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不是終極目標

▲王亮
允武堂教練王亮(新公民,原籍遼寧)曾是武英級運動員*,退役後轉做教練,2005年移民獅城後,在會館、學校和聯絡所教武術,對於培訓孩子有十數年的經驗。王亮是練競技武術出身,學生也是以參賽和表演為主。他說,雖然著重點與一些搏鬥式的實戰武術不同,但基本功還是一樣的,至於將來的發展,則要看個別的天資與努力。
「一個孩子一周一堂課,有些練了兩三年還停留在入門階段,有的則在本地武術比賽中走到前10名的水平。」

▲教練就是要為孩子雕刻出最完美的形態
給孩子動作定型
雖然一直訓練學生參賽,但王亮語重心長地說,比賽不是終極目標,而是展示所學的平台。孩子們通過比賽,檢視自己的水平與進度,看到比自己更好的學員,就會更努力,激勵他們更上層樓的學習興趣。
王亮還指出,比賽可提升心理素質,「有的孩子在上場前,就已嚇哭了,也有發抖等各種狀況,我就跟孩子們說,不要把得失看得太重,比賽不過是鍛鍊的一部分,有切磋才有進步。」
他也表示,習武沒有捷徑,除了練習還是練習。「我以前的訓練是每天八小時,可新加坡的孩子多數每周訓練不到八小時,若要有所成就,時間與精力的投入必不可少。」
*武英運動員——最高級別的中國武術運動員。
(未完待續......)
參考資料:
《新加坡華族武術史話》1990,梁君夷著
《獅城武林的一代宗師》,2021年6月3日
《聯合早報》前總理李光耀演講詞(1966年11月16日,南洋少林國術總會八周年慶晚宴)
(圖片由iStock、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