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登革热肆虐,发达国家为何摊上“贫困病”?带你了解登革热

2020年07月08日   •   9234次阅读

据媒体报道,截至6月下旬,新加坡2020年累计报告登革热病例数超过1.4万,16人因此死亡。

该国已经有好几个星期新增登革热病例超过1000例,对于这个拥挤的发达城市国家来说,是继新冠疫情后的又一个重大的公共卫生考验

新加坡登革热的单周新增发病数,目前已经达到历史最高纪录。此前的最高纪录为2014年,那一年单周新增最高891例,而现在这个数字已经攀升到1468例。

1 发达国家摊上“贫困病”

登革热一直以来流行于东南亚、南亚等地区等的一些欠发达国家,或者一些国家的欠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的病例,大多属于于输入性病例。

这里面的原因,和登革热是一种蚊虫传播的疾病有关。通常在欠发达地区,卫生状况不良,蚊虫比较多,加上由于炎热和生活习惯问题,人们也不太愿意使用蚊帐等防蚊措施,蚊虫更容易传播登革热病毒。

随着输入性病例的越来越多,一些本来不是流行区的地方,也逐渐开始出现本土化病例,从而使登革热成为在新的地方“安营扎寨”的地方病,如我国广东省的一些地方。

2019年,中国大陆全年报告登革热病例22,188例,死亡3例。

2 新加坡疫情爆发的原因

综合新加坡公共卫生部门和有关专家的分析,此次登革热疫情来势汹汹,是有一定原因的。

* 第一、气候因素

气候炎热的情况下,蚊虫活跃,频繁叮咬人。未来几个月,这样的天气还会持续好几个月,疫情有可能继续。

预计新加坡全年的发病率,可能会超过2013年疫情的顶峰。那一年,新加坡总共报告登革热22,170例,是新加坡有史以来的最高纪录。

* 第二、新冠的影响?

新冠疫情影响或多或少有一些。众所周知,新加坡的新冠疫情也是一波三折,在在基本控制疫情的大好形势下,由于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导致新冠重新在新加坡爆发。

新冠病毒感染带来了隔离的问题。隔离医学观察人员,在人口密度高的地区聚集,增加了蚊虫叮咬的概率,有助于登革热病毒的传播。

* 第三、蚊虫繁殖

湿热的环境,促进了登革热的传播媒介伊蚊的生长和繁殖,6~10月是登革热发病的高峰期。炎热的天气,加快了登革热病毒主要传播媒介埃及伊蚊的生长期,使传播效率提高。

* 第四,环境问题

大量外来劳工的感染和隔离,使一些有利于蚊虫生长的地方的环境没有得到及时的清理,环境卫生问题,间接促进了局部登革热疫情爆发不断。

3 登革热的历史

登革热这个疾病,其实自古就有之,中医曾称登革热为“水毒”,而国外过去则把登革热叫做“公子热”或“马鞍热”。

马鞍热的寓意是形象的,形容登革热患者发热时的体温像马鞍一样,发热几天以后能降至正常,然后再发热。

登革热这个病,最早确切的记载是在1779年,发生于印尼雅加达、美国费城和埃及开罗地区的流行。

而首次出现登革热这个病名,是英国皇家内科学会于1896年的正式命名。

那么,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呢?

有很多说法,比较广泛被接受的是,登革热这个词的外文“dengue”来源于西班牙语,其本意是“装腔作势”,用来形容登革热患者发热时走路的姿势。

4 数字登革热

* 35

登革热好发于热带地区,主要是北纬35°至南纬35度的范围内,这和该地区蚊子比较多有很大的关系,南亚地区、东南亚地区等是登革热的重流行区

* 5000万

全球每年有约5000万~1亿人感染登革热病毒,大约造成2万人死亡。需要说明的是,这个数字不是这两年的数据,而是一直存在。

* 2~7天

登革热由黄病毒属的一种病毒引起,这个病毒有4个血清型,通过伊蚊的叮咬而传播,这种蚊子的特点是通常在白天活动。

登革热病毒在患者血液中生存2~7天,所以在此期间可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给他人。

5 比较容易识别的临床症状

登革热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有突然高热、头痛、肌肉疼痛、关节痛、淋巴结肿大和皮疹。也有一些普通的呼吸道症状,包括咳嗽、咽痛和流清鼻涕。严重的患者可导致致命的出血和休克。

* 断骨热

断骨热是既往人们对登革热的俗称。感染登革热病毒之后,一般潜伏3~15天,发病的时候通常表现为突然的寒战、发热,伴有头痛、眼眶疼痛,尤其是转动眼睛的时候,以及腰背疼痛。

本病最具有特征性的表现,是在发病的最初几个小时,患者可以感到双腿和全身多处关节极度的疼痛,感觉骨头像要断裂似的,所以称为“断骨热”,既有骨痛又有热的表现。

* 独特的皮疹

登革热患者由于毛细血管充血,会出现球结膜、眼睑和中枢神经系统的充血,从而导致颜面部可以看到短时性的充血、潮红或者红白相间的外观。

登革热的皮疹有点类似于猩红热的斑、丘疹,通常由四肢末端发起,逐渐蔓延至躯干,以及除面部外的全身,分布很不均匀。

这里面比较关键的是,面部通常表现为充血、潮红,其他部位才会表现为一点点的斑丘疹。手掌和足底可表现为大片鲜红肿胀,并伴有瘙痒。

登革热的皮疹通常发生在第2次发热后的体温正常期。

* 发热

登革热患者的发热,通常每一次会持续2~3天,出一生大汗后迅速降温,间歇约24小时,患者可以再次发热,但再次发热的高峰往往较第1次略低

这种有周期性发热特点的表现,有点类似于疟疾和螺旋体病的表现,要注意鉴别。

* 其他表现

人在感染黄热病毒科的病毒之后,免疫系统会迅速调集起来,以对抗病毒感染,其中有以淋巴系统的反应最迅速。

患者通常有脾肿大,以及颈部、腋窝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的表现,这是由于病毒感染刺激的淋巴细胞增生导致的。不过,比较轻的病例,往往没有淋巴结肿大。

6 登革热严重吗?

中国大陆之前不属于登革热疫情的高发区,一开始是由外来输入性病例为主导的。所以,大多数人是初次感染登革热,一般不严重,死亡率低。

轻症登革热一般可以在72小时之内缓解,但一些重症的病例,症状可能持续数周,不过也很少引起死亡,除非有其它基础疾病。

但是,感染过登革热的人,它的免疫力持续时间不长,通常为2~12个月,当再次感染登革热病毒的时候,病情会很严重,表现为登革出血热或休克,死亡率会有所增加

7 小结

新加坡登革热的疫情,给我们的一些启示是需要搞好环境卫生、避免人员聚集防止登革热病毒的传播等,而其中最关键的措施是防蚊、避蚊和灭蚊。

目前国内暂时还没有疫苗可以使用,国外的疫苗也主要在流行区应用,主要是为了避免登革热病毒的再次感染。

好了,今天的科普就到这里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3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2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5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2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405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234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063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208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5301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788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3762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3762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