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死亡3人 90歲新加坡籍婦女,9月13日確診,21日因併發症去世,已完成疫苗接種,但有中風、哮喘、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的病史。
50歲新加坡籍男子,沒有接種疫苗,也沒有已知基礎病。
74歲新加坡籍男子,8月31日因病入院,跟新冠無關。入院檢測陰性,9月9日檢測陽性,後因併發症去世。沒有完成疫苗接種,有慢性腎病、糖尿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病史。
9月20日,死亡2人 62歲新加坡籍婦女,7月23日確診,9月20日因併發症去世,沒有接種過疫苗,有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病史。
83歲新加坡籍男子,9月15日確診,20日因併發症去世。已完成疫苗接種,但有慢性阻塞性肺病、復發性吸入性肺炎、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的病史。

Yahoo news
9月19日,死亡2人 84歲新加坡籍男子,9月13日出現症狀,當天確診,19日因併發症去世。已完成疫苗接種,但有心臟病、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的病史。
85歲新加坡籍男子,9月16日確診,18日送醫治療,19日因併發症去世,沒有接種疫苗,也沒有其他基礎病。
就如上述情況所披露的,現在沒有打過疫苗,感染新冠以後最快確診當日就死亡。
而打完疫苗,沒有已知基礎病的,也出現了死亡個例。
目前新加坡最年輕的死亡病例是發生在8月1日,一個34歲的烏克蘭籍船員。

而且隨著病例激增,打完疫苗出現重症的人數也在變多。
根據衛生部最新發布的單日情況報告,截止到9月23日,新加坡因新冠住院普通病房934人中, 402人為部分接種或沒接種疫苗,532人是打完2針的完全接種者。
需要吸氧共有163人,其中89人部分接種,74人完全接種。
入住ICU共有23人,其中12人部分接種,11人完全接種。
可以說,現在打完疫苗後重症的人數,幾乎已跟部分打完疫苗或者沒打過的患者人數持平。


新加坡82%的人口都接種了疫苗 那麼這裡就有個問題。
新加坡現在的防疫策略,基本就是想依靠高疫苗接種率來避雷,避免重症跟死亡人數變多,挺過這一波疫情繼續解封共存。
可是現在的住院情況似乎不完全如我們一開始期待的那樣:
打完疫苗,就算感染了新冠住院的人也少。
現在新加坡的疫苗接種率已經達到82%了,可是發展不如預期又是因為什麼原因?
據統計,5月到8月之間本地因新冠去世25人。其中20人感染的是德爾塔變異病毒。
而8月、9月累計死亡31人,雖沒有透露感染的是什麼,但從下圖可以看出,基本也是德爾塔沒跑。

新加坡流行的變異毒株99.84%是德爾塔
本地專家對於這個情況是這麼解釋的,最主要就是2個原因:
1)病毒變異,現在主要流行的是德爾塔
2)病毒散播到社區之中 據近期很火的國家傳染病中心主任梁玉心教授解釋:
「德爾塔病毒在傳播過程里,它的速度是非常快,它本身的變化已經對我們存有的抵抗力,已經有了一種避開的現象。」
德爾塔病毒可以逃逸我們的免疫保護。

這個消息我們早前就知道。
但是,隨著新加坡病例激增,德爾塔的特性是不是真的就如專家所言,已經又改變特性。
所以現在流傳的德爾塔,到底可以逃過幾成的免疫保護?
很多小夥伴的顧慮之處也是在這裡,就怕今日我們碰到的德爾塔,已經不是一周前的德爾塔。

近期越來越多新的研究發現,病毒正在適應我們的自然防禦。
甚至還有的說,新冠病毒可能在一周之內就突變了一次,變異速度比之前預估的高50%以上。


據世界衛生組織流行病學家表示,可能希臘字母不夠用來標病毒名字以後,會考慮用星座命名變異新冠病毒。。。

這就是讓人無語的地方。
病毒比人類更有上進心,一日一日更進步。
這種情況下,其實近期已經重新再出現了不少聲音呼籲封城。但也有的小夥伴已經轉變思路了。
「我們只能選擇自己封自己了,希望這周末出門的人少一點?多待在家裡?」

「僅個人看法,如果當局不封,那麼我們就自己封自己吧,別去人多的地方湊熱鬧,只有必要的時候才出門,減少堂食。。。不過還是挺憂傷的,現在還有很多人開心開心出門吃飯,完全不擔心會中招?」

現在,對於疫情的態度分化導致了行為分化。
雖然病例激增,但有出門意願的也不少。

跟這種情形產生強烈反差的,就是最近出現了另一種現象: 訂機票回中國的人越來越多了。
擔心疫情嚴重、隔離期加碼
附近期回國各省市隔離政策
近期,隨著新加坡社區疫情爆發,近期不少小夥伴選擇回國了。
然後就陸續出現了這種情況。
最開始,福建報道疫情再起,源頭疑似1例新加坡輸入病例。(後來有說可能是在隔離期感染上的,感染原因到現在都未定性)
其次,青島報告1例新加坡輸入,是一名菲律賓籍船員。
到了這周二,深圳也報道了新增1起新加坡輸入病例。

據深圳衛健委的公告,病例為無症狀感染者,中國籍男性,9月19日從新加坡飛深圳,入境後就集中隔離。
之後轉到深圳市第三人民醫院應急院區觀察治療,情況穩定。
除此之外,官網沒有透露其他進一步消息。
根據目前深圳的隔離期政策,入境者要集中隔離21天,在第1、4、7、14天分別進行核酸檢測。
也就是說,這個新加坡回中國的小夥伴第一次檢測就發現陽性了。

而公告說他是無症狀感染者,這意味著這位小夥伴可能不知道自己已經感染病毒。
從這些有限的信息來看,我們也難以確定他到底怎麼感染上的。
是在隔離酒店,在飛機,隨身攜帶的行李,在新加坡,各種猜測漫天飄過。。。
只能說唯一沒想到的局面出現了:
我們打上了疫苗,然而回國之路看似更為艱難。
因為近期中國疫情接二連三都是境外輸入病例引發的,所以各個省市都精神起來提防入境了。
據9月2日回國的小夥伴分享,他湖北的,隔離14+7+7+14=42天。

話不多說了,接下來來看下近期入境隔離政策吧。
(注意,隔離政策分第一入境點,及非第一入境點,以山西為例,新加坡飛上海隔離完以後,返回山西還需要繼續隔離14天。*具體額外隔離多久需要詢問各地方社區)
隔離21天的城市
天津市:
隔離期:「14 天集中隔離+7 天居家隔離」 。 從國內其他口岸入境來津人員:(1) 在其他口岸隔離滿 14 天解除隔離後來津人員,實施 7 日居家隔離。(2) 入境超過 21 日且未滿 28 日的來津人員,須提供抵津前 3 日內核酸檢測陰性證明。(*如果終點北京的,需隔離21天)
檢測:抵境第1天、第7天、第14天各做1次核酸+1次血清,居家隔離第7天做1次核酸+1次血清
廣東省:
隔離期:「14 天集中隔離+7 天居家隔離」 不具備居家健康管理條件的,在原集中隔離場所繼續實施 7 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
深圳市:
隔離期:「14 天集中隔離+7 天居家隔離」 。不具備居家健康管理條件的,實施21天集中隔離。
檢測:在隔離期間,入境人員需在第1、4、7、14天分別採集鼻咽拭子,開展4次核酸檢測,對有較高風險國家旅居史的入境人員,在第10天增加一次核酸檢測。解除14天集中隔離時核酸檢測實施「雙采雙檢」。
湖南省:
隔離期:「14 天集中隔離+7 天居家隔離」。
山東省:
隔離期:「14 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 。
檢測:抵境做1次核酸+1次血清,14天隔離做4次核酸,居家監測第7天再1次核酸
福建省:
隔離期:「14 天集中隔離(第一入境點)+7 天居家隔離」 。
檢測:入境1次新冠檢測;隔離第7天、第13天進行1次核酸+1次血清檢測;居家隔離第7天1次核酸檢測
上海市:
隔離期:「14 天集中隔離+7天居家健康監測」 。
檢測:總共6次核酸檢測,早晚2次體溫自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