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7口仅奶奶没感染!在新加坡比戴口罩更重要的是

2020年02月12日   •   9万次阅读

最近新加坡新冠状病毒的感染者猛增,然而戴口罩的人依旧不多。如果在不幸在地铁上,遇到一个咳嗽还不戴口罩的人,顿时感觉手脚都不知道往哪里放了。

然而,你知道吗?其实,就算所有人都戴口罩,也并不安全。

病毒可不仅仅通过“飞沫”传播,还有“接触传播”!

新加坡前几天被确诊的永泰行女职员,大概率是通过居家接触传播给了丈夫、孩子以及女佣……

所以,罩友们,下面这个防护措施也千万要牢记: 勤洗手! 不然的话,当你接触过病毒的小脏手,不经意间揉揉眼睛、抠抠鼻子、摸摸嘴巴,病毒就乘机而入了。 要知道,就算我们不直接接触病人,还是有很大几率接触到遗留在巴士拉手、门把手、电梯按钮、红绿灯按钮上的病毒

世界卫生组织给出的有关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护建议中,第一条就是洗手! 勤洗手到底有多重要?让我们来看看下面的这个超硬核的实验你就知道了! 日本 TBS 电视台的一档科普节目,对流感病毒的传播进行了实验。它和新型冠状病毒一样,通过飞沫和接触传播。(气溶胶传播只在医院等特定情境下才产生,而且有争议,暂不讨论。)

人多地方戴口罩

飞沫感染就是我们出门戴口罩,不去人多密集处的最大原因了。节目组的实验来说最大污染半径有3米。 但一般情况来说,在空气流通稍好的地方,咳嗽人士喷出的飞沫超出1米后就极少能感染人了。 当然,在拥挤又密闭的环境下则是稍远距离都有被感染的可能性了。所以,大家最近一定尽量不要去人多的地方,在坐巴士和地铁的时候口罩戴好

接触传播比飞沫还可怕!

而另外一个传播途径——接触感染,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你根本不知道病毒通过接触能够传染多远。 日本 TBS 电视台的这档科普节目,邀请了小阪一家做这个实验。

最先被“病毒”(萤光涂料)感染的,是爸爸。家里其他人,现在都是没有接触过病毒的。

这种萤光染料凭肉眼是看不到的,却能在萤光灯下发出明显的白光。如果接触到哪里,这个萤光涂料也会沾到哪里。 实验通过这种方法,来模拟病毒,通过大阪一家两小时的居家生活接触,可以传播给多少人。

节目正式开始,两小时的时间,爸爸只和两个儿子互动了,其他人并没有接触爸爸。

按照常理推断,“病毒”肯定只传染到了这两个小家伙。 但是,用萤光灯检验结果的时候,节目组还是惊到了。爸爸明明只是和他们玩耍了一下,怎么就手上、脸上都是“病毒”?! 原来,孩子玩耍之后,摸摸脸揉揉眼,自然而然就弄得到处都是了。

那么,没有接触爸爸的其他人应该是安全的吧?

结果出乎意料!妈妈、姐姐和妹妹,也全都中招了!不仅是中招了,而且是脸上大面积都被“病毒”感染了!

没直接接触,却大面积感染,怎么会这样?

接触传播的过程

节目组分析了接触传播的过程。 姐姐是因为,碰了爸爸抓过的门把手,然后又撩了头发。“病毒”就从传染到了她的头发和脸上。

妹妹和弟弟一起玩球,在球这个媒介上,接触了“病毒”。

有孩子的妈妈们都了解,节目里这位妈妈当然也不会幸免。哪个小孩子不都得随时随地来个爱的抱抱啊!

短短的两个小时,一家7口人,至少6人被“病毒”感染了。 而且,楼梯扶手、零食袋子等等孩子们小手抓过的地方,都发现了“病毒”。如果有人接触这些地方,也一样会被感染。

接触传播威力如此巨大,比飞沫传播,难防好多倍啊!(小编现在开始感觉手抖,键盘好像好几天也没有用酒精擦了……)

勤洗手真的能防感染!

话说回来,家里四处都是“病毒”,为啥奶奶就没被感染呢? 她老人家有啥绝招?

奶奶的绝招就是—— 做家务! 不!是洗手! 这两小时,病毒也有机会沾到奶奶的手上,但是因为她一直在做家务,用流动的水洗菜、洗碗,病毒也一起被冲去了下水道。 是“勤洗手”,保护了奶奶。

让我们一起学习奶奶,“勤洗手”自我保护吧!

正确的洗手方式

根据美国疾病防控中心的统计,每年有180多万的5岁以下的孩子,因肺炎和腹泻死亡。 即使没有这场疫情,勤洗手也是十分有效的预防疾病的方式。 洗手方式规范的话,用流动的水和香皂洗手15秒,可带走手上90%的细菌,持续洗 30秒可将手上99.9%的细菌全部带走。患腹泻的几率降低23%-40%,患呼吸道疾病的几率降低16%-21%。 做到有效的手部清洁要遵循以下规则:勤洗手、20秒、用肥皂、流水洗、要擦干。 具体洗手方法如下: 1.浸湿手,放肥皂或者洗手液 2.按照“七步洗手法”洗20秒以上。

如果引导小朋友,可以告诉他洗手要唱2遍生日歌,就可以把手上的坏病毒都赶走。 或者,跟着欣妈学一首小螃蟹洗手歌吧!

3.流水冲洗 4.拿一次性纸巾把手擦干。(用毛巾的话,需要把毛巾也用肥皂清洁干净,不建议毛巾公用。) 5.关水龙头也用擦过手的纸巾顺便完成。 当然,如果以下防范措施都能做到:

预防小贴士

勤洗手、多通风,人多戴口罩、物品常消毒。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卫生,坚持安全饮食习惯,并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我们就会安全更多。

好方法赶紧用起来,一起来保护自己、孩子和家人吧!

欣妈知道,很多孩子、甚至是我们的云配偶对于戴口罩这样的简单防范,可以做。但是勤洗手,还要按照方法洗那么久这件事,可能都有些偷懒或者抵触。 但是好的习惯养成,对于疾病的防范确实有更好的作用。 咱们也不妨稍微碎碎念一些,或者想办法让洗手变得有趣一些。 最近的疫情,让大家有些紧张,但也让许多家庭的亲情更浓。无论境况如何,珍惜每一天的小小幸福,沉淀成我们心底的力量。 每个人散发出来的光亮也许并不大,但这些微光聚集在一起,总能帮助我们更快跨越冬天,到达春天。 文章资料来源: 丁香医生、元气网、美国疾控中心官网

新币兑人民币又新高!中国超过日本,成为新加坡人首选出国目的地!
2025年07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刚刚,新加坡人又能再领300新币补贴!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新加坡人等了十年!5分钟出国,中国制造
2025年07月02日   •   3万次阅读
“从中产到破产,只隔着一个新加坡?”——新移民中产家庭生存实录曝光!
2025年07月01日   •   3万次阅读
事关准证、汇款、出入境!7月,这些大事将影响全岛604万人
2025年07月03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毫无个性,冷漠!旅游后大失所望”
2025年06月29日   •   2万次阅读
83岁蔡澜安葬新加坡!来看看他笔下的海南鸡饭和咖喱鱼头
2025年06月30日   •   2万次阅读
看看七年内,新加坡地铁是否通到你家门口?
2025年06月29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电信公司狂推“无国界”数据配套!不用激活e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这么小,抵抗有什么用?挡得住吗?
2025年07月04日   •   1万次阅读
新柔地铁要来了!中马跨境火车正式进入退役倒计时
2025年06月30日   •   1万次阅读
你真的适合在新加坡生活吗?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5年07月01日   •   1万次阅读
看惯了珍珠坊熟悉的黄绿色外墙 你喜欢它红艳艳的新装吗?
2025年07月01日   •   9747次阅读
前夫抢人!她从杭州追到新加坡,只为夺回6岁的孩子......
2025年06月29日   •   9576次阅读
新加坡巴士上丢东西怎么找回来?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7月03日   •   9234次阅读
黄循财喊你领钱了,这些人最高可领800元
2025年07月03日   •   8892次阅读
新加坡华人正在消失?为啥70%华人选印度人做官,文化舆论成推手
2025年06月30日   •   8721次阅读
从清北到牛津再到南洋理工博士,在新加坡送外卖的背后真相
2025年07月02日   •   7011次阅读
新加坡前内阁部长将出任南洋理工大学高级顾问
2025年07月04日   •   6840次阅读
在新加坡购买彩票指南!手把手教你
2025年07月02日   •   6840次阅读
新加坡组屋区要开通无人巴士了!中国造,靠谱吗?司机怎么办?
2025年07月03日   •   6669次阅读
最新!新加坡储蓄券VS国库券VS定存!哪种方式收益最高?
2025年07月03日   •   6327次阅读
李光耀的遗憾:新加坡和马来西亚是如何分开的?
2025年07月01日   •   5985次阅读
新加坡银行转账手续费大科普
2025年06月30日   •   4959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