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家開在祖屋樓下的小店,到成為備受追捧的時尚「手信」,對在食品糕點行業打拚了30多年的鄭德榮而言,「老成昌」既是一個少年的奮鬥情懷,也是一個新加坡品牌的精彩蝶變。

『老成昌』創辦人鄭德榮。
帶「手信」回家,與親朋好友一起分享,是很多出門旅行遊客的選擇。作為新加坡當地新晉網紅,新加坡老字號「老成昌」的傳統糕點正成為世界各地遊客帶「手信」的首選之一。作為「老成昌」的創立者,鄭德榮最自豪的事情就是讓更多人把他獨創的「新加坡味道」帶回家。
子承父業 銳意改革
1965年,新加坡獨立建國,鄭德榮的父親開了一家「成昌西菓店」,專門售賣傳統手工糕點。

『老成昌』的前身「成昌西菓店」。
「在我小的時候,新加坡還只是一個小村落,父親的糕點店就開在我家祖屋的樓下,屋頂是用鐵皮做的,周圍還有水井和果樹,店的隔壁是一家木材店。我和小夥伴經常撿地上不要的木棒,再用橡皮筋做成小手槍,打樹上的小鳥,玩得不亦樂乎。」鄭德榮的童年記憶都濃縮在那間小小的「成昌西菓店」里。

「我從小就喜歡跟著父親在店裡幫忙,覺得很好玩。特別是每年過年的時候,一些馬來西亞的員工要回家過年,店裡缺人手,我就跟父親一起幫忙製作年糕、餅乾、麵包等,覺得自己很厲害,特別開心。」回憶起童年經歷,鄭德榮臉上泛起幸福的笑容。
或許是童年經歷深刻影響了鄭德榮,他對製作糕點產生了濃厚興趣。看著他對生意感興趣,父親備感欣慰,也長舒了一口氣:總算有孩子願意接手生意了。
1995年,鄭德榮正式接手父親的糕點店,成為「成昌西菓店」的店主,開始了他的創業旅途。
「我父親的糕餅店做了30多年,已經是傳統糕點老字號。雖然生意還不錯,但是門面老舊,製作流程都是最傳統的手工,一點現代的時尚氣息都沒有。」鄭德榮坦言,剛接手時,他為「成昌西菓店」的「土」苦惱不已。
為了使父親的糕餅店由「土」變「洋」,年輕氣盛的鄭德榮將「成昌西菓店」改頭換面,進行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創新。
逆風翻盤 不忘初心
「萬事開頭難」,命運並不總是按照我們寫好的腳本走。當滿腹宏圖大志的鄭德榮正準備大顯身手時,卻遭遇了「滑鐵盧」。由於經驗不足,以及商業上的各種原因,接手父親的糕餅店不到一年,資金鍊就斷了,鄭德榮不得不關掉蛋糕店,還欠下幾十萬元的外債。

「雖然只是一個小小的糕餅店,卻是父親一輩子的心血,就這樣毀在了我手裡,還讓家裡背負了這麼沉重的一筆巨額債務,我曾一時不知如何面對家人。」鄭德榮滿懷愧疚。
然而年輕就是資本,鄭德榮並沒有因此一蹶不振,他暗下決心:總有一天,他要重新把父親的糕餅店再開起來。
糕餅店關了,為了謀生,他只好去別的餐廳當糕點師傅,一邊工作,一邊刻苦鑽研技能。每日工作14小時,有時深夜回到家還做芝士蛋糕,努力賺錢還債。 「我一晚可以做20個蛋糕,非常疲憊,有時會從睡夢中莫名驚醒,也曾想一了百了,結束一切,但一想到父親,我就振作了起來。」
為提高手藝,他去法國學習傳統法式烘焙,博採眾長,精進技藝。功夫不負有心人,他終於在西點行業闖出了一番天地:曾在法國巴黎著名高級食品百貨馥頌Fauchon任職,也曾在新加坡本地高檔餐廳 Les Amis 擔任西點師傅;1996 年,在新加坡舉辦的「世界盃甜點大賽」中獲得金牌;1997年,代表新加坡參加全球比賽,獲得第六名;2001年,在「世界名廚峰會」上摘走年度糕點師傅大獎。
榮譽與掌聲像潮水般湧來,鄭德榮並沒有忘記自己最初的夢想。1998年,鄭德榮創立了自己的品牌Baker’s Inn,專做西點蛋糕。2004 年,該店更名為Bakerzin(貝可津),在中國、美國、泰國、印尼、馬來西亞等國家開有50多家分店,成為家喻戶曉的糕點品牌。貝可津最受歡迎的招牌是奶酪蛋糕,也是鄭德榮經過反覆實驗研發出來的。

回歸傳統 重新出發
2007年,受金融危機影響,鄭德榮決定脫售業務,調整經營方向,優化資金配置。2014年,他成立西式蛋糕店「愛琴貓」(Cat & the Fiddle),專做奶酪蛋糕。
「西式糕點是我所擅長的,但人到了某個年齡,總會回憶起純真無邪的童年時光,希望回歸質樸至簡的傳統文化。每次看到父親,我就想起他曾用心經營了30多年的老字號,我想重新打響老字號的招牌,讓更多人知道和喜歡『老成昌』的糕點。」說干就干,2015年,鄭德榮重新註冊成立 「老成昌」 糕餅店,售賣具有古早味的蛋糕、節慶糕點、曲奇餅。

「『老成昌』成立後,我才告訴父親,他喜極而泣。他那時身體狀況不好,患肝癌近十年,生命已經進入倒計時。『老成昌』成立不久後,我父親就去世了。我很慶幸能在他生命最後的時光為他做點事,完成他多年的心愿。」鄭德榮表示。
推陳出新,鄭德榮將傳統糕點製作手法與西式甜點的烘焙相結合,研發出獨具新加坡風味的肉骨茶、肉乾、麥片蝦、叻沙、沙爹、花茶等十多種特色口味的曲奇餅,以及口味特別的鳳梨酥。

在傳統中注入創意,鄭德榮在包裝上也下足功夫,採用濃縮獅城歷史和文化的復古包裝的鐵罐,上面的花紋記錄著新加坡的歷史變遷:寓意種族和諧的「甘榜精神系列」,殖民地風格的「樟宜野餐」系列,娘惹風格的「加東早餐」系列,還有濃濃自然風的「植物花園」系列。

2018年,鄭德榮在中國上海設立食品工廠,希望能把地道的 「新加坡味道」 和中國人一起分享。「這是『老成昌』走向世界的關鍵一步」,鄭德榮看好中國市場。

『老成昌』位於克拉碼頭The Central的店面。

新加坡《聯合晚報》對老成昌的報道。

中國《人民日報》海外版對老成昌的報道。
克拉碼頭Central商場老成昌店
(本文部分資料由老成昌提供)
本文摘自由鴻運傳媒出版的《鴻運有約 品牌故事》一書。打響您的品牌,說出您的故事,讓鴻運傳媒讓文字記錄您的經歷。有意者請填加個人微信號:yun668d或電郵至:[email protected]詢問詳情。
