能够在粪便中检出

不能排除会出现冲厕所

导致粪便颗粒气溶胶存在

因此,家中各处地漏口:

1.在非排水时,需要用盖子遮挡

如果没有盖子

可以用塑料袋装上水,自制一个地漏盖;

2.每周一次将一杯清水(约500mL) 倒进排水口

然后倒入有效氯浓度 2.5g/L 的含氯消毒液 10mL(一茶匙) 30分钟后再倒入一杯清水

这样可让地漏弯头处存够水,起到隔绝作用。

卫生间通风+盖上马桶再冲水

1.卫生间要保持开窗通风

建议每天开窗通风3次

每次半小时以上

不能自然通风的可采用排气扇等机械通风;‍

2.冲水时养成良好习惯 先盖上马桶盖再冲水 并及时使用洗手液在流动水下洗手;

3.家中有人出现发热、咳嗽、 腹泻、呕吐等 症状时, 可用消毒剂对卫生间物表、 地面、马桶等进行消毒;

4.高频接触物件或部位 如门把手、洗手池台面、水龙头开关、 洗手盆、便池、马桶按钮等 每日至少消毒两次。

official COVID-19 sources

官方信息查询渠道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0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帮94年闺女在新加坡找对象?这届网友的评论把我笑不活了
2025年04月26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前晚!新加坡全岛突然变成红色!实拍上百张图片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加征高达3521%的“天价关税”!背后隐藏的三重战略意图
2025年04月26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8892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7695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7524次阅读
提名站候选人致谢词 出现各种意想不到小插曲
2025年04月26日   •   7182次阅读
新加坡商场突发玻璃坠落事故:6 人受伤,现场目击者回忆 “可怕一刻”
2025年04月26日   •   6156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4788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4446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275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4275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