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邮政于12月21日解雇了三名高管:(左起)集团总裁冯行伟、首席财务官叶彦杉,以及国际业务部门首席执行官俞立。(商业时报)
屋漏偏逢连夜雨?
每到年底,办公室员工可能会发现近半数同事“人间蒸发”了,因为大家都放假去了。
新加坡邮政(SingPost,简称新邮政)职员这一周更发现,集团总裁、首席财务官和国际业务部门首席执行官也齐齐“消失”,但他们不是放假,而是遭解雇。
上市公司解雇总裁的消息偶有所闻,但一连解雇三名高管,原因还是他们在处理内部调查时“严重失职”,只能以“罕见”来形容了。
举报报告引发连串事件
根据新邮政12月22日提交给新加坡交易所的文件,集团总裁冯行伟、首席财务官叶彦杉,以及国际业务部门首席执行官俞立,于今年12月21日起被即刻解雇。
文件交代了三名高管遭解雇的来龙去脉:
新邮政在今年早些时候收到了一份举报报告,涉及其非监管的国际电子商务物流包裹业务。
集团独立内部审计(GIA)调查发现,在国际业务部门的运营中负有不同职责的三名经理进行了“不符合公司标准流程的手动更新”,“严重违反了公司行为准则”。
新邮政解雇涉事的三名经理,向警方报案后,聘请了外部顾问事务所独立检讨事件,也聘请外部律师事务所审查管理层在此事件中的行为。
调查发现,集团总裁、集团首席财务官和国际业务部门首席执行官在处理内部调查时“严重失职”,“忽略了影响决策的重要事实,且未能负责任、可靠的履行职责,尤其是在没有独立证实或证据的情况下,“过分侧重”新邮政国际业务运营部门代表的不实陈述,进而向审查委员会“做出各项严重的不实陈述”。
三人被认定未能恪尽职守,违反了对公司的职责,于12月21日遭解雇。

位于友诺士路的新邮政中心。(联合早报)
据媒体报道,冯行伟和叶彦杉在解雇消息发出四个小时后发布公开信,对董事会的决定表达“失望和抗议”。
两人在抗议信中说,当初处理举报信时,按照公司规定将案件提交集团独立内部审计进行调查。他们对相关问题的回应也都是基于当时所掌握的事实,并尊重独立调查的结果。在明确因果关系及影响后,他们便立即采取了行动。
他们表示,将针对不实指控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名誉和权益。
分析师:新邮政前景不明朗
新邮政在12月初也因为脱售澳洲子公司Freight Management Holdings,受到媒体关注。
接受《联合早报》访问的分析师认为,新邮政以企业价值10亿2000万澳元(约8亿9760万新元)脱售该公司后,虽然获得巨额收益,接下来的增长前景却因此而不明朗。
马来亚银行证券分析师薛泽铭指出,澳洲业务是新邮政主要的增长推动力,脱售行动限制了新邮政未来增长空间。
中国银河证券分析则指出,公司成功脱售“皇冠之珠”之后,只剩下受管制且利润微薄的新加坡邮政业务、面对需求下滑且市场竞争激烈的国际业务,以及非核心业务。

新邮政股价在12月23日下跌约11%。(海峡时报)
雪上加霜的是,解雇三名主管的消息传出后,新邮政股价12月23日闭市时报$0.50,比上周五(12月20日)的$0.56低了大约11%。
新邮政表示,已任命澳大利亚业务FMH Group的财务官马名智 (Isaac Mah)为新任集团财务官,并会在适当时候宣布新集团总裁的任命。
同时,新加坡证券投资者协会(SIAS)也在23日发表文告,要求新邮政公布何时收到举报报告、如何加强监管措施等详情。
像红蚂蚁这样的升斗小民关注的,是这起事件会不会影响新加坡的邮政服务?那倒不用担心,新邮政强调,公司的邮政服务不会受到影响,因为每个业务都有自己的领导团队,且将继续正常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