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可以确信,虽失去了高增长的可能性(毕竟人均GDP已经超过5.5万美元,经济放缓是所有高收入国家的常态),但新加坡完全有能力随着全球经济发展而稳定进步。

新加坡的启示
回溯新加坡的后两个阶段的经济增长史,有助于增强国人对未来经济增长的信心。只要坚持市场化,增长不会是大问题,但有质量的增长并防止累积经济危机的风险隐患才是有难度的事情。通俗来讲,产业不断升级,GDP不断成长,人民财富殷实分布合理可持续,才是大难题。

此外,新加坡留给我们的思考是:作为一个城邦国家,政府对经济发展参与很深,从某种程度上主导了经济的发展脉搏和方向,是否可以支撑政府干预的市场经济有优越性的结论?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或许短期内很难形成一个多数人都赞同或认同的正确结论(所谓的正确,也不过是逼近真相罢了,哈耶克认为,我们不能洞悉社会发展的全部秘密。尽管20世纪全球经济发展史已经证明了市场经济的优越性,但这种共识并不足以让所有国家共享繁荣,反市场的政府行为还在大量发生,部分还假借着搞市场经济的名义。就好像读尽天下书,也过不好这一生一样)。
但我们至少可以区分:新加坡所谓“国家资本主义”是构建在一个与我们不同的社会治理架构之上,比如淡马锡为首的新加坡国有企业的企业治理模式就和我们很不同,其公司治理水平得到的国际评价要高很多,而且国内也一直在致力于学习。再比如新加坡在民商事的司法能力和效率也和我们非常不同。这些都是市场经济的底层软件性质的基础设施。缺少这些优质基础设施,我们的潜能自然会受到限制。
邓小平说过“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同样如此,作为新加坡人民之子,李光耀领导新加坡人民创造了今日的新加坡,新加坡无可争议地属于新加坡人民。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
新加坡有李光耀,幸甚;李光耀有新加坡,亦幸甚。

参考资料:
《新加坡的“选举权威主义”及其启示》萧功秦
《市场与法治》钱颖一
国家解读系列作品:
堕落天使缅甸,还能否有机会找回一丝丝亚洲最富国之一的荣光?
泰国,真的是缓步徐行的“佛系国家”吗?
遇见下一个亚洲经济增长奇迹,越南?
印度,度何处?
金丝雀韩国真的脆弱吗?
该为德国担心什么?
巴西,成色十足的金砖还是混珠之鱼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