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
英文演讲内容:
政府设国家级抗疫奖项 表彰个人和团体奉献和公共精神
为表彰人们在疫情期间的奉献和公共精神,政府将向直接参与抗疫工作的个人和团体颁发一个特别国家级奖项。
这个“冠病坚毅奖章”(COVID-19 Resilience Medal)将颁发给在疫情期间直接参与抗疫工作的个人与团体,获奖名单将在今年底公布,颁奖典礼会在明年举行。
李显龙总理说,那些做出卓越贡献者将额外获颁现有的国家级奖项,比如表扬奖章、公共服务奖章,以及公共行政奖章。
“我们会在名称和徽章上添加一个特殊标记,以展示奖章是为表扬抗疫的服务而颁发,标记可能是缎带上的两条红线。”
李显龙总理指出,许多人在这次的全国抗疫行动中,超越了他们的职责范围,当中包括医护人员、公务员、私人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社区团体,以及各行各业的人都为抗疫做出了贡献。
李显龙总理也提醒国人疫情仍将伴随相当一段时间,大家必须准备好面对更多变异株和更多疫情。
口罩规定将放宽 公交和医疗场所才须戴
随着新加坡冠病疫情趋稳,政府将进一步放宽戴口罩的规定。只有在公共运输工具上,以及诊所、医院和疗养院等医疗场所,才须戴口罩。学生在学校上课时也不必戴口罩。
李显龙总理说,政府抗疫跨部门工作小组将公布详情。在这之前,人们先别急着摘下口罩。
新加坡自今年4月26日起大幅放宽防疫安全管理措施,除了保留室内须戴口罩以及进入高风险场所须接种冠病疫苗的规定,几乎所有防疫措施都已解除。
李显龙总理解释,人们在公共运输工具的拥挤空间里,有长时间的密切接触,因此仍须戴口罩。不过,下来在其他户外和室内场所,可选择不戴口罩。
他也指出,学生在上课时不戴口罩,才可以看到教师和彼此的面部表情,这对他们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李显龙总理说,在学习与冠病共存的过程中,新加坡如今已能更好地应对每一波疫潮来袭,由奥密克戎BA.5毒株引发的最新一波疫潮也正在消退。
“我国疫潮的增长和消退势头比较缓慢,意味着我们有效地减缓疾病的传播和分散有关冲击,避免医院不胜负荷。”
不过,李显龙总理提醒,冠病还会持续好一段时间,我国必须做好准备面对更多疫潮和变种毒株,在调整防疫措施的同时,也须从抗疫经验中吸取教训。
“最重要的教训是保持个人和社会责任的精神,并继续在社会中培养我们的信任,日复一日。这样,遇到下一次危机时,就能依靠我们所建立的深厚信任渡过难关,就像对抗冠病一样。”
提高生产和竞争力 让员工赚更多
李显龙总理说,成本低廉和价格稳定的时代已经过去,尽管我国对全球通胀的影响很小,但我们可以提高生产力和竞争力。
李显龙总理说,国际经济条件已经改变,不只是因为冠病疫情或俄乌战争,中国经济和出口放缓、一些国家互相调高关税、各国优先考量内需等趋势,都使得成本上涨,通货膨胀率上升。
李显龙总理说,我们可以做的是变得更具生产力和竞争力,好让员工赚得更多,以抵消更高的食品价格、燃油和其他进口商品。这意味着我们必须继续提升和重组经济,在转型方面加倍努力,鼓励员工提升技能。
除此之外,我们也积极寻找多元化的进口来源,同时储备足够的粮食和医疗必需品、投资于农业科技、推动“30·30愿景”。
李显龙总理说,要使我们的供应更具韧性,是需要花钱的。比如:从其他来源进口商品未必是最便宜的,必需品的储备也需要空间。不过,总理认为,我们必须把它想成购买保险一样。
地缘政治角力恐擦枪走火 新加坡须做好心理准备
亚太地区会出现更多地缘政治角力,新加坡必须为区域国家擦枪走火的可能性做好心理准备。
李显龙总理说,为全球事务定调的中美关系正在恶化。两国除了有对立的意识形态和政府体系,也在一系列课题上产生分歧,包括中国在全球与日俱增的影响力,以及贸易纠纷、网络谍战、南中国海、香港及近期升温的台海课题局势等课题。
但中美在气候变化、疫情和核扩散一系列迫在眉睫的全球课题上不得不合作,李总理说:“中美紧张关系使双方几乎不可能合作。这对全世界来说是坏消息。”
美国总统拜登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刚于7月28日通话,并同意会面,但李总理说,双方都不指望中美关系会在近期内改善。
“此外,我们得希望不会出现任何误判或闪失,否则局面会更糟。”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也对全球和新加坡有着深远影响。李总理说,俄罗斯的侵乌行为违反《联合国宪章》及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本原则,这点对新加坡尤其重要,因为新加坡的安保,甚至存亡,有赖各国维护这些原则。
“俄罗斯以‘历史错误和疯狂决定’作为它在乌克兰进行所谓‘特别军事行动’的依据。如果我们接受这个逻辑,如果有朝一日其他国家对我们采用同样的论述,该怎么办?”
俄乌战争也使中美关系,以及中国和澳大利亚、日本等美国亚洲伙伴国的关系更复杂。李总理说,亚太地区预计会出现更多地缘政治角力,一些国家会选边站,另一些国家如新加坡,则会尽最大的努力避免被卷入大国的敌对关系。
“我们所处的区域享有了那么长时间的和平,以至于我们很难想像事态会有所不同。但看看欧洲,我们能确保本区域的事态就不会出问题吗?最好还是现实地看待,并做好心理准备。”
李显龙总理说,新加坡必须在国际法的基本原则上保持坚定立场,与其他国家共同维护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
新加坡也必须认真看待国民服役,保障新加坡武装部队和内政团队的能力和公信力。
最重要的是,新加坡人必须保持团结。李总理提醒新加坡人对试图利用我国弱点、影响新加坡人以满足自身利益的境外势力保持警惕。
政府将废除第377A节条文 不再把男性之间性行为列为违法
李显龙总理宣布,政府将废除刑事法典第377A节条文,不再把男性之间的性行为列为违法。
李显龙总理说,他相信这个做法是对的,如今也可被大多数国人所接受。他说,废除第377A节条文将让我国法律符合我们现有的社会规范,他也希望这能让本地的同性恋者宽心一些。
李显龙总理说,大多数国人都希望我国社会维持传统家庭作为社会的基本单位,这也是政府的立场。然而,就像其他社会一样,我国社会也有同性恋者,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也希望过好自己的生活、参与社会事务,并全力为新加坡做出贡献。因此,我们必须找到适当的方法,兼顾和容纳社会的传统观念,以及同性恋国人希望被尊重和接受的诉求。
李显龙总理说,将男性之间的性行为视为犯罪视的《刑事法典》第377A节条文原本是英国殖民政府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定下的条文。但在过去几十年里,人们已从科学和医学的角度对同性恋有了更多的理解。在包括新加坡的许多社会里,同性恋者已日益被他人所接纳,而不是遭受排挤或污名化。
李显龙总理说,国会上一次辩论是否要废除第377A节条文是在2007年。当时,政府决定保留有关条文,虽不主动执法,但也不废除条文。
如今,人们的态度已有了已有了明显的变化。李显龙总理指出,尽管新加坡整体上仍是个保守的社会,但同性恋者已被更多人,尤其是年轻国人所接受。大多数人都同意,一个人的性取向和性行为是他自己的私事,男性之间的性行为不应构成犯罪。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据此检控任何人,或将它视为犯罪。
此外,已有人不止一次在法庭上对第377A条文提出挑战,指条文违反了宪法。虽然到目前为止,还未有人挑战成功,但在法庭最近一次的裁决之后,律政部长和总检察长的意见是,倘若日后再受到挑战,第377A条文将面临被推翻的重大风险,其中的依据是它违反了宪法关于平等保护的规定。基于这些这些原因,政府将废除第377A条文。

国人须加强国家认同感 了解国家利益
李显龙总理表示,新加坡人必须以自己的身份为荣,加强国家认同感,并了解我国的国家利益。
李显龙总理说,副总理黄循财早前推出“新加坡携手前进”运动。在运动下,第四代领导团队将同国人一起探讨如何确保大家都有更多机会,在动荡的全球环境中为国人提供更好的保障和照顾。
李显龙总理希望通过这项运动,国人也能了解我们能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李显龙总理说,民族文化和宗教传统是国人身份的重要一部分,但更重要的是,我们都是新加坡人。他说,经常会有外来势力分化国人,尤其会在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软件上接触到各种宣传、错误和煽动信息,因此,国人必须拥有很强的国家认同感凝聚在一起,共同创造我们引以为傲的国家。
第二,新加坡必须保持开放,同世界接轨。虽然全球化正在减弱,各国转向保护主义,但新加坡是个全球城市,我国需要外来投资、海外市场,以及在交通和通讯领域同全球各地互联互通。如果新加坡能够做到灵活进取,将能在这方面占有一席之地。
第三,李显龙总理说,新加坡必须打造世界一流的人才库,尽全力培养本地人才,让每位国人发挥最大潜能。不过,我们也必须专注于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不只有新加坡,而是全球各国都在这么做。因此,在这个全球人才争夺战中,我国不能被淘汰或抛在后头。
加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 人力部贸工部将公布详情
人才是新加坡最宝贵的资源,除了积极培养本地人才,政府也会继续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来新,特别是在有发展潜能的领域。人力部及贸工部下来会公布加强吸引全球顶尖人才的细节。
李显龙总理强调,人才对国家的成功至关重要,新加坡须不断建立全球一流的人才库,除了壮大本地人才外,也需要吸引和留住顶尖人才。
他指目前虽有招揽外籍专才的计划,特别是在科技行业,但还须要做得更多,尤其是在具有良好发展潜能的领域,希望能吸引各地顶尖人才考虑来新加坡。
他以近期英国和德国提供特别签证,让外籍人才在当地定居为例,指新加坡不能在全球人才争夺战中落后。
李显龙总理也分享了新加坡过去的经验。他说,1990年代政府决定大力发展生物医学后,时任国家科技局主席杨烈国到各大顶尖大学和研究机构,寻找最优秀的生物医学科学家、研究人员和工程师,其中一些顶尖人才成功被说服来新。杨烈国把这些人才形容为“鲸鱼”,他们来新加坡后协助培养和指导“小鱼”,提升本地人才。
多年之后,新加坡成功创建了一个生物医学生态系统,许多早期的“小鱼”,已成为主要研究人员,带领团队。近年也陆续吸引国际药厂包括赛诺菲(Sanofi)和BioNTech来设厂生产疫苗。
“如果我们没有在30年前寻找顶尖人才,持续建立我们的生物医学研究团队,培养本土人才,这一切都不会发生。这就是顶尖人才能够带来的变化。”

樟宜机场T5重新设计后更有弹性 会让国人引以为傲
樟宜机场第五搭客大厦(T5)重新设计后会更有弹性、更能变通,这个“巨无霸”在2030年代中竣工后,不仅能向全世界展示新加坡的面貌,也会是所有新加坡人引以为傲以及能够享受的地方。
T5启用后,每年可接待多达约5000万访客人次,比T1和T3这两个搭客大厦加起来还要多。毗邻T5的樟宜东商业休闲区(Changi East Urban District)将为新加坡人制造更多工作、交流和玩乐的机会。
新加坡原本计划2020年为T5建设项目开始招标,但因冠病疫情暂缓两年,今年5月宣布重启,预计建筑工程两三年内展开。
李显龙总理指出,T5重新设计后会更有弹性,尤其是在疫情期间能更安全和灵活地运作,必要时也能轻易调整运作规模,并将不同航班的乘客隔开来,避免交叉感染。T5也会更环保及更具能源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