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殖民主义“招魂”? 新加坡的第三座莱佛士雕像引热议

2024年08月05日   •   1368次阅读

在靠近旧国会大厦艺术之家的新加坡河畔,伫立着一座用白色大理石打造的莱佛士雕像。

英气挺拔的他叉着双手,风度翩翩,一站就是50多年。

伫立在新加坡河畔的白色莱佛士雕像。(海峡时报)

附近的维多利亚剧院钟楼前,则有另一座黑色的莱佛士铜像。

这座雕像的年代更久远,自1887年就站在政府大厦前的大草场,1919年才迁移到目前的位置。

伫立在维多利亚剧院钟楼前的黑色莱佛士雕像。(海峡时报)

如照片中所见,这两座莱佛士雕像是许多外国游客心目中的打卡圣地。

如今,他们又有多一处可以“打卡”了。

今年5月,国家公园局在福康宁公园为第三座莱佛士雕像揭幕。

与前面两座雕像不同的是,这次莱佛士旁边还有丹麦植物学家沃利奇博士(Nathaniel Wallich)“陪伴”。

莱佛士(左)旁边有沃利奇博士(右)“陪伴”。(海峡时报)

公园局福康宁公园与总统府高级署长黄文义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介绍,莱佛士和沃利奇这对好友于1822年在福康宁公园的所在地,建造了新加坡第一座植物园,用于培植丁香和豆蔻等植物。

为了纪念植物园前身而设的两座新雕像,却在网上意外引发有关新加坡殖民历史的一番激辩。

忽略殖民统治的阴暗面?

有网民批评,新加坡即将在明年迎来独立建国60周年,却始终无法摆脱英国殖民主义残留的“阴影”。

讽刺的是,这座新的莱佛士雕像跟前面两座一样,都出自英国艺术家之手。

出资建造雕像的则是英国东安格利亚大学(University of East Anglia)校友会的新加坡分会。

新加坡诗人魏俐瑞博士接受《海峡时报》访问时质疑,第三座莱佛士雕像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象征殖民主义的塑像在世界各地逐个被拆除,却在新加坡矗立。这似乎显示我们即使过了200年的时间,对被灌输的历史仍未进行足够的重构或检讨,对本土历史和殖民主义也似乎不够敏感。”

“殖民主义是新加坡的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开端。以中立的立场检视历史是懒惰的做法,殖民主义不是中立的。”

读者Samantha Lim也致函《海峡时报》指出,新加坡的历史叙事似乎忽略了英殖民统治的“阴暗面”,这不是强调殖民主义的好处就能轻易抹去的。

“殖民主义涉及征服、剥削和文化抹杀。殖民统治者为牟取暴利,掠夺原住民的资源,将他们边缘化。”

“殖民统治为新加坡带来重大的社会和经济改革,却也使种族等级和社会不平等现象根深蒂固。”

不能全归咎殖民主义?

在新加坡念书的蚁粉应该都知道,英国东印度公司官员莱佛士在1819年登陆新加坡并开辟为自由港口,是小学历史课本中的必读篇章。

2019年,新加坡纪念开埠200周年的活动,也曾引发是否应该摆脱“以莱佛士为中心”的争论。

以莱佛士命名的酒店、大厦、学校、图书馆和博物馆,就像有形的政治遗产一样,闪烁着英殖民主义的“荣光”。

连新加坡目前使用的官方行政语言,也是殖民时期遗留下来的。

对于历史遗留的问题,各个族群似乎有不同的感触和理解,牵涉的问题往往复杂且敏感。

莱佛士酒店。(海峡时报)

放眼国际,拆除雕像作为一种“去殖民化”的反应,也在南非和欧美校园掀起风潮。

数年前,英国牛津大学和南非开普敦大学的学生运动领袖以“转型正义”之名,发起“打倒罗德”(Rhodes Must Fall)运动,要求校方拆除罗德(Cecil Rhodes)的雕像。

罗德是19世纪英裔南非矿业大亨,他遗留了大笔财富作为慈善,设立的奖学金也曾帮助许多外国学生到牛津大学深造。

不过,示威的学生指罗德是“白人至上主义者”,于19世纪在南非推行种族隔离政策,还剥削钻石矿劳工,是“罪大恶极的殖民主义者”。

堂堂的矿业大亨,落得被大学生泼漆唾弃。(路透社)

台湾上个月也宣布,将加快拆除公共场所的760座蒋介石雕像。

台湾第一任总统蒋介石已逝世近50年,但有关他个人功过的讨论,至今始终没有真正的共识。

他的政治遗产也因1947年的武力镇压“二二八事件”及随后的“白色恐怖”而引起争议。

针对这位已故领导人雕像的去留,民进党与国民党的对抗已持续20多年。

民进党积极推动“去蒋化”,并称之为“清除威权象征”;国民党却指这是在试图抹去台湾的历史以及与中国大陆的联系。

被拆除的蒋介石雕像,都迁移到台湾慈湖纪念雕塑公园。(路透社)

莱佛士雕像是国际投资者的“定心丸”?

至于莱佛士雕像的存在价值,其实新加坡政府早已“定调”。

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曾说,荷兰籍经济学家温斯敏(Albert Winsemius)对新加坡最伟大的贡献之一,就是建议政府保留莱佛士雕像。

温斯敏认为,莱佛士雕像蕴含的不单是历史价值,更展现了新加坡政府保留英国体制的决心,这能让国际投资者安心。

在红蚂蚁看来,殖民主义对新加坡来说确实有利也有弊。

新加坡继承了许多英国体制,却也根据自身的需求加以“改良”,从而建立适用于自己的体系,并打造更强烈的身份认同。

只要继续展现一个独立国家应有的自信,或许就能真正地“去殖民化”,迈开大步向前进。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6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5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918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5130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446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275次阅读
新加坡这个自然公园要这么玩!知道12件事玩得才爽
2025年05月03日   •   4104次阅读
她在新加坡转行幼教后工资破$5000,科技教育悄悄改变谁?
2025年04月30日   •   3762次阅读
新币攻破5.6关口!大选倒计时,抢占政策+汇率“黄金交叉点”
2025年04月29日   •   3420次阅读
黄循财:外国人、游客、高收入群体其实在补贴新加坡的低收入家庭
2025年04月30日   •   3420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