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五元树:植物园里的香灰莉木

2015年7月4日新加坡植物园荣登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新加坡植物园是第三个获得世界文化遗产的植物园,前两个为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Royal Botanic Gardens in Kew, England)以及与意大利帕多瓦植物园(Orto botanico di Padova in Padua, Italay)。
2020年新加坡小贩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的项目。这也是新加坡继植物园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后,第二次申遗成功。
好了,继续说新加坡植物园。1859 年,农业园艺协会 (Agri-Horticultural Society) 将一片 60 英亩的废弃种植园转变为一个休闲花园,这座花园后来演变成新加坡植物园。算算已经有166年历史了。
我到植物园主要就是看老树。园内大约有60多棵受保护的古树。这里只说说香灰莉木。

上图新加坡植物园这棵香灰莉木是我十多年前拍的。2017年,这棵树龄估计超过270年的香灰莉木倒掉,压死一人,伤四人。


植物园里还有一棵香灰莉木更加有名,它就是新加坡五元纸币上的香灰莉木。


我从不同角度拍了这棵五元树。
香灰莉木木质非常坚硬,可用来造桥、做舟、建房。还可用它制作砧板,故也称南洋的砧板树。它是世上最上等的砧板,菜刀切割后的痕迹很快会弥合起来,有自然“抚平创伤”的功能,而且据说细菌无法在它身上存活。我不知道上述优点是有科学依据还是对它的神话。
可惜现在都用新材料的塑料砧板,失去了木质砧板的种种天然优点。小时候,我在中国,家里都用木头砧板,当然不是香灰莉木,应该是柳木或槐木。
我的老师王润华教授对香灰莉木情有独钟,他家的砧板就是香灰莉木,不过师母淡莹说:“平时切水果蔬菜也不用它了,都用轻便的塑料砧板,只有剁排骨剁鸡时才用这块厚重的木砧板。”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超市食材为了方便买家都经过剁切处理,家里很少剁排骨剁鸡剁鸭了。看来,香灰莉木砧板也渐渐成为一种摆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