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成昌’创办人郑德荣:不忘初心,打造传统糕点老字号

2018年11月05日   •   3万次阅读

  从一家开在祖屋楼下的小店,到成为备受追捧的时尚“手信”,对在食品糕点行业打拼了30多年的郑德荣而言,“老成昌”既是一个少年的奋斗情怀,也是一个新加坡品牌的精彩蝶变。

‘老成昌’创办人郑德荣。

带“手信”回家,与亲朋好友一起分享,是很多出门旅行游客的选择。作为新加坡当地新晋网红,新加坡老字号“老成昌”的传统糕点正成为世界各地游客带“手信”的首选之一。作为“老成昌”的创立者,郑德荣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让更多人把他独创的“新加坡味道”带回家。

子承父业 锐意改革

  1965年,新加坡独立建国,郑德荣的父亲开了一家“成昌西菓店”,专门售卖传统手工糕点。

‘老成昌’的前身“成昌西菓店”。

  “在我小的时候,新加坡还只是一个小村落,父亲的糕点店就开在我家祖屋的楼下,屋顶是用铁皮做的,周围还有水井和果树,店的隔壁是一家木材店。我和小伙伴经常捡地上不要的木棒,再用橡皮筋做成小手枪,打树上的小鸟,玩得不亦乐乎。”郑德荣的童年记忆都浓缩在那间小小的“成昌西菓店”里。

  “我从小就喜欢跟着父亲在店里帮忙,觉得很好玩。特别是每年过年的时候,一些马来西亚的员工要回家过年,店里缺人手,我就跟父亲一起帮忙制作年糕、饼干、面包等,觉得自己很厉害,特别开心。”回忆起童年经历,郑德荣脸上泛起幸福的笑容。

  或许是童年经历深刻影响了郑德荣,他对制作糕点产生了浓厚兴趣。看着他对生意感兴趣,父亲备感欣慰,也长舒了一口气:总算有孩子愿意接手生意了。

  1995年,郑德荣正式接手父亲的糕点店,成为“成昌西菓店”的店主,开始了他的创业旅途。

  “我父亲的糕饼店做了30多年,已经是传统糕点老字号。虽然生意还不错,但是门面老旧,制作流程都是最传统的手工,一点现代的时尚气息都没有。”郑德荣坦言,刚接手时,他为“成昌西菓店”的“土”苦恼不已。

  为了使父亲的糕饼店由“土”变“洋”,年轻气盛的郑德荣将“成昌西菓店”改头换面,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

逆风翻盘 不忘初心

  “万事开头难”,命运并不总是按照我们写好的脚本走。当满腹宏图大志的郑德荣正准备大显身手时,却遭遇了“滑铁卢”。由于经验不足,以及商业上的各种原因,接手父亲的糕饼店不到一年,资金链就断了,郑德荣不得不关掉蛋糕店,还欠下几十万元的外债。

  “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糕饼店,却是父亲一辈子的心血,就这样毁在了我手里,还让家里背负了这么沉重的一笔巨额债务,我曾一时不知如何面对家人。”郑德荣满怀愧疚。

  然而年轻就是资本,郑德荣并没有因此一蹶不振,他暗下决心:总有一天,他要重新把父亲的糕饼店再开起来。

  糕饼店关了,为了谋生,他只好去别的餐厅当糕点师傅,一边工作,一边刻苦钻研技能。每日工作14小时,有时深夜回到家还做芝士蛋糕,努力赚钱还债。 “我一晚可以做20个蛋糕,非常疲惫,有时会从睡梦中莫名惊醒,也曾想一了百了,结束一切,但一想到父亲,我就振作了起来。”

  为提高手艺,他去法国学习传统法式烘焙,博采众长,精进技艺。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在西点行业闯出了一番天地:曾在法国巴黎著名高级食品百货馥颂Fauchon任职,也曾在新加坡本地高档餐厅 Les Amis 担任西点师傅;1996 年,在新加坡举办的“世界杯甜点大赛”中获得金牌;1997年,代表新加坡参加全球比赛,获得第六名;2001年,在“世界名厨峰会”上摘走年度糕点师傅大奖。

  荣誉与掌声像潮水般涌来,郑德荣并没有忘记自己最初的梦想。1998年,郑德荣创立了自己的品牌Baker’s Inn,专做西点蛋糕。2004 年,该店更名为Bakerzin(贝可津),在中国、美国、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国家开有50多家分店,成为家喻户晓的糕点品牌。贝可津最受欢迎的招牌是奶酪蛋糕,也是郑德荣经过反复实验研发出来的。

回归传统 重新出发

  2007年,受金融危机影响,郑德荣决定脱售业务,调整经营方向,优化资金配置。2014年,他成立西式蛋糕店“爱琴猫”(Cat & the Fiddle),专做奶酪蛋糕。

  “西式糕点是我所擅长的,但人到了某个年龄,总会回忆起纯真无邪的童年时光,希望回归质朴至简的传统文化。每次看到父亲,我就想起他曾用心经营了30多年的老字号,我想重新打响老字号的招牌,让更多人知道和喜欢‘老成昌’的糕点。”说干就干,2015年,郑德荣重新注册成立 “老成昌” 糕饼店,售卖具有古早味的蛋糕、节庆糕点、曲奇饼。

  “‘老成昌’成立后,我才告诉父亲,他喜极而泣。他那时身体状况不好,患肝癌近十年,生命已经进入倒计时。‘老成昌’成立不久后,我父亲就去世了。我很庆幸能在他生命最后的时光为他做点事,完成他多年的心愿。”郑德荣表示。

  推陈出新,郑德荣将传统糕点制作手法与西式甜点的烘焙相结合,研发出独具新加坡风味的肉骨茶、肉干、麦片虾、叻沙、沙爹、花茶等十多种特色口味的曲奇饼,以及口味特别的凤梨酥。

  在传统中注入创意,郑德荣在包装上也下足功夫,采用浓缩狮城历史和文化的复古包装的铁罐,上面的花纹记录著新加坡的历史变迁:寓意种族和谐的“甘榜精神系列”,殖民地风格的“樟宜野餐”系列,娘惹风格的“加东早餐”系列,还有浓浓自然风的“植物花园”系列。

  2018年,郑德荣在中国上海设立食品工厂,希望能把地道的 “新加坡味道” 和中国人一起分享。“这是‘老成昌’走向世界的关键一步”,郑德荣看好中国市场。

‘老成昌’位于克拉码头The Central的店面。

新加坡《联合晚报》对老成昌的报道。

中国《人民日报》海外版对老成昌的报道。

克拉码头Central商场老成昌店

(本文部分资料由老成昌提供)

本文摘自由鸿运传媒出版的《鸿运有约 品牌故事》一书。打响您的品牌,说出您的故事,让鸿运传媒让文字记录您的经历。有意者请填加个人微信号:yun668d或电邮至:[email protected]询问详情。

"在新加坡中了1000万新元,钱要怎么花?"
2025年04月28日   •   17万次阅读
这对新加坡夫妻在中国玩了近一个月,离境时被海关质问,竟这样说!
2025年05月02日   •   15万次阅读
2025新加坡准证政策大变革,全面调整要点全解析
2025年04月29日   •   14万次阅读
年薪16万新币仍喊穷!新加坡中产哭诉:我们才是隐形贫困人口
2025年04月27日   •   10万次阅读
旅游签连续入境新加坡10次,一年待了300多天,陪读爸爸被ICA请去“小黑屋”
2025年05月02日   •   6万次阅读
外国势力干预新加坡大选!网友:原来是它!
2025年04月29日   •   5万次阅读
新加坡地铁再现蹭饭女团,专盯安哥出手,30秒变370新元
2025年05月03日   •   4万次阅读
新加坡史上最纠结选战:66岁副总理临危受命,为何反成选民"烫手山芋"?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在新加坡,政府能查出你把票投给谁了?然后秋后算账?
2025年05月01日   •   3万次阅读
我在新加坡陪娃读书,突然收到小三信息:“他太累了,放过他吧。”
2025年04月29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华侨银行开户最新超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2万次阅读
新加坡全球抢人!将大批引进这类新移民!职位空缺近8万人
2025年04月29日   •   1万次阅读
国人纷纷声援副总理颜金勇:他“不是陌生人”
2025年05月03日   •   1万次阅读
入境新加坡可以带香肠吗?
2025年05月02日   •   1万次阅读
从今天起到5月3日,新加坡大选期间注意这些
2025年04月27日   •   1万次阅读
25 岁的滚烫人生:从NTU校园夜宵摊到千万麻辣帝国的逆袭密码
2025年05月02日   •   9747次阅读
人在新加坡过世后财产会这样被分配?!
2025年05月02日   •   9576次阅读
留英博士到卡车司机,他从上海开电车狂飙3000公里惊现新加坡街头!
2025年05月03日   •   9405次阅读
乘坐飞往新加坡航班行李丢失?官方解决方案来了
2025年04月29日   •   9234次阅读
遍布全岛!新加坡徒步50个绝美秘境路线曝光:雨林、海岸、湿地...
2025年04月29日   •   8550次阅读
还记得28岁的你做了些什么吗? 那时的你会怎么用1万3500新元
2025年05月01日   •   4959次阅读
超干货!几岁可以单独坐车?多大可以不用安全座椅?新加坡带娃乘车全攻略
2025年04月27日   •   4617次阅读
是被风吹还是恶作剧? 行动党宣传册和工人党海报如此“接地气”
2025年04月28日   •   4275次阅读
“抛弃”选区没信义? 移情别恋实属无奈 从一而终那是运气
2025年04月30日   •   4104次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