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早报报道,一项全球的医疗趋势调查显示,新加坡今年的医疗费用的增长率为10.33%,预计明年为10.67%,增幅不断加大,这就意味着,新加坡的医疗费用会越来越贵,看病贵会成为一个普遍趋势。

那么,具体是什么原因导致医疗费用增加呢?
直接原因,是医疗机构运营成本的上升。像在2023年6月,新加坡政府针对29项常见手术和疾病的医院收费,发布了新的收费基准,主要领域的收费基准都有所上涨,其中包括外科医生收费上涨12.1%、麻醉师收费上涨9.9%,住院问诊费上涨5.7%等。
与此同时,持续上升的全球通胀,也是推动医疗成本上升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亚太地区的多数市场,包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新加坡和越南,医疗费用上涨幅度仍然很大。
就以新加坡比较高发的三项癌症为例,根据S保险公司的统计,乳腺癌、直肠癌和肺癌理赔的平均医疗费为$2.1万、$3.0万和5.5万(均为新币),而最高理赔费用竟分别高达$79万、$70万和$38万,而这个费用每年还在增加。

那么,面对不断上涨的医疗开销,该如何应对呢?
毋庸置疑,最为重要的应对方式,甚至没有之一,就是尽早配置好住院险、意外险和重疾险等医疗保险,把未来可能的医疗风险提前转给保险公司,以防范未来可能的医疗开销。
比如,新加坡的住院险,最高可覆蓋新加坡的所有公私立医院,理赔方面,最高可95%报销,同时,个人每年的自付额顶限为3000新币。这样一来,在面对大病或住院时,住院险可极大减少个人的支出。
注:2023年4月起,有关癌症的理赔的政策有所调整,具体请咨询了解。

还比如重疾险(重大疾病险),作为收入补偿险,可以补偿患病或治疗期间的医疗和生活开销,对家庭中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说,是相当的有必要。
其次,做好相应的财务规划, 为可能的医疗费用做好提前预备,比如做好长期储蓄和养老退休计划,以便能无压力应对突发的医疗支出,而不至于没有预算或缺少必要的资金储备。
第三,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比如保持饮食健康,定期运动和充足的睡眠,最大程度降低患病风险,减少医疗支出。同时,做好定期体检,以便提早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从而降低治疗费用,并提高治疗成功率。
总而言之,新加坡是一个高消费的国家,不只是医疗开销。对于在新加坡长期生活的你来说,需要未雨绸缪,提前预备,千万不可以临时抱佛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