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死亡3人 90岁新加坡籍妇女,9月13日确诊,21日因并发症去世,已完成疫苗接种,但有中风、哮喘、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病史。
50岁新加坡籍男子,没有接种疫苗,也没有已知基础病。
74岁新加坡籍男子,8月31日因病入院,跟新冠无关。入院检测阴性,9月9日检测阳性,后因并发症去世。没有完成疫苗接种,有慢性肾病、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病史。
9月20日,死亡2人 62岁新加坡籍妇女,7月23日确诊,9月20日因并发症去世,没有接种过疫苗,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病史。
83岁新加坡籍男子,9月15日确诊,20日因并发症去世。已完成疫苗接种,但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复发性吸入性肺炎、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病史。

Yahoo news
9月19日,死亡2人 84岁新加坡籍男子,9月13日出现症状,当天确诊,19日因并发症去世。已完成疫苗接种,但有心脏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的病史。
85岁新加坡籍男子,9月16日确诊,18日送医治疗,19日因并发症去世,没有接种疫苗,也没有其他基础病。
就如上述情况所披露的,现在没有打过疫苗,感染新冠以后最快确诊当日就死亡。
而打完疫苗,没有已知基础病的,也出现了死亡个例。
目前新加坡最年轻的死亡病例是发生在8月1日,一个34岁的乌克兰籍船员。

而且随着病例激增,打完疫苗出现重症的人数也在变多。
根据卫生部最新发布的单日情况报告,截止到9月23日,新加坡因新冠住院普通病房934人中, 402人为部分接种或没接种疫苗,532人是打完2针的完全接种者。
需要吸氧共有163人,其中89人部分接种,74人完全接种。
入住ICU共有23人,其中12人部分接种,11人完全接种。
可以说,现在打完疫苗后重症的人数,几乎已跟部分打完疫苗或者没打过的患者人数持平。


新加坡82%的人口都接种了疫苗 那么这里就有个问题。
新加坡现在的防疫策略,基本就是想依靠高疫苗接种率来避雷,避免重症跟死亡人数变多,挺过这一波疫情继续解封共存。
可是现在的住院情况似乎不完全如我们一开始期待的那样:
打完疫苗,就算感染了新冠住院的人也少。
现在新加坡的疫苗接种率已经达到82%了,可是发展不如预期又是因为什么原因?
据统计,5月到8月之间本地因新冠去世25人。其中20人感染的是德尔塔变异病毒。
而8月、9月累计死亡31人,虽没有透露感染的是什么,但从下图可以看出,基本也是德尔塔没跑。

新加坡流行的变异毒株99.84%是德尔塔
本地专家对于这个情况是这么解释的,最主要就是2个原因:
1)病毒变异,现在主要流行的是德尔塔
2)病毒散播到社区之中 据近期很火的国家传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解释:
“德尔塔病毒在传播过程里,它的速度是非常快,它本身的变化已经对我们存有的抵抗力,已经有了一种避开的现象。”
德尔塔病毒可以逃逸我们的免疫保护。

这个消息我们早前就知道。
但是,随着新加坡病例激增,德尔塔的特性是不是真的就如专家所言,已经又改变特性。
所以现在流传的德尔塔,到底可以逃过几成的免疫保护?
很多小伙伴的顾虑之处也是在这里,就怕今日我们碰到的德尔塔,已经不是一周前的德尔塔。

近期越来越多新的研究发现,病毒正在适应我们的自然防御。
甚至还有的说,新冠病毒可能在一周之内就突变了一次,变异速度比之前预估的高50%以上。


据世界卫生组织流行病学家表示,可能希腊字母不够用来标病毒名字以后,会考虑用星座命名变异新冠病毒。。。

这就是让人无语的地方。
病毒比人类更有上进心,一日一日更进步。
这种情况下,其实近期已经重新再出现了不少声音呼吁封城。但也有的小伙伴已经转变思路了。
“我们只能选择自己封自己了,希望这周末出门的人少一点?多待在家里?”

“仅个人看法,如果当局不封,那么我们就自己封自己吧,别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只有必要的时候才出门,减少堂食。。。不过还是挺忧伤的,现在还有很多人开心开心出门吃饭,完全不担心会中招?”

现在,对于疫情的态度分化导致了行为分化。
虽然病例激增,但有出门意愿的也不少。

跟这种情形产生强烈反差的,就是最近出现了另一种现象: 订机票回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了。
担心疫情严重、隔离期加码
附近期回国各省市隔离政策
近期,随着新加坡社区疫情爆发,近期不少小伙伴选择回国了。
然后就陆续出现了这种情况。
最开始,福建报道疫情再起,源头疑似1例新加坡输入病例。(后来有说可能是在隔离期感染上的,感染原因到现在都未定性)
其次,青岛报告1例新加坡输入,是一名菲律宾籍船员。
到了这周二,深圳也报道了新增1起新加坡输入病例。

据深圳卫健委的公告,病例为无症状感染者,中国籍男性,9月19日从新加坡飞深圳,入境后就集中隔离。
之后转到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应急院区观察治疗,情况稳定。
除此之外,官网没有透露其他进一步消息。
根据目前深圳的隔离期政策,入境者要集中隔离21天,在第1、4、7、14天分别进行核酸检测。
也就是说,这个新加坡回中国的小伙伴第一次检测就发现阳性了。

而公告说他是无症状感染者,这意味着这位小伙伴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经感染病毒。
从这些有限的信息来看,我们也难以确定他到底怎么感染上的。
是在隔离酒店,在飞机,随身携带的行李,在新加坡,各种猜测漫天飘过。。。
只能说唯一没想到的局面出现了:
我们打上了疫苗,然而回国之路看似更为艰难。
因为近期中国疫情接二连三都是境外输入病例引发的,所以各个省市都精神起来提防入境了。
据9月2日回国的小伙伴分享,他湖北的,隔离14+7+7+14=42天。

话不多说了,接下来来看下近期入境隔离政策吧。
(注意,隔离政策分第一入境点,及非第一入境点,以山西为例,新加坡飞上海隔离完以后,返回山西还需要继续隔离14天。*具体额外隔离多久需要询问各地方社区)
隔离21天的城市
天津市:
隔离期:“14 天集中隔离+7 天居家隔离” 。 从国内其他口岸入境来津人员:(1) 在其他口岸隔离满 14 天解除隔离后来津人员,实施 7 日居家隔离。(2) 入境超过 21 日且未满 28 日的来津人员,须提供抵津前 3 日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如果终点北京的,需隔离21天)
检测:抵境第1天、第7天、第14天各做1次核酸+1次血清,居家隔离第7天做1次核酸+1次血清
广东省:
隔离期:“14 天集中隔离+7 天居家隔离” 不具备居家健康管理条件的,在原集中隔离场所继续实施 7 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
深圳市:
隔离期:“14 天集中隔离+7 天居家隔离” 。不具备居家健康管理条件的,实施21天集中隔离。
检测:在隔离期间,入境人员需在第1、4、7、14天分别采集鼻咽拭子,开展4次核酸检测,对有较高风险国家旅居史的入境人员,在第10天增加一次核酸检测。解除14天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实施“双采双检”。
湖南省:
隔离期:“14 天集中隔离+7 天居家隔离”。
山东省:
隔离期:“14 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 。
检测:抵境做1次核酸+1次血清,14天隔离做4次核酸,居家监测第7天再1次核酸
福建省:
隔离期:“14 天集中隔离(第一入境点)+7 天居家隔离” 。
检测:入境1次新冠检测;隔离第7天、第13天进行1次核酸+1次血清检测;居家隔离第7天1次核酸检测
上海市:
隔离期:“14 天集中隔离+7天居家健康监测” 。
检测:总共6次核酸检测,早晚2次体温自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