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赛不是终极目标

▲王亮
允武堂教练王亮(新公民,原籍辽宁)曾是武英级运动员*,退役后转做教练,2005年移民狮城后,在会馆、学校和联络所教武术,对于培训孩子有十数年的经验。王亮是练竞技武术出身,学生也是以参赛和表演为主。他说,虽然着重点与一些搏斗式的实战武术不同,但基本功还是一样的,至于将来的发展,则要看个别的天资与努力。
“一个孩子一周一堂课,有些练了两三年还停留在入门阶段,有的则在本地武术比赛中走到前10名的水平。”

▲教练就是要为孩子雕刻出最完美的形态
给孩子动作定型
虽然一直训练学生参赛,但王亮语重心长地说,比赛不是终极目标,而是展示所学的平台。孩子们通过比赛,检视自己的水平与进度,看到比自己更好的学员,就会更努力,激励他们更上层楼的学习兴趣。
王亮还指出,比赛可提升心理素质,“有的孩子在上场前,就已吓哭了,也有发抖等各种状况,我就跟孩子们说,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比赛不过是锻炼的一部分,有切磋才有进步。”
他也表示,习武没有捷径,除了练习还是练习。“我以前的训练是每天八小时,可新加坡的孩子多数每周训练不到八小时,若要有所成就,时间与精力的投入必不可少。”
*武英运动员——最高级别的中国武术运动员。
(未完待续......)
参考资料:
《新加坡华族武术史话》1990,梁君夷著
《狮城武林的一代宗师》,2021年6月3日
《联合早报》前总理李光耀演讲词(1966年11月16日,南洋少林国术总会八周年庆晚宴)
(图片由iStock、受访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