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说,这趟火车上的不少铁路员工在这座城都有相好。
每当火车停在城市中时,铁路职工便会趁著换乘时间,进入城中,寻欢作乐。
以防有紧急事件找不到他们人,这些职工们,还会将铁路专用的红灯放在门外。
据说,有时候,一条街上每家每户门前都留有红色灯架,交错连织,将整条街都映射成了红色的海洋。
“红灯区”一词,由此而来。

而到如今为止,世界上合法的红灯区,还存在不少。
比如荷兰的德瓦伦,就是世界上最知名的红灯区之一。
绳索街是德国的合法红灯区,一切都由官方监管。
一个国家的治理者,他不知道红灯区的存在是糟粕吗?
他不明白一个合法的灰色产业会滋生出更多的罪恶吗?
他不知道这对国家的发展毫无好处吗?
他知道,他要比别人看的更清楚。

但一个小国家,又能如何?
能像俄罗斯一样出动特种部队打击黄色产业吗?
能像中东那样,靠宗教的高压强势出击吗?
能像中国这样,拥有大量资源和警力,态度强势的取缔盛行几千年的青楼楚馆吗?
新加坡只是一个700多平的国家,在如今诡谲波涌的世界上,虽颇具盛名,但也改变不了他是一个小国的事实。

大国国际博弈,小国夹缝求生。
这也解释了为何新加坡律法森严,却拿一个红灯区都没办法了。
正因如此,将红灯区设为合法场地,实在是新加坡的无奈之举。
不过,他们同样在尽力弥补。
对非法产业的严厉打击,尽管不能除根,却也能偶尔给那些灰产行业的人一点小小的震撼。
不管是如何荒唐的政策,在一代代的整治升级之下,也有了光明正大面世的底气。

新加坡的芽笼,如今除了是亚洲最著名的红灯区之外,还是本国的地标性景点之一。
其内对风月场所和普通游览地的分割,相当清楚。
人们既可以猎奇去看看这个亚洲唯一合法的红灯区,也可以在芽笼区的寺庙之间穿行,体验这俗世和佛门之间的独特美景。
1919年五四运动后,我国的青楼救国会曾发出泣告:
“我们花界,斯业虽贱,爱国则一。愿我同胞,保定宗旨,坚持到底。”

穿越百年的时光,那些在历史中模糊了面目的风月女子,似乎终有了清晰、坚毅的面容。
若有其他选项,恐怕她们也不愿做此选择吧。
所以,那一盏盏摆在门外的红灯,如今究竟是血,还是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